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实施现状及困境分析

    朱书乐

    

    

    摘 ?要 对“走班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以N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目前“走班制”的实施现状,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促进“走班制”的实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 走班制;分层走班制;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0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1-0088-04

    1 時代背景

    美国教育实验家沃什伯恩说:“把能力非常不同的儿童铸在同一个模子里的强制教学,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是有害的,甚至是残酷的。”[1]但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将学生放在固定班级中,使用相同课本进行规模化的统一教学是作为传统一直存在的。随着社会发展,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为时代的要求。改变教育现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必须通过新课程改革来实现,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者在不断寻求、探索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全国各地教育教学改革迅速展开,各类相关政策文件相继颁发。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和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并提出了改革的具体目标,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政策文件中的明确规定对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部分中小学校为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及实验,“走班制”作为其中的具体实践之一,开始在少部分学校中进行探索。

    “走班制”教学打破传统的固定的静态的课堂教学,根据学生个体能力、学习风格等差异动态设置教学班级,最大化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使教学班级“活”起来,更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及个性的培养,更大程度地满足因材施教。但目前“走班制”仍处于初步尝试阶段,实施学校数量少。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表明,国家希望通过对目前的学业水平考试进行改革与完善,促推高考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变革,进而是实现“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3]。随后,各地开始有规模有组织地进行“走班制”的相关探索及试点。

    2 定义界定

    在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将“走班制”定义为:“走班制”是一种打破固定班级编排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职业规划等,重新组成教学班,进行教学 [4]。

    也有文献指出,“走班制”是指上课的教师和教室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班级层次,不同班级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作业、考试难易程度、学分分值都不相同的教学模式[5]。

    这其中涉及一个相关概念——分层。按其字面意思,可以将分层解释为分为不同层次。因此,在“走班制”中可以把分层理解为:根据学生在不同学科方面的不同能力进行层次划分,以使其在该学科上取得应有的发展。现在所说的“走班制”大多是指“分层走班制”,而并非“完全走班制”,也可以说“分层走班制”是“完全走班制”的基础阶段。

    因此,本文所采用的“走班制”定义是其初步阶段“分层走班制”的定义,即:“走班制”是指有固定科任教师及教室,且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班级层次,教师针对不同班级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

    3 总体现状分析

    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在知网以“走班制”为检索主题,限定文献来源为SC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及CSSCI,截至2019年6月1日,共检索到文献91篇。去除一篇杂志卷首后,对90篇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对“走班制”的研究现状有了整体的了解。通过分析其发文量变化、关注度等方面与对应时间节点的相关政策间的关系可知,“走班制”教学的实施、相关关注度与国家相关政策颁布密不可分。同时,在教育改革进程中,地域等相关因素对改革进程的影响仍然较大,导致改革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由于经济、地域等因素导致不同地区间教育观念、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差距较大,经济较发达地区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相较于欠发达地区速度更快、成果更多。

    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知,“走班制”的实施成果大多产出于华东、华北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可供参考资料较少,实施实例较少,容易导致中西部地区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出现可参考借鉴的案例较少,现存案例普适性较低的问题。同时,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走班制”的主要研究力量相对集中在相应地区的师范院校。总体来讲,“走班制”的相关论文成果数量较少,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普适性较低;但反之也说明,“走班制”的发展空间巨大,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问卷分析 ?“选”是“走”的先决条件[6],只有作出合理有效的选择,“走班制”才能真正实现。在学生面对众多繁杂的学科时,该如何正确选择?在学生对自我认知并不完善的时候,如何作出较为适合自身的选择?

    在N市实施“走班制”的某中学初一及初二年级随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237份,其中有效问卷237份;在此次问卷调查中,男女生人数基本持平;初中一年级有效问卷107份,初中二年级有效问卷130份。通过收集整理本次问卷数据,对N市“走班制”实施现状进行分析。

    为了解影响学生在进行走班课程选择时的影响因素,问卷设计多选题以统计分析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如图1所示。其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个人魅力、考试的难易程度都是无法由学生直观感受到的,学校对于教师的安排是动态的,学生选择的课程授课教师大概率上是他们不熟悉的,特别是对第一次进行“走班制”学习的学生而言,教师对于他们来讲是陌生的。因此,学生对于教师授课方式、个人魅力、考试的难易程度的判断大多是通过他人介绍而进行的一种预判。同时,父母意见也占比不低,这表明学生对于事物的判断选择大多借助他人。

    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大多来自教师、家长和同学的评价。由于自我认知能力还不强,因此,他们大多借助旁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在选择学科时,除了对自身的认识不够以外,对学科的认识不充分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因此,他们大多是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选择,学生受他人影响较大,对后续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在正式选择之后,一方面由于对选择结果的不适应,有些学生对所选科目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有的学生甚至要求重新选择;另一方面,学生在确定选考科目之后,容易過早放弃非选考科目,直接影响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后续发展[7]。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学生对于“走班制”的实施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感受体验,通过设计排序题让学生根据几个要素在“走班制”与传统课堂中的改变差异来探寻“走班制”的实施优势。其中,学习氛围的改变平均综合得分最高,同学关系变化的综合得分最低。可见,由于“走班制”的走班依据之一是将能力、兴趣等相同层次的学生聚合到一起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对于学习氛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进行学习活动以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由于该校在实施“走班制”的过程中未取消行政班级的存在,因此对于同学关系的变化虽然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并未成为主要的变化因素。

    同时,通过问卷结果分析,60.34%的学生表示“走班制”的实施对学习信心整体上是具有促进作用的,86.5%的学生表示在“走班制”的学习中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在由能力水平基本一致且教师能更好把握学生学习现状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更容易得到满足感,更易获得成就感,这对于学生的信心建立以及学习积极性的维持与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有75.53%的学生表示,“走班制”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并未对他们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但在问卷结果中发现,虽然超过70%的家长对于学校采取“走班制”这一举措持支持态度,但仍有部分家长对于“走班制”的实施表示怀疑甚至反对。

    访谈分析 ?由于该校“走班制”采取选课走班与行政班并存的形式,班级变得更加灵活多变,可控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及教师层面的压力、工作量与管理难度。传统的班级是由长期稳定的学生群体组成的[8]。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到毕业,都在固定的班级中学习生活,有固定的同学,有固定的教师(班主任),是一个稳定的结构;学校通过给每个班级安排一名固定的教师即班主任,来对班级进行管理,进而达到管理学生的目的。在班主任的组织下,班级通过成立班委会形式的学生组织,实施在教师领导下的学生“自治”。

    但在“走班制”下的选课走班是通过课程联系起来的,与西方的“因课成班”相似,相同学科中能力水平相当的学生组成一个班级。举例来说,在语文课中,你可能与一群同学组成一个班级;但在数学课中,与你组成一个班级的是另外一群同学。此时,若采取每名学生除了每个学科的班级外,还拥有一个较为固定的班级的措施,是负责除学习外的日常生活的行政班,学校则需额外安排一名教师负责此类工作,则无疑增加了学校在统筹安排上的难度,其中包含对教师的需求问题、教室数量问题等,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由于学生在固定行政班的时间少之又少,有些试点学校则取消了行政班和班主任职务。一些学校为填补班主任角色的空缺,设置了“班主任导师双轨制”和“班主任组合制”。前者由行政班的班主任负责组织班集体活动,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9]。但与此同时,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浮现出来。理想状态下,这两类教师应该由不同的教师担任,但是在现实操作中,教师数量不足,远远达不到理想状态,实际操作中往往采取由任课教师或行政人员兼任班主任一职。一般由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担任总班主任,同时再各设一个正班主任和一个副班主任,甲班正班主任同时是乙班的副班主任,乙班的正班主任同时是甲班副班主任 [10]。这种解决方法虽然暂时缓解了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工作任务繁杂、工作难度加大、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

    对学校而言,如何进行班级分配与管理也极其烦琐复杂。一个学生不同的学科对应的班级不同,每个教师对应的学生也不同,教师安排、教务安排的工作量急剧增加,对学校软硬件数量、质量提出挑战,如何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成为一大难题。对教师而言,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成为一大难题,学生分散不集中,师生交流沟通时间减少,彼此熟悉度不够。但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通过引进新型的教务管理系统可有效减轻其负担。

    学校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排课排班、追踪考勤、分层调动、共享动态等。例如,N市某中学所使用的A平台的系列软件,平台包含排课系统、阅卷系统、走班管理、学情分析等,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教学事务可在平台中借助相关板块功能进行处理。通过智能化技术支持,将复杂琐碎的协调排课等事务交给数据算法,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但在教学评价部分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教师对于学生的接触、了解依旧不如传统教学中频繁、深入,难以对学生进行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对除学习外学生日常生活的了解,如同学关系的处理、个人品德的培养等,都难以及时进行有效干预。虽然在各类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帮助下能够针对考试成绩、作业等进行数据化的评价,但涉及作文、理解类的主观题时,如何用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仍存在一定问题。

    4 结语

    通过对“走班制”相关文献及N市相关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分析,可以看出,我国部分地区的“走班制”实施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由于地域、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在部分地区的实施效果仍不太显著。通过对“走班制”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将其面临的困境总结如下。

    1)对于“走班制”的研究大多局限在理论层次,实践经验仍不足,开展试点的学校数量不多,很多学校仍然在观望中。

    2)在实践过程中,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尝试主要集中在与专业教学平台合作,缺乏针对性强的技术支持。N市实施“走班制”的学校基本没有自己独立或专门研发的相应系统,均采取购买相应的教学产品以支撑其“走班制”的实施。

    3)实验成果局限性较大,大多实验成果来自经过筛选后的试点学校,且试点地区分布集中在沿海及较发达城市,缺乏代表性,信度效度不高,文献普适性弱。

    4)对于“走班制”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家长的接受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对“走班制”的实施造成相对的负面影响。

    针对“走班制”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及其他方面存在的不足,笔者尝试寻找相应的解决对策。

    1)对于学校而言,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要对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做好前期的相关宣传工作,转变各自的思想,为实施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前期工作除思想工作外,软硬件建设必须走到前面。要对学校现状展开细致全面的考察,掌握学校整体现状,认真分析各方需求。在软件建设的同时要兼顾硬件设施的建设,通过分析学校整体情况,按需进行硬件建设,配备适合学校发展需要的设施设备,不能盲目购买目前市场中符合“走班制”需求的教育教学平台,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或构建相应平台,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走班制”的实施提供支持。

    同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了解教育教学热点,进行教育实践,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可以定期组织符合教师现实需求的信息技术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以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推进“走班制”的实施。在改革过程中,学校作为改革的主要阵地,要认真搜集各方意见,认真探讨并实时做出调整。

    2)对教师来讲,要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主动接触教育教学中的新事物,主动了解、积极探索,要对教育教学事业充满热情,在面对新型教学模式时要主动投入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去了解、去探索、去实践。教师要主动提高素质,认真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跟随学校的安排而进行相应的活动。同时,在新型模式实施中,由于打破了原本的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需更多关注学生的各方面变化,实时把控、及时反馈、适当调整,动态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认真反思,及时与学校、同事、家长等方面沟通,寻求改善或解决方案。

    在“走班制”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使用,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熟练运用相关技术设备,提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能力。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端正其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防止由于现代化设备投入导致部分学生关注点失焦等现象出现。

    3)对于学生而言,在进行新型教学模式探索中,学生要认真配合,实时向教师反馈学习活动中遇到的疑惑及难点。同时,学生应正确对待教学活动过程中使用的现代化设备,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崔录,镜流.20世纪世界教育事典:名人名著100篇[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人民教育,2001(9):6-8.

    [3]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09/04/content_9065.htm.

    [4]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EB/OL].[2014-12-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732/201808/t20180807_344610.html.

    [5]张善超,李宝庆.高中走班制的文化阻力及其超越[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6(2):4-7.

    [6]赵小雅.“选课走班”:种种现实如何应对[N].中国教育报,2014-06-04(006).

    [7]杨清.北京市中考改革背景下学校推进走班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8(1):63-68.

    [8]熊华生,孙利.中国班级特性[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5):67-72.

    [9]张昕.新高考政策下完全走班制的困境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8(1):24-26.

    [10]陈文.高中新课程:教学管理创新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