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分析

    钱承芹

    摘 ?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泰微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通过对泰微课的概念及优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具体应用策略,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学提供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泰微课;信息技术;小学美术;审美能力;教学资源;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623.75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1-0101-02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在逐渐发生变化,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巨大变化,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学主体也发生改变。泰微课作为新时期出现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视频、图片以及文字相结合的方法,对抽象化的知识进行整合,使之更加具象化,对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升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小学美术教学亟待改革创新。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美术绘画技巧和方法,还应当通过不断地学习,培养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美术创作能力,实现综合全面发展。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具有互动性、灵活性的特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泰微课,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积极采用泰微课,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泰微课概念简述

    泰微课主要指的是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微型教学课件、视频以及练习、教学评价等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的小组特点,设置相应的教学主题,进行单元化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泰微课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与改进的新型教学方法,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泰微课教学主要是为了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教学与理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与制作相应的视频教学课件,并将教材知识内容融入其中,這样能够体现教学的针对性。

    2)精炼短小。泰微课教学一改传统教学模式冗长复杂的特点,将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节约时间,提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效率。再者,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极其丰富,教师可以综合利用音频、文字、视频以及图片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边玩边学。

    3)有很强的互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最快的时间完成相应的教材知识内容,并逐渐开展高效的互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教学质量。

    3 泰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重难点知识 ?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内容相对比较广泛,且部分内容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导致学生在理解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教师可充分利用泰微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从而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1]。

    如学习“远方的路”一课,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学会画风景画,但是透视这一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少见的,这会对美术教学的开展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清晰地论述消失点、视平线等相关知识点,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占用的时间相对比较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时,教师可以把教材知识中与透视有关的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通过不同的图片、重点标注等方法,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呈现。这样,学生便能直观全面地掌握知识内容,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

    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资源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泰微课教学模式具有高度整合的特点,教师可以将美术教材内容和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并设置合理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泰微课中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内在艺术修养。

    如在教学“古代陶瓷艺术”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并从陶瓷的釉色、纹饰以及外观等方面对中国陶瓷艺术进行分析,领略中国陶瓷艺术的魅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绘图软件,对不同历史年代的陶瓷素材进行剪辑并配上相关知识点旁白和音乐。这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能够充分感受到古代陶瓷艺术的价值与魅力,并不断提升审美素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作品分析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爱国热情。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目标性。教师可以在课后结合相关知识点,进一步拓展与学习微视频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学习“美丽的花”一课时,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及观看拓展视频的方式,逐渐掌握描绘花卉的方法,在课后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花卉并结合课堂知识点,不断提升美术学习效率。

    4 泰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通过微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前导入环节,帮助学生在大致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能够快速投入课堂教学中,跟上教学的步伐,有助于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简短精练、生动形象的教学微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恰当导入[2]。如在教学与美食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与美食相关的故事以及视频图片,并将其制作成微视频,再配上比较欢快的背景音乐与文字内容介绍,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自己的创意想法,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帮助。

    合理创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美术是一门艺术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泰微课的多样化功能,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并将教材知识内容和生活中的相关场景进行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生活化的情境不断激发灵感,调动思维。

    如在教学“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课时,如果只是采用传统教学照本宣科式的讲解方法,则很难引导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汉字;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教学知识内容制作微视频课件,对象形字进行展示,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使象形字动漫化,将文字与视频内容相结合,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理解与掌握文字的含义与具体内容。通过微视频进行展示,帮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趣味和意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表现力,加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师示范效应 ?小学美术是一门对技能培养要求较高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细节技巧示范,整个示范教学过程会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这样一来,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会相应减少 [3]。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在课堂中充分利用泰微课进行示范教学,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会跳的玩具”这一课时,如果只是进行内容讲解,学生无法直观看到不同的步骤、细节,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师无法直观展示所有的作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视频,添加文字、示范步骤,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方法和知识点。教师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在增加师生互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泰微課开展练习,强化课堂教学反馈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以美术课堂教学知识为基础,进行拓展和补充,这也是教师掌握和了解整体教学实际状况的重要方法[4]。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学生完成相应任务,但是部分学生无法及时消化所学知识,难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全面发挥泰微课教学趣味性强的优势,设置相应的练习环节,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精美的邮票”一课时,如果只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很难提升学习兴趣,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开展相应练习,播放与邮票相关的视频内容,并引导学生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助于营造趣味性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巩固相关知识点,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将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实践相结合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这样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状况,通过实物、图片以及声音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提升艺术体验,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5]。艺术来源于生活,只有加强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才能更好地思考学习、思考艺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程标准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泰微课进行教学,通过视频、声音、文字以及图片等方式,能够直观全面地展示相关知识内容,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巧元.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分析[J].新课程,2018(11).

    [2]王传蒙.论微课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7(14):202-203.

    [3]於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79.

    [4]徐宏琴.浅谈新课改下电化手段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华少年,2017(36):261.

    [5]林珊珊.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微课应用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7(2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