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短视频的电影审美基因与媒介融合新篇

    杨虹

    从电影生产者角度看,短视频或许并不能算是新生事物。短视频是电影工业化生产最常用的操作方式,任何一部电影正式放映之前,都会先向市场投放预告片,其长度恰恰就是现在互联网短视频比较常见的长度,短的1分钟上下,长的3分钟左右,电影预告片后来成为电影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标准配置。电影预告片制作水平的高低,对电影票房具有重要影响,因而电影预告片大多制作精良,总体水平非常高。传统广播电视向融媒体转型,短视频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2020年3月,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举办“反对家庭暴力 共建幸福家园”短视频征集活动,以期推动《贵州省反家庭暴力条例》的普及,就是在短视频领域一次极好的尝试。采用短视频这一当下最为流行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进行宣传,无疑会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由于互联网短视频制作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短视频生产者,因而每天可产生巨量的短视频,然而,同电影预告片这类的短视频相比,绝大多数短视频制作质量水平低劣,属于没有策划、没有文案,就是随手拍下来的一段画面而已。广播电视台作为具有公信力的传统媒体,犹如在舆论方面具有引导责任一样,在短视频的制作方面理应具有一定的制作水准,以区别于其他短视频。如果说电影在视频领域处于最高端,已经形成明确的产品标准,那么短视频则方兴未艾,应会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这其中,电影手段的运用至关重要,既有利于短视频更好地进行视觉表现,也有利于短视频逐步提升制作水平。同电影相比,短视频有其自身显著特点,需要加以认真研究,传统广播电视台才能更好地利用好短视频这一新的传播方式。

    一、短视频表现特点

    由于短视频时长总体上在5分钟以内,因而其有与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等其他视频明显的特点,主要是:

    (一)紧凑。由于时长有限,决定了短视频必须简洁明了,没有起承转合,直奔主题,不能像电影那样从铺垫到高潮再到结局,更不能像电视剧那样一个故事可以编出几十集。短视频必须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叙述,因而呈现出紧凑的特点。

    (二)开放。由于短视频不能如电影那样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呈现的常常只是某个事件的一个片段,或者是仅仅反映某个理念,因而,短视频本身是开放的,不形成电影那样的闭环。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反对家庭暴力 共建幸福家园”短视频征集一等奖作品“反家暴”就是截取家暴常见形式的几个片段,倡导了反家暴的理念。

    (三)幽默。由于现在生活节奏较快,许多人生活压力较大,长时间观看视频难以满足解除压力的要求,于是利用各种碎片时间看一段短视频以解压、消遣。

    目前,在短视频领域,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以“一条”“二更”“知了青年”“李子柒”等为代表,采用电影语言制作的短视频IP或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常用电影拍摄中的长镜头、蒙太奇等手段,极大增强了视频的可看性,在短视频领域起到了制作水准标杆的作用,可以看作短视频中的高端,有利于带动短视频整体制作水平的提升。传统广播电视台向融媒体转变,在短视频领域不可能如同普通自媒体那样对制作不讲标准,在制作水准方面,也应该担负引导责任,多采用电影方式制作就是一个简单直接的方式。如同电影生产一样,短视频的制作,迟早也会有其基本标准。

    二、短视频基本标准

    短视频时间长度有限,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如果要制作出高质量的短视频,则也有相应的基本准则。传统广播电视在过去的广播电视制作中,形成了较好的标准制作意识,在制作短视频时,有利于保证制作质量。而像电影一样遵循视频制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将有利于传统广播电视占领短视频高地,成为短视频领域制作标准的引领者。

    (一)文案:虽然短视频时长通常在5分钟以内,不像电影通常在100分钟左右,整个故事有起承转合,有开头、高潮和结局,需要完整的剧本,但是要制作出精良的短视频,基本的文案还是必须的。如果电影剧本的规划以分钟计时,那么短视频文案则应以秒数规划,规划愈是精细,制作出来的短视频愈是精良。

    (二)分镜:拍摄电影,除了有剧本,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准备分镜头剧本,电影真正开始拍摄时,分镜头剧本已经完成,拍摄基本按照分镜头剧本进行。短视频制作,时间虽短,但如要制作出上乘的作品,也应事先准备分镜头剧本,对极有限的时间作周密的镜头规划,可使呈现的短视频体现出高水准。

    (三)剪辑:电影制作过程中,剪辑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拍摄的好坏,某种程度上依靠剪辑才能得到体现。短视频制作,其剪辑要求也同样非常重要,通过借鉴电影剪辑的各种蒙太奇手法,使短视频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呈现出超越时间限制的内容,令人产生联想与思索,将会为短视频增色。

    (四)配乐:一部好的电影,必定有好的配乐,好的电影配乐不只是给电影增色,还可以独立成篇,成为音乐佳作。短视频制作过程中,不大可能就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进行专门谱曲,更多需要通过网络现有音乐素材的精心选择,从而使短视频得到画面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传统广播电视拥有频率、频道,制作的音視频节目有发布渠道,还曾经是音视频节目平台。互联网发展至今天,进入短视频时代,传统广播电视台只是一个制作方,发布与传播都需通过短视频平台,如何使得自己制作的短视频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也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三、短视频发布

    虽然电影的发布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渠道有了扩展,不再仅限于进入影院,但是目前电影发布的首选依旧还是进入电影院,走上大屏幕。短视频的发布,看起来容易,只要选择一个或多个短视频网络平台发布就行了。但是如果要获得较高流量,则还需要经过精心策划,才有机会成为爆款,或至少引发较高关注。

    (一)视频平台选择:与电影不同,短视频只有通过互联网视频网站发布,用户对视频网站可以有所选择。用户通过短视频进行商品销售的,会选择所有短视频网站进行产品推广。传统广播电视制作的短视频,首要任务是新闻宣传,为了使宣传充分有效,也应该争取全短视频平台同时发布,争取最大流量,同时也是让传播的正能量占领网络舆论阵地。这其中,可以选择新闻宣传影响力最大、最有效果的短视频平台作为主打,其他短视频平台作为配合,以期以最小投入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二)视频标题:一个好名字,对于提升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关注度有相当大的作用,好电影多半有好名字相配。在互联网领域,标题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常会出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通过充满诱惑力的标题,使人不由产生点开看一眼的冲动,但实际内容可能与标题相去甚远。作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不可能采取在标题上哗众取宠,名不符实。但是在视频标题制作方面,也得追求网络传播的效果,让人看到标题有点击的兴趣。

    (三)视频封面:每一部电影的诞生,都必定有一张电影海报,电影海报设计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观众对电影的兴趣。短视频的封面对点击量的影响至关重要。传统广播电视在短视频的封面选择上,也需选择最能表现短视频内容的画面,并且能够吸引人们的兴趣,以增加短视频流量。

    四、转变观念,树立视频化思维

    传统广播电视拥抱互聯网,向融媒体转变,向视频化转变,这是大势所趋。虽然传统广播电视台缺少互联网基因,但是却具有音视频的基因;缺少电影制作的精细,却具有制作音视频的能力。只要下定向融媒体转变、向视频化转变的决心,就有机会成功实现向融媒体的转型。思路决定出路,传统广播电视要向融媒体转型,视频化是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这其中,传统广播电视首要的是要转变自身观念,树立互联网思维、视频化思维,使之成为所有采编人员的共同理念。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举办“反对家庭暴力 共建幸福家园”短视频征集活动,就是转变自身观念的一个举措,通过举办短视频征集,推进自身向融媒体的转变。

    (一)移动终端优先: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现在几乎所有人的主要渠道都在移动端,进入5G时代,移动终端更将主宰信息的获取。由于移动终端与传播广播电视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习惯于广播频率与电视频道的传统媒体而言,就必须从新闻信息的采编开始,首先按照最利于移动终端传播的方式进行,而不是首先满足频率与频道的播出,然后再将其转化为移动终端的小屏。由于承担着每日必须完成的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传统广播电视向融媒体转型,新闻采编以移动终端为优先并不容易,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现有广播电视的重构。

    (二)再造采编流程:由于短视频采编流程与传统视频采编流程完全不同,因此传统广播电视若以移动终端优先,就要对自身采编流程进行调整。在内部组织架构上,要围绕提高信息发布的效率,采取集采访、拍摄、编辑、写稿、拍照等为一体的采编模式,以利于新闻信息以融合传播形式对外发布。其中,尤需以短视频为主导,文字说明、图片等均围绕短视频展开,成为短视频的补充和扩展。这一采编流程与广播电视传统采编方式有较大差别,只有通过自我调整,进行改革调整,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新闻采编与传播的要求。

    (三)短视频优先:电影的制作很纯粹,专注于音视频,通过声画讲故事。传统广播电视原来通过频率、频道发布新闻资讯,但是如今信息渠道正在发生改变,视频将成为信息传播的主宰者,这一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不仅是知名互联网站均开始转向视频,知名电商也都已开辟视频直播卖货。而在自媒体中,也以短视频增长为最快。传统广播电视在继续做好频率、频道的播出同时,在工作重心上应逐步转移到以短视频为优先,应结合频率、频道内容制作,优先考虑短视频的制作与发布,以期保持与扩大自身作为新闻媒体的影响力。

    (四)保持公信力:一部好电影,总是传递正能量的,能够让人在欣赏电影之余净化心灵,追求美好,甚至可以说,没有一部宣扬丑恶的电影能够走上银幕。传统广播电视长期以来积累的最重要资产,则是一贯以来新闻宣传方面的公信力,这一最重要的资产是传统广播电视的立身之本,它不会也不应随着传播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传统广播电视向融媒体转型,拥抱互联网,要做的是让自身公信力影响力向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延伸。

    (五)改变话语方式: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喜好的变化,电影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故事叙述方式与节奏,都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改变。一部几十年前的影片,放在今天上映,观众多半会觉得节奏太慢,故事拖沓,这是人们生活节奏变快,对电影节奏的要求也变快了所致。新闻传播领域也是如此,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接收新闻资讯的一代,与过去习惯于从报纸、大屏幕了解新闻的受众完全不同,总体上,移动终端的用户普遍年轻,接收信息的速度快,注重参与和互动。这就要求传统广播电视同样要与时俱进,不止是形式上向融媒体转型,在话语方式上也要向互联网转型。需通过认真学习和理解移动互联网的规律,按照移动终端的特点和规律来生产内容,使之既适于在移动终端传播,也有利于进行互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得到用户的青睐和喜欢。

    结语

    电影与短视频看起来似乎没有多少关联,实际上却大有渊源。在短视频大行其道之前,曾经出现过一个名词“微电影”,微电影其实就是后来的短视频。也就是说,最初的短视频是按照微缩版电影的构想诞生的。传统广播电视在短视频等互联网媒体的冲击下,必须通过主动转型,向融媒体转变,其中,发展短视频、占领短视频阵地更是重中之重。唯有通过向融媒体转型,向视频化转变,传统广播电视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继续保持不败,作为具有公信力的权威媒体,继续向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资讯。

    【作者简介】? 杨 虹,女,贵州铜仁人,贵州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