地方高校教师基于智慧课堂教学策略认知的差异性探讨

    李博 伊向超 闫皓

    

    

    摘要:本文以智慧课堂当前发展背景为前提,结合智慧课堂的内涵,以长春理工大学75位一线教师参与调查的问卷反馈为基础,分析探讨了教师课堂教学使用智慧课堂工具的现状和智慧课堂常用功能的差异性及其原因,以此提出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培训和引导教师更好地利用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辅助教与学。

    关键词:教师;智慧课堂;教学策略;认知;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21-0100-03

    地方高校教师选择智慧课堂教学策略是使其在服务理念、技术策略、体系架构、实践模式等方面促进课堂效率、效益、效果提高的重要原因。本文以随机抽取样本的方式选取长春理工大学75位一线教师进行基于智慧课堂教学策略认知的问卷调查,意在了解教师对智慧课堂认知差异及未来应用智慧课堂解决目前教学问题的意愿,为制订基于智慧课堂的最优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 智慧课堂的内涵及问卷设计与实施

    智慧课堂作为“互联网+”时代融合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教育发展的产物,至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但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智慧课堂的内涵也越来越清晰:①目的是利用新一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终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主动意义建构,实现教师课前、课中、课后全环节育人。②手段是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学校搭建平台,教师简单应用智慧教学工具,就可以较容易地实现传统课堂较难实现的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及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等核心功能,最终实现创建卓越、高效课堂,实现教学、学习、评价、管理、服务五方面的智能化。③实施是最根本的一步操作,也是最难的一步,在实施前首先要明确学校已有智慧课堂环境以及教师对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认知的差异性,其次才是结合已有智慧教学环境开展有效智慧教学活动,最终实现智慧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问卷设计与实施首先要明确学校的智慧课堂环境,笔者所在学校的智慧课堂环境搭建以校园网络全覆盖为基础,自建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选取雨课堂、超星学习通、蓝墨云等智慧课堂教学工具轻度混合线上线下教学,以期达到智慧课堂应用的目的,实现教师的全环节育人,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主动意义建构。其次是问卷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调查教师对智慧课堂手段技术和教学的深度融合了解程度和学习意愿,题目总体设计清晰明了,易于作答,问题有理有据,答案无歧义。最后实施问卷调查,随机抽取75位一线教师作答,了解样本反馈情况,推测整体教师对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认知的差异性情况。

    ● 问卷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开展的时间是2019年9月,回收问卷75份,问卷回收率100%。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克伦巴赫α系数0.782,表示量表具有较高可靠性。

    1.教师课堂教学使用智慧课堂工具的现状调查

    通过表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的现状可以得到以下推断:

    (1)目前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的教师占比(45.33%)低于不使用智慧教学工具用户(54.67%),但无论有无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75位被调查教师中有68位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的培训意愿强烈。

    (2)从教师使用占合计比例可以看出,性别方面:女教师选择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比例(45.90%)优于男教师(42.86%);年龄方面:35~45岁区间教师选择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比例(50%)优于35岁以下(40%)及45岁以上教师(41.18%);所在专业方面:人文和艺术类学科选择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比例(50%)优于理工科教师(43.40%)。这说明在性别方面女教师优于男教师选择使用智慧教学工具,年龄方面35~45岁教师更愿意探索使用智慧教学工具,专业方面人文和艺术学科教师较理工科教师更愿意探索使用智慧教学工具。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智慧课堂教学工具使用时长及常用功能

    通过表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智慧课堂教学工具使用时长及常用功能可以得到以下推斷:

    (1)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的教师共34名,其中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时间在1年以内的教师占比44.1%,1~3年的教师占比47.1%,3年以上的教师占比8.8%。从使用时间来看,使用3年以内的教师明显多于3年以上的教师,说明教师接触并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实施教学时间不长。

    (2)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教师常用功能偏好依次排序是:①点名便捷(28人选中);②及时反馈(27人选中);③推送便捷(24人选中);④管理高效(21人选中);⑤提升积极性(19人选中);⑥全过程评价(15人选中)。从各项常用功能选中人数来看,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常用功能使用持积极态度。

    3.教师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常用功能分布情况

    表2中提到的常用功能,教师选中算权重1,没选算权重0,然后将每位教师常用功能选择累加,得到下页表3。

    通过表3教师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常用功能分布情况可以得到以下推断:

    共性方面,教师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的时间长短不影响教师认为表2中的6个常用功能的有用程度。差异性方面,选择常用功能数量极大值是6、极小值是1、全距是5,标准差约1.70、均值为3.94、均值标准差约0.29,中值是4,众数为6,说明教师使用智慧课堂常用功能差异性大,每位教师有侧重点地选择智慧课堂教学工具解决某些目前线上线下混合课堂中存在的教学问题,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常用功能的使用和领会越来越深刻。

    ● 结论与探讨

    1.研究结论

    首先,教师在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辅助教学现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未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辅助教学的教师占54.67%。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辅助教学的教师中,三年以下的占多数,三年以上 的占极少比例。由此说明,从教师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认知的差异性探讨开始进行智慧课堂辅助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因材施教、学情分析等教学原则对前期信息的分析,需要对不同类型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引导和培训。

    其次,教师对智慧课堂技术手段融合教学的理解不同,使用的常用功能不同。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①教师接触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的时间不同,对工具的使用不够全面及熟练;②每个专业的学生学习都有不同特点,结合学习特点教师使用智慧课堂的部分功能,教师认为部分功能已经能够满足教学需要了;③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的使用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条件,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告诉我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最优教学设计,学校为教师提供的智慧课堂环境目前是校园网络全覆盖+智慧课堂教学工具选用,智慧课堂教室全沉浸式情境建设正在抓紧进行,故教师对常用功能的选择有所不同。

    最后,对高校教师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策略认知的差异性探讨不是目的,目的是了解差异性,分析教师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的不同程度,为今后智慧教学工具培训和引领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打好基础,以此实现智慧课堂辅助教与学效果最大化,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环节育人。

    2.教师基于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的若干探讨

    ①全面了解并学会使用智慧课堂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对功能的了解可以通过咨询资深用户或查看智慧教学工具产品使用手册来实现;对软件的使用需要教师搭建好环境,多练习多积累使用智慧课堂功能模拟解决教学问题。

    ②选择一套通用且较完整的教学策略,如刘邦奇提出的“三段十步”智慧课堂教学流程结构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自己课堂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或修改此教学策略,以此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③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可以采用案例式、协作式、翻转式等,但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基于哪种教学环境,都应考虑教学对象是学生,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来思考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以及智慧课堂教学工具功能的选择与使用。

    作者简介:李博(1981—),男,吉林长春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学、科研质量管理。

    基金项目:2019年度长春理工大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XJZ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