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教学合一”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研究

    王美玲

    摘 要:“教学合一”的教学思想是由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与“教学分离”是完全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模式。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使教与学不再分离,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也是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文章通过阐述“教学合一”的本质及内容,分析“教学合一”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影响以及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合一; 体育课堂;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807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42-002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一生都在致力于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留给后人无数珍贵的教育精神财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前社会的教育核心内容已从“成绩”转向“素质”,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其素质教育。各学科都应当从自身的特点出发,构建属于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推行“教学合一”理念,对于高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教学分离”的体育课堂教学问题

    “教”与“学”分别代表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在中国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之前,是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改革之后逐渐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过程全部围绕学生开展。但这并非意味着学生的地位在教师之上,而是强调两者要合一,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合一”,同时也代表着理论和实践的合一。然而“教”与“学”的整合研究必须是以各学科在课堂教学的研究为基础和条件,只有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才能期望获得整个学科教与学整合研究领域的大面积丰收。因此,体育学科“教”与“学”的课堂教学研究整合也就成为了整个学科“教”与“学”整合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于不能将“教”与“学”进行整合,因此也就无法进行该学科的整合研究,不利于整个学科“教”与“学”整合工作的推进与发展[1]。

    1.“教学分离”问题现状

    自新课改以来,全国虽然有很多高校都实现了“教学合一”,但仍有部分高校因为“制度课程”的问题,导致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无法达到一个高度统一的状态。一方面,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讲教师的,学生玩学生的,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教师仍以自身为主体,新课改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忽略了学生的诉求,也不管学生是否听得懂,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要求;另一方面,体育教学是要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但多数高校都忽略了这一点,只在课堂上传授理论性的的东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高校体育课中都有关于太极拳的学习和教导,但部分高校只是将太极拳的起源、代表人物、招式拳法等这些理论性的东西教给学生,没有一个学生真正会打太极拳,这就是典型的“教学分离”。再比如篮球、排球、足球以及游泳等这些科目,不是在课堂上传授学生就可以学会,而是需要通过真正的实践和练习才能学会。所谓体育课程,指的就是以发展学生体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性课程,它与德育课程、育智课程、美育课程、劳动课程等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是高校中“实践性”课程的代表科目之一,然而在当前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中,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仍需继续改革。

    2.“教学分离”问题的成因分析

    “制度课程”是造成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教”与“学”分离的主要原因。所谓的“制度课程”,指的是特定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内规定并实现的合法化的学校教学内容,具体体现为国家教育部或各省级教育部门所制定的课程文件,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课程指南、所用教材等,除了课程文件以外,还包括这些文件的操作形态。纵观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这些所有的课程文件及操作形态,都没有脱离“制度课程”的范围,是我国社会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学校体育做出的规划和规定。在实践中,体育课程的“教”与“学”极易被分成两个领域,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教”是高校体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了高校体育“怎么教”,“学”是高校体育的方向或目标,是一种人为干预而产生的“人工合成物”,体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体育课程的过程,不应该因为人为干预而做出变革,因此,教育课堂教学管理中的“教”与“学”就被分割开,二者之间难以有效结合,朝着不同的方向进行单线发展[2]。

    二、“教学合一”与课堂教学管理的关系讨论

    “教学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他认为只教不学,不能算是教;只学不教,不能算是学。在教学课堂上,不是只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灌输就行,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参与和体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教学合一”,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学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指的是学习,更多代表的是实践。

    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下,体育课堂教学强调“健康第一”,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强调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与体育有关的基础知识、运动技巧和运动方法,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能体质的目的。体育教学在所有的课程中具有特殊性,对于“教”来讲,它强调的是教师要以身作则,亲自做各种示范动作;对于“学”来讲,它强调的是学生要亲自去做,需要身体的直接参与,只看不实践也消化不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体育教学课堂是“教学合一”典型的示范课堂之一[3]。

    1.追求“教學合一”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价值探析

    “教”与“学”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要在“教”中去“学”,在“学”中去“教”。“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是对“教学分离”的纠正和改革,它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有关于体育的知识。在好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学习到体育运动的技能,还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理论性的东西。陶行知先生强调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体育教学就是以“学”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加学生的运动技巧。

    2.追求“教学合一”的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合一”,要求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规范,讲解要清晰,教学方法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同时也需要教师在“教”中不断地进行“学”,通过实践完善自身的不足之处,珍惜交流和听课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用心将每一节课上好,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然而体育教学的最终成果,还是要归结于学生能否主动去“学”,能否主动参与到实践当中。在体育教学中,往往教师传授的时间并非很久,更多的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到的理解与认知,课改中所提出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的是教师要在讲解完毕后进行任务的分配,比如分组练习,此时就需要学生自主的去研究某个体育动作,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体验,学到知识[4]。

    “教学合一”思想的运用,能够促进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发展,使课堂教育顺应新课改的潮流,以“学”为中心,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促进体育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名称:追求“教学合一”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研究,项目编号:HTXYJYZ18005

    参考文献:

    [1]朱静雯.陶行知教学合一理论对现代课程教学的借鉴启迪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7(7):31-32

    [2]刘玉珍.借鉴教学做合一理论,改革英语课堂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6):20

    [3]柳剑.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的语文课堂教学变革——以苏教版《想北平》课堂教学设计为例[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7):100-104

    [4]徐涛,母忠华.应用转型背景下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