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篮球行进间曲线运球训练探析

    方楠

    摘要:随着“小篮球计划”的提出,越来越多小学体育教师加入到健全小篮球课程体系的工作中,促进了小学体育课堂小篮球训练科学方法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有效的小篮球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积极性,发挥出学生在篮球训练中的主体作用,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快乐、轻松、高效的篮球课堂。

    关键词:小篮球; 训练方法; 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行进间篮球运球,主要有篮球直线运球和曲线运球两种。笔者通过一块篮球场地,精心组织和呈现行进间篮球运球教学,从不同的角度揭示运球的场地布置、组织手段与练习形式,更好地体现小场地大作用、有限场地大作为的教学理念,为广大体育教师提供有限场地上的高效篮球运球教学实用技巧与方式方法。

    一、遵循教学原则,把握篮球训练特点

    首先,体育课堂的小篮球训练要顺应学生身体发育规律。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保证学生参与训练中,从篮球训练场地大小、篮球重量、篮球框高低等方面进行灵活调整,避免训练难度超过小学生身体承受范围。

    其次,体育课堂的小篮球训练要顺应学生心理发育规律。教师结合对小学生心理需求的分析,力求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上场表现,提升学生参与度,满足学生展示自我、赢得认可的心理。

    最后,体育课堂的小篮球训练要顺应学生兴趣爱好。教师要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在训练中渗透友谊与快乐并存的教学理念,增加训练活动的趣味性,同时通过调整训练时间与比赛时間,避免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尽量保持学生在小篮球训练中的热情与注意力。例如,在一年级小篮球课程“传球时上下肢协调动作”训练中,老师从“去成人化”角度,对传球距离进行了缩短调整,便于学生灵敏地传球,给学生提供了重量符合6-8岁儿童的“小篮球”,便于学生灵活传球。在讲解传球动作技巧时,教师利用“直观示范”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相结合,便于学生全面理解以及掌握,将学生的技能训练活动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次。研究表明,5分钟的运动训练与此年龄段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特点、训练热情相契合。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本节课小篮球训练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协调上下肢动作进行篮球传球,且两人传球具备了一定的配合默契度。

    二、“篮球曲缄运球”的手臂动作

    运球时,学生的手掌要张开,用手指以及指根以土的部位和手掌边缘触球,一般不用掌心触球。低位运球操作时,学生以腕关节为转轴,发力主要依靠手腕和手指;实现曲线运球时必然要改变整体的运动方向,这时学生就要以肘关节为转轴,充分利用前臂、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在拍按篮球的过程中,手要随着篮球的上下起伏而运动,由此尽量延长手部与篮球的接触时间,这有助于保护球权。以上动作主要是学生对篮球的运动进行控制,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篮球的运动谓整必然对应着某些力的作用,学生正是通过手掌的按压来施加力的影响。我们都知道,カ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决定,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为了让篮球能够获得足够大的能量,运动员在按压篮球时就需要提供足够大的力量,上述动作中无论是围绕腕关节转动来发力,还是围绕肘关节转动来发力,其实都可以理解为是对杠杆原理的利用。此外,还必须意识到人体也是脆弱的,手掌在按压篮球的过程中,手掌也必然会受到等大的反作用力,为了防止手部受到伤害,强调手掌要展开,以增大手与篮球的接触面积,这样就能减小相互作用的压强。毕竟手掌也是人体神经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过大的刺激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动作完成情况,进而影响他们的竟技水平。

    三、“篮球曲线运球”的手脚协调

    曲线运球的关键是学生的手脚一定要协调,即学生身体移动速度和篮球的运动速度要合拍,同时还要结合比赛的具体情况进行动作节奏的调整。那么学生如何实现脚部动作与手部动作的协调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按压球的部位、力量大小和落点的选择。如果学生身体移动的步伐较大,则按压球的力量要适当增大,同时按压的部位也要偏在球体的后下方,使得篮球在水平方向也能获得较大的加速度,从而让篮球能够实现水平方向较大的位移,有效跟随人体沿着曲线运动的轨迹发生运动。正如前文所述,曲线运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物理模型,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多个研究对象运动的同步性,即学生在以曲线轨迹向前推进时,篮球既要参与和人体相同步调的曲线运动,也要在手掌的按压以及地面的碰撞作用下完成竖直方向的运动。由此可发现运动的复杂,而且这也对学生的篮球技能提出了要求,学生要合理地掌控对篮球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提供合适的加速度,让篮球按照自己的战术目的来发生运动。

    四、利用场地上的方形和圆形开展行进间篮球运球教学

    开展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的篮球,运球练习练习方法:在一个标准的半场篮球场内,划出3个同心方形,形成一组大、中、小相互“套在一起”的方形,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场地进行直线与曲线结合的篮球运球练习。其中,体能好、能力强的学生为一组,在小方形上进行直线与曲线相结合的篮球运球练习;而体能和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在大或中的方形场地上进行练习。这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在同组同能力学生之间,更能营造出良好的比学赶超的氛围,同等条件下的竞争更容易激发出其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论:总之,小学体育课堂的小学篮球训练要讲究方法与策略,在研究与实践训练方法时,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把握行进间篮球运球训练特点,增加训练过程乐趣;着力打造高效小篮球课堂,多措并举提升篮球训练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月文. 小学体育教学中篮球训练的影响因素与推进途径[J]. 基础教育研究,2020,(08):68-69.

    [2]赵海燕.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中游戏法的应用探究[J]. 中国新通信,2020,22(08):169.

    [3]孔琳. 小学体育篮球特色课程研究与实践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20,(16):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