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首篇”,让“分角色朗读”真正发生

    梁鸯鸯

    

    【摘? ?要】《雨点儿》是统编教材中第一篇有对话的课文,也是在课后习题中首次提出“分角色朗读”要求的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围绕“分角色朗读”这一语文要素,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采用形象化、可视化、情趣化策略,帮助学生厘清朗读概念,明确朗读内容,展开学习过程,使其激发主动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感。

    【关键词】分角色朗读;朗读指导;学习活动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是一个童话故事,讲述的是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在半空中相遇,分别要去不同的地方浇灌,让花花草草长得更好。课后习题明确提出了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因此,在教学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时,笔者引导学生采用分角色的方式来进行朗读。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次教学】

    师:小朋友们,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真是可爱极了。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好吗?

    生:好!(兴趣盎然)

    师:我来读提示语,男生当大雨点儿,女生当小雨点儿。开始!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

    男生: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儿……

    师:停!“小雨点儿”不是你们读的。重新开始。

    在笔者的强制要求下,学生纷纷停下,重新开始朗读。可是,令人尴尬的是一会儿男生多读了句子,一会儿女生又不知道该从哪里读起。教室里一片混乱。

    “分角色朗读”是《雨点儿》这节课最有情趣的部分,实施起来怎么成了一座翻不过去的高山呢?为什么学生总是不能读对内容?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地找到相应的句子?找到句子后,学生朗读时又该怎样停顿呢?面对不同的标点符号,语气语调又该如何处理呢?……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重新仔细研读教材。《雨点儿》是小学阶段出现的第一篇有对话的课文,也是在课后习题中首次提出“分角色朗读”要求的课文。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首篇”。如何形象化地理解角色,了解分角色朗读的具体形式,借助标点读好对话?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好好设计,努力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于是,笔者基于“首篇”的地位,围绕“分角色朗读”这一语文要素,重新设计了教学过程: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采用形象化、可视化策略,明确角色分工;采用情趣化策略,通过不同形式的分角色朗读、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等方法,引领学生参与到有层次的学习活动中,形成主动阅读的兴趣,学习根据不同标点符号读好停顿和对话,形成良好的语感。具体环节如下。

    【第二次教学】

    导入:半空中,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见面会说些什么呢?

    ●板块一:一读对话,读准读通

    1.导学要求: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至四自然段,争取不添字、不落字。

    2.自主学习:学生自由练读。

    3.展示学习:指名学生读第二至四自然段,教师随机正音,指导读好“地方”“你呢”中的轻声,并帮助学生根据提示读好句中停顿。

    半空中,大雨点儿 / 问小雨点儿:“你要到 / 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 / 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 / 没有花 / 没有草的地方。”

    ●板块二:二读对话,分清角色

    1.发现角色:读着读着,你知道这里出现了哪几个角色?(板贴:角色)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贴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图片。

    2.分辨角色:哪句话是大雨点儿说的?哪句话是小雨点儿说的?你是怎么发现的?(标红:问、回答、说)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和“回答”都表示说话,都和嘴巴有关系,所以每个字中都有个“口”。

    3.示范画句:“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这个部分提示我们,后面是大雨点儿说的话。老师就把后面的这句话用“_____”画出来。小朋友们,你们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第三、四自然段中小雨点儿、大雨点儿说的话画出来吗?

    学生画线。

    4.连连练习:完成信息配对,学习“到”,认识“立刀旁”。

    大雨点儿? ? ? ?有花有草的地方

    小雨点儿? ? ?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板块三:三读对话,读出语气

    1.明确朗读形式:弄清楚了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说的话,接下来,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板书:分角色朗读)

    2.示范分角色朗读:指名两个学生和教师合作朗读。

    3.各种形式分角色朗读:同桌展示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比赛读。

    在朗读中随机指导句号和感叹号的读法。

    带着重新设计的方案,笔者走进了隔壁班的教室。在教师层层递進的引导之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分角色朗读”是怎么一回事。伴随着童话故事好玩的情节,他们一会儿自主朗读,一会儿潜心习文,一会儿分角色合作朗读。教室里书声琅琅,学生学得有滋有味!

    【教学思考】

    “分角色朗读”是朗读中的一个分支。如何让“分角色朗读”真正发生,成了本课的教学难点。笔者认为,朗读概念形象化、朗读内容可视化、朗读训练情趣化,是解决教学难点的三大策略。

    一、形象化策略:重视“首篇”,厘清“分角色朗读”概念

    本片段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可感的教学情境中理解“分角色朗读”,并能够通过比赛读、师生合作读、同桌展示表演读等形式落实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以及逗号、句号的停顿。但是,“分角色朗读”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空洞的,且直接讲授概念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为了让学生明白“分角色朗读”其实是朗读的一种形式,教师需要运用形象化策略予以指导。

    教师要充分利用“首篇”这一特点,以新鲜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帮助学生厘清“分角色朗读”这一概念。在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后,通过“借助贴图发现角色—紧扣‘问答分清角色—示范表演明白角色”三大步骤,逐步补齐板书,从而让“分角色朗读”这一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二、可视化策略:借助示范,明确“分角色朗读”内容

    理解了“分角色朗读”的概念后,如何让学生更快地找到朗读的内容?这将决定课堂教学的成效。为此,教学时,笔者采用了可视化策略,用视觉冲击的形式直接带领学生明确分角色朗读的内容。课上,笔者把语文教材放在实物展台上,在圈画“问、回答、说”这三个关键词后,用红笔画出大雨点儿说的话。教师的这一示范,把思维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具体可感。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马上照样子画一画后面两个自然段中角色的语言,也将思维过程可视化,从而明确朗读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这样处理让科学、理性的内容讲解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学习活动。在“一读统天下”的低年级语文课堂中适时插入“画一画”的学习形式,也能增添课堂学习的趣味。

    三、情趣化策略:巧设活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就得有‘活动的机会,有‘亲身经历(用自己的身体、头脑和心灵去模拟地、简约地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发展过程的机会。”就像“只能在水中提高游泳技能”一般,朗读技能也只能在朗读实践中获得提升。要真正落实“分角色朗读”这一学习目标,最终还得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练习中提高朗读水平,培养语感,为二年级“表演式朗读”打下基础。因此,课上,笔者创设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比赛展示读等方式,展开学习过程,获得指导点拨,经历情趣朗读,让朗读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郭华. 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实验学校? ?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