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莲道”三个“一”:比类读,比类行

    徐江 邢伟

    理论解读

    当代散文家鲍尔吉,原野撰文贬损古代名著《爱莲说》,他在《出污泥必染之》一文中说,“出污泥必染之”。此文还明确说这是“士大夫标榜清高的昏话”“一个和人类毫无关系的植物现象的解说,几经流播变成人们追求的理想”。太多的人没有读懂《爱莲说》,语文界大多教师也没有讲清《爱莲说》。所以,我在这里提出“比类读,比类行”。这里的“比”是“对照”的意思。“类”,就是“相同”“相似”的意思。“比类”就是比照、比较相同或相似点。“比类读,比类行”就是读者品读相关对象与己之相同、相似处,并以之为准绳耐亍之。鲍尔吉,原野就《爱莲说》而说出上面的“昏话”,就是不懂“比类读,比类行”。今天研读《爱莲说》必以此精神而读,而行。

    一、莲花品性的物理阐释

    如果是一个不懂文学的人提出上述想法,还可以原谅他的无知,但一个当代散文家如此看待《爱莲说》,就不得不引人思考了。

    《爱莲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粒无比精致的小珍珠,它晶莹剔透,十分可爱。对于亵渎它的人,我们不能只是笑他没文化,乃至对他的文章予以驳斥,而应思考人们读《爱莲说》出了什么问题,包括我们的语文教学。

    文章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而“予独爱莲”!面对众多草木之花,独独认为“莲”值得“爱”,这是一个判断,它隐含着“莲是最可爱的”思想,其理由是“出淤泥而不染”。事实是明确的:人们观察自然界的莲,它的的確确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呀!可是,为什么人们却存有类似鲍尔吉,原野这样的怀疑呢?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人没有细读《爱莲说》,不知道周敦颐在文中怎样揭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还有这种品性与人的品性之类比关系。当下的语文教师也对此并不注意,未加深究,讲《爱莲说》不到位,因而并不相信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的概括。换句话说,人们没有弄清莲为什么能“出淤泥而不染”,人可以由此汲取什么内在的道理,而不仅仅是观赏。周敦颐怎样解释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呢?那就是“濯清涟”。文章虽短,但它阐释了莲的存在方式:出淤泥——濯清涟——不染(洁净的莲花)。莲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受了“清涟”的涤荡。这是它独有的物理性生存方式。

    鲍尔吉·原野没有看懂《爱莲说》,甚至把文中“出淤泥而不染”篡改为“出污泥而不染”。莲“出淤泥而不染”是事实,是由其独特的生存条件决定的,这是不可否定的客观现象。如此的存在方式给人什么启示呢?

    二、由物及人,类比推理

    《爱莲说》是篇托物言志的文章,比照莲“出淤泥而不染”之存在方式构建人“出淤泥而不染”之存在方式。

    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发现某客观之物有某属性,言者便将该物属性突出,移己性于该物,说物之性如此如此,实际是说自己的心性亦如此如此。周敦颐诉莲之“可爱”在其“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其实正是写自己的内心,在混沌的现实中能坚守自己的节操。写莲是写人,写人与莲相通、相同处,绝非仅是客观地写莲。

    诚如鲍尔吉·原野所奢望——人应“远离污泥”!但生在现实世界,怎么能回避各种各样的污浊和诱惑,哪里有这样的净土?躲避是不可能的,唯有自我提高,自我抵制。如,莲不就是“出”在“淤泥”的世界中吗?它接受了“清涟”的“洗礼”,使自己“不染”。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周敦颐的内心世界:身处的现实世界是“泥淖”,他愿自己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在精神层面不为龌龊的世俗所污染,保留自己的清高。怎样保留呢?他看清了莲的生存方式:出淤泥——濯清涟——不染。那么人呢?最好能比照莲去生活:在龌龊的现实“淤泥”中“濯清涟——而不染”。而对周敦颐来说,现实生活中涤荡人的“清涟”是什么?那就是“仁、义、礼、智、信”,日三省乎己身,自然就不染了。这就是周敦颐文字里面的道理。同此理,今天人们读《爱莲说》,而能像莲那样坚守“出淤泥——濯清涟——不染”这样的生存方式,即出(触)淤泥——濯法、德、纪之清涟——不染,这是完全可能的事,也是必须要这样做的事!这样做,就不会像鲍尔吉·原野所说“出污泥必染之”了。

    周敦颐托物言志,写下了《爱莲说》。我们后人读《爱莲说》,总结文章中所蕴含的莲的生存方式,从而明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是源于“濯清涟”。由此,悟出人若做到“出(触)淤泥而不染”亦需“濯清涟”。这种思维方式,就是类比思维。用公式概括解释之:甲有属性a、b、c,乙有属性a、b,根据甲乙共有相同属性a、b,可推断乙亦有属性c。类比思维就是在陌生的事物间寻找亲缘关系。莲出淤泥——濯清涟——不染,同样,出淤泥——濯清涟会怎样呢?答案是不染。一般来说,已知甲、乙两事物间相同属性愈多,那么,愈能肯定甲比乙相多之某属性,乙亦有之的可能性愈高。

    三、理清事实,思维反驳

    1.理清事实:莲是不是出于淤泥。很显然,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承认莲是出于淤泥的。这一点,鲍尔吉·原野作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是会承认的。

    2.再理清一个事实:莲花开放是不是不染。任何一个思维正常的人都承认莲花是洁净、清雅的,无有一点儿泥污。对此,鲍尔吉·原野作为一个思维正常的人也是会承认的。

    3.“出淤泥而不染”有无解释?有解释!但是,仅仅思维正常的人是找不出答案的。只有那些较有智慧的人才能读出来。对此,包括鲍尔吉·原野在内的这一类学者都不理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理性思维不到位,不懂这个道理——事物的存在方式规定了自身的本质。“濯清涟”是莲“出淤泥而不染”以及“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规定性原因。由此,可总结出莲的生存方式:莲“出淤泥”——“濯清涟”——“不染”!这就是莲的本性。在这里清楚地显示出“出淤泥而不染”是有条件的!

    4.比类读,比类行——由莲及人会如何?权、色、钱、名、位……各种诱惑几乎充满世界,“远离它”是不可能的,但人若将“莲道”作为自己的“人道”,根据类比思维推断,两个事物间有若干相同性质,而其中某事物还已知其有某性质,那么,可以推断另一事物也有与前者相同的性质。莲“出淤泥”,在“濯清涟”条件下,可“不染”。人“出(触)淤泥”,在日三省己身“濯清涟”条件下,亦能“不染”。因此,如果比类读《爱莲说》,比类行《爱莲说》,就能保证自己“出淤泥而不染”。

    教学对话

    一、明确“必染”论说

    师:我们不能指望读一篇好文章就能使自己的境界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么去面对它。很多人都已读过《爱莲说》了,不用老师讲,你们就知道它的精髓是什么了吧?请回答!

    生:出淤泥而不染。

    师:但是,你们知道它暗示了什么做人的道理吗?

    生:从道理上讲,知道应如此,但怎样做到这一点不知道。

    师:莫说你们,请读下面这篇文章,看一看某些当代散文作家是怎么想的。请朗读《出污泥必染之》,作者:鲍尔吉·原野,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生:出污泥必染之。

    师:匪夷所思!我想问大家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读了《出污泥必染之》,我们有必要再用心研读《爱莲说》吗?请说实话!(生疑惑不语)不管大家心里怎么想,《爱莲说》还是要认真研读的!之所以有的尔吉·原野这样的观点,说明老师没给他讲明白《爱莲说》该怎样读,读后该怎样做。所以,今天老师就告诉你们——“出淤泥而不染”是我们的信仰,而且希望以后能够做到。这里的要决是六个字——比类读,比类行。请问,“比”怎么讲?

    生:比较。

    师:“类”呢?

    生:类似,相同的,相似的。

    师:“比类读,比类行”就是指,我们读《爱莲说》时要关注文中有关莲的生存道理,哪些与我们做人相似、相同,并以之为纲、为准绳去行动,去实践,不能为鲍尔吉·原野所迷惑,认真探究(爱莲说)所讲的做人之道。

    二、牢记文本三个“一”

    师:要以“比类读,比类行”的态度研读《爱莲说》,首先要知道《爱莲说)怎样讲莲的可爱之处。文本也讲到了菊与牡丹的特点,怎么说的?

    生:菊,是花中隐逸者。

    师:菊的特点是不与百花争奇斗艷,它是众芳皆凋零后才盛开,所以称它为隐逸者。牡丹呢?

    生:花朵个大漂亮,雍容华贵。文本说它是花中富贵者。

    师:百花那么多,文本为什么举出这两种花来说事呢?因为菊不仅漂亮,而且不畏寒,也是文人墨客的吟诵之资。而牡丹的最大特点是花朵艳丽端庄,落落大方。莲花呢?有菊之深沉却不似菊冷傲,荷盏盛开有牡丹之艳但不俗气。所以,周敦颐在“水陆草木”之“可爱者甚蕃”以它俩做陪衬。而与它俩相比,莲又有何独特之处而使“予”舍菊与牡丹而“独”爱莲呢?

    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莲为什么能“出淤泥而不染”呢?就是说从淤泥钻出来而后开出那么洁净的莲花呢?你们再想一想所见到的莲池,再读一读文本,去掉淤泥靠什么呀?

    生:水!

    师:莲想要从淤泥中出来需要什么条件?

    生:水池。

    师:用文本的原话怎样说?

    生:濯清涟。

    师:这里“濯”字很有意味,它是动词,是什么意思?

    生:洗涤。

    师:文本有拟人的意味。古人歌云“水清兮,濯吾缨”。水清净,洗帽缨。濯,主动去洗。莲花“濯清涟”,就是主动以清涟濯身而去淤泥。此字使莲形象更高一境,更有活力。这样莲会怎样?

    生:干净,一泥不染。

    师:我们来总结《爱莲说》的基本观点了。文本表达了“予”的情感,是什么?

    生:独爱莲。

    师:爱它什么?

    生:出淤泥而不染。

    师:为什么莲能“出淤泥而不染”?

    生:濯清涟。

    师:所以,读此文要记住一句话——是什么?

    生:出淤泥而不染。

    师:要认识莲的生存之道——是什么?

    生:出淤泥——濯清涟——不染。

    师:理解其中关键的一个字——是什么?

    生:濯!

    师:这就是《爱莲说》的“三一要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在“出淤泥”与“不染”之间有“濯清涟”这样一个主动行为。“不染”是有条件的,其核心是那一个“濯”字。

    三、比类读,比类行

    师:周敦颐以莲自比写《爱莲说》,他当然希望人能以莲为偶像,行莲之道。所以,他在文中将莲花写得如人,虽出淤泥却濯清涟。文中隐含着从“莲”到“人”的思维方法教育,这就是类比思维,或者说比类思维,即比相同,比相似。如果知道甲物有a、b、c三属性,也知道乙有a、b两属性,那么可以推断乙也有与甲相同的第三属性c。方才我们总结了莲的生存方式,怎么讲?

    生:莲的生存方式,“出淤泥一濯清涟——不染”。

    师:那么,如果人若能将这种“莲之道”尊奉为自己的“人之道”会怎么样呢?也就是说,人出(触)“淤泥”(即社会负面因素);他能够从思想及行动上“濯清涟”,即用德、法、纪,来约束、反思、抵制负面因素侵蚀,那么,结果会怎么样?

    生:他就能保持自己的节操,保持正道。

    师:也就是不染。你们谁能讲个这样的故事?

    生:有个官员深夜接待一个到访的人,他拿了十分贵重的礼物,求这个官员帮他办事情。他对那位官员说,这事谁都不会知道。那位官员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最后也没收礼,当然也不会帮他办他求的事情。

    师:这个官员遇到这个送礼的人,这就是“触淤泥”;但他怕遭天谴,怕遭地责,有这样的“怕”字当头,就是以德、法、纪来“濯清涟”;最后他没受礼,没违规帮人办事,这就是“不染”。社会上有那么多的混乱现象,其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当事人“不怕”,有句成语叫什么?

    生:利令智昏。

    师:对!利,各式各样乌七八糟的利,让某些人昏了头,最后栽了大跟头。这就是“不濯清涟”,染黑了。所以,今天我们读《爱莲说》,尊莲为花中“君子”意在人要做“君子。比类读《爱莲说》,意在哪里?从莲的存在方式去想。

    生:“出淤泥”——“濯清涟”——“不染”,“人之道”与这种“莲之道”相同、相似。

    师:所以,我们要明确构建一个“人之道”,它是什么样的?请填写下面的空白。人出(触)“淤泥”——以……为“清涟”濯之——“……”。

    生:人出(触)“淤泥”——以德、法、纪为“清涟”濯之——“不染”。

    师:把这个公式融入自己的行动中,就是比类行。你们现在还小,但要记住它,长大践行它!其实,人也要记住“三个一”,即一句话,一个公式,一个字。只不过那莲的“清涟”是水清涟,而人生的“清涟”是德、法、纪,它能使人清醒,日三省己身而“濯”之,就能不染。

    四、课后作文

    师:阅读下面材料,来写一篇作文。

    (屏显)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如果温度适宜,树木就会迅速生长起来,形成茂密的森林。

    这里说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其核心思维点是事物量变到质变对现实环境的影响。由此看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也有类似之处。根据上述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这是一道正规的考试作文题,不但限定了写作范围,而且限定了写作思维,必须用类比思维去写。下面请看看提示。

    (屏显)

    1.这样的作文题本身就是类比思維试题,学生必须从树的变化到气候所受影响的内在道理,去联系社会中相类似的现象进行论述。从“树木”到“森林”这是量变到质变,其条件是大家多种树,多护树,打造森林。如果真这样做了,森林形成了,气候就会变得宜人。

    2.从《爱莲说》谈起,人欲廉洁,必遵莲之生存方式为己之生存之道;一个、两个、三个……百十个行“莲之道”的人不行;坚守“莲道”的人必须形成“林”会怎样?呼吁每个人都来践行“莲之道”,让社会风气变好。

    师:我们可以从以上角度进行写作,课后完成,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