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写作:一个极具潜力的写作教学主题

    

    编者按

    幽默主题写作。在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中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问题。幽默主题写作,是学生智慧地应对人生的手段,是使写作能够具有别样风格的形式。本期专栏霍欣娟老师就此问题,进行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大胆尝试,朱建军教授则从理论且面对幽默写作的价值、内涵、知识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他们的探讨或许能给您的教学带来一丝启发。

    我们发现,写作教学设计最大的难处在于:主题选择。也就是说,要想选择一个学生感兴趣,有强烈写作冲动的主题,那简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有时候,几个小组备课,大家坐下来讨论半天,发现几个小组选择的写作主题,几乎没有一个能够使用。其实,那些大部分不合格的写作主题,都经不住两个标准的检验:是否真实,是否有意义。比如,给校长写一份减少作业量的建议信,给学校杂志封面推荐一位同学,给父母写一份如何购物划算的网购单,等等。这些写作主题显然都不真实,不真实的东西就缺乏了写作动机,写作就变成了硬写。还如,给同学和老师起外号(绰号),抓特征、写肖像等,前者涉及人格尊重的问题,后者是简单的重复劳动问题,可能放在小学比较合适。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其实早已意识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们最关心的问题。许多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读写成就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而两者之间的桥梁便是:真实的任务与目的,以及解决真实的问题。霍欣娟老师设计的两节课《吐槽大会:学会幽默表达》,就是符合真实与意义这样两个标准的有价值主题。该课的新意还在于:用幽默的方式写作,自嘲不足,会促使学生学会智慧生活。而这,也符合了当下的教育追求,即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活能力。

    一、幽默写作的价值:“吐槽大会”的巨大潜力

    幽默写作,在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中是一个被严重忽视的主题。我们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小说阅读教学,充斥着语言分析,尤其是对名家名著的幽默语言的学习,可是,我们却鲜有幽默写作教学。我们在知网上输入“幽默写作”,也只有38篇文献,其中大部分是高校教师分析小说中的幽默,或大学新闻、英文的幽默写作,或写作、课堂教学中的幽默效应。而与中小学幽默写作有关的文献只有一篇,即赵瑞林的《幽默与写作思维训练》。该文作者要求高中学生学习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的幽默语言,并总结其语言特点,然后模仿写作。从例文看,学生的写作风格的确迴异于常态。但是,该文仅仅从修辞角度来教幽默写作,深度显然不够,且与幽默写作研究成果的追求不相符合。

    幽默写作,在我国为何会被忽视呢?大概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幽默是一种微妙、难以界定的心理现象,在我国几乎无有分量的幽默心理学研究成果,目前市场上能够看到的也仅仅是孙红颖的《幽默心理学》这样一本专著。有学者曾在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大会上感叹幽默被严重忽视了,呼吁大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写作教学被过于严肃化,或模式化,幽默一般也就是中小学生语文课上的欣赏对象,而非写作或思考的对象、方式。实际上,幽默不仅是中小学生的智慧表现,也是他们保持心理健康尤其是应对压力的重要能力。大量的研究显示,幽默可以极大地提高和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幽默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正是个人成长、积极公民、社会包容和就业所需的八大核心素养的基石。

    霍欣娟老师的幽默写作课,就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大胆尝试,也是激活写作思路的新探索。霍欣娟老师这一段时间迷上了电视节目《吐槽大会》,而该节目几乎受到各个年龄层观众的喜欢,掀起子一股全国性的欣赏“幽默”的热潮。她敏锐地意识到,幽默写作主题,是学生智慧应对人生的手段,是寫作能够具有别样风格的形式。她就在想,能否将这种话题引入写作教学呢?不久,她的《吐槽大会:学会“幽默”表达》的写作教学设计,便应运而生了。

    我们专家组的所有成员,几乎立刻认识到了幽默写作主题的巨大潜力,也认识到了该主题能够培养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然而,大家想知道的是:这样的课在实践上如何推进,效果究竟如何,还需要做哪些改进,理论上如何说得通,等等。事实上,霍欣娟老师的两节课均获得了巨大成功。两个学校上课的学生,均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写作幽默风趣,精彩纷呈,听课的创意也是兴趣盎然,热情洋溢,课堂里不时爆发出笑声与掌声。两节课前的调查问题是:吐槽你现阶段最大的困惑。第一节课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初三学业压力、分班后人际交友的困惑、与父母的矛盾隔阂、学科困惑;第二节课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五官身材、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自控力、贫穷(零花钱多少)。

    第一节课前,霍老师要求学生任选其一,写一封信。事后,霍老师收集了学生的作文,令她失望的是:所有的作文,几乎没有所谓幽默的文字,还如先前那样的平铺直叙。霍老师傻眼了,几乎不知如何处置。我们中小学教师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知识,更遑论什么幽默写作的培训。我们都意识到,幽默写作课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开发出幽默写作的知识及其策略。

    霍老师也许是教学压力太大的缘故,并没有感到自己捕捉到子一个非常有价值但却极具挑战性的写作主题。我们初次研讨,认识模糊,无处着手。最后,我们只好做起了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比如,用手机或电脑在网络上找寻幽默写作的案例,自己能够想到的案例,以及这些案例为何会具有幽默效果,问题究竟在哪里,等等。比如,霍老师调侃自己的“瘦”,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我太瘦了,实在买不到适合自己的衣服。我常常是楼上楼下地乱窜,我问的一句话是:有最小号的衣服吗?对方的答案几乎是一致的:对不起,没有。失望之极,我便将目光投向了儿童服装区……

    这段文字,显然有两个脚本,一个是成人小号衣服,另一个是儿童服装;而正是这两个相互冲突的脚本,引起了幽默的效果。这两个相互冲突的脚本的核心词是“最小号的衣服”,儿童服装。因此,幽默写作教学,就应该从字词开始,从两个相互冲突的脚本着手。霍老师就尝试性地上了她的第一节课:她随机选取了其中一篇作文,通过修改文章学会如何调侃,如何写幽默。分发给学生需要重写的作文见下:

    上了初三,分班后,我每天都感到孤独。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这些都让我十分痛苦。曾经的同学,分班后总是对我不冷不热;而新同学面对我的求助,总是冷眼相看。相信只有享受孤独的人,才能走出精彩的人生之路。

    这篇例文显然没有幽默写作的要素,学生还不会“自我调侃”。经过多次协商,霍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遵从以下几个方面:

    研读幽默写作案例,从中提炼写作知识;

    抓住几个关键词(见加点词),发挥想象力进行拓展;

    字数、文体不限;

    评价量表;

    分五个小组修改该文,看哪一组写得好;

    两个小主持人主持展示活动;

    全班分享,评判等级。

    这节课展示环节最大的亮点是:将舞台完全交给小主持人,无台词和手稿,全部临场发挥;小主持人的精彩点评,烧旺了幽默写作课堂的激情之火,掌声、笑声不断。

    在第一节课开发与检验的幽默写作知识的基础上,霍老师又准备了第二节课。这节课,依据学生困惑调查,霍老师将全班同学分为五大组,即“五官身材组”“际交往组”“学习能力组”“贫穷组”“自控力组”,采用分组集体写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然后,提供评价量表,在全班分享小组作品,评出最优作品。事实再次证明,以幽默的方式吐槽自己,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且精彩纷呈。本节课也基本完成了其追求:写出足够典型的幽默文本,并从中显现出学生的智慧光芒。本节课也再次验证了我们的教学假设:“幽默”写作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即只要我们提供真实的情境,设置真实的写作任务,并在过程中能够提供必要的写作支架,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写出像样的幽默作品。

    本节课的核心同样是“写作”与“发布”,而课堂现场足够时间的“发布”,才能奠定写作的“真实情景”与“真实任务”,从而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幽默”写作,不仅仅是语言能力,还是人生态度,人生思维方式,正可谓:吐尽自我槽点,笑看人生百态!霍老师的两节课,更像姊妹篇,完全可以放在一个班里持续进行,将幽默写作深入下去。我们认为,以幽默写作为主题,可以开发出连续的课程,从初一到高三,甚至到大学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极大地激活学生的写作潜力。

    二、幽默写作的内涵:写作的另一种“新的声音”

    吐槽不是简单的自黑,更不是什么贬低他人人格的损人智慧,而是以积极健康的幽默方式来宽慰自己,纾解与他人的紧张关系,从而过上更积极、更有意义的生活。也就是说,所谓幽默写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言语表达能力与思维方式问题,即学会以幽默的言语方式表现一种对人生的别样理解,体现出一种积极态度与智慧魅力;其次是幽默写作与做人紧密相关,即幽默写作指向的是学生如何智慧地生活,并深刻地体现在精妙的言语表达,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

    在国外,幽默写作,被称为另一种“新的声音”,“类似于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幽默写作通常被理解为写作课程中的动力。自从Berlyne(1960)的研究以来,学者们一致认为,在作文课上,学生们需要写一些他们关心的东西以提供内在的动机,而幽默可以扮演这个角色。幽默勻情绪,特别是与欢乐密切相关,这可能就是一种激励,尽管幽默也可以与诸如攻击性之类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但如果恰当地将攻击性幽默语境化,并通过写作来探索这种强烈的情感,也可以激励学生。其次,幽默也有助于作者在交际和语用两个层面上培养和加强语言能力。幽默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的,或者说是有动机的。在双关语的逻辑中,两个概念在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同一个词,而这两个概念之间自然有某种意义上的聯系,也就是说,幽默通常是会话双方所用的某个词的语义所依托的两个不同的框架,即框架转移,从而导致语词在同一语境中产生语义逻辑冲突的结果,幽默便产生了。

    我们的教学假设是:“幽默”写作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却需要从一个“点”(槽点)开始,不能贪多。但是,幽默在教学上被忽视的基本前提是:幽默的性质和应用仍然是个问题。也就是说,幽默研究被忽视,或者认为幽默太轻佻,不够严肃,难以引起心理学和语言教学的重视;或者过于深奥,心理学的研究难以说清楚,语言教学难以通俗易懂。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幽默研究,就有了突破性进展。国际幽默研究学会主席马丁博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临床心理学教授——其专著《幽默心理学:一种整合的方法》,就专攻幽默在精神和身体健康中的作用。在此之前,他在这方面已发表了40多篇文章,该书几乎是他一生幽默研究的集成。具体来说,幽默具有如下的性质和作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幽默对诸如注意力、知觉、记忆和创造性思维等认知过程具有解释或激活作用,如幽默可以减少紧张和焦虑,减少思维僵化,增强联系和整合不同材料的能力等;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幽默是一种沟通方法,可以极大地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传达重要的情感信息,并激活他人的类似情绪;

    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幽默是面对逆境时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提供承受严重心理痛苦的能力。

    国外研究幽默写作的经典《写幽默:创造性与戏剧性思维》(Writing humor:Creativity and theComic Mind),成为了引领中小学写作教学的巨大资源,或语文教科书。美国学者玛丽(Mary AnnRishel)于2002年出版了该研究专著,并很陕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关注——这主要表现在其后在国际杂志上的两个很有分量的书评——且成为中小学教师、学生和作家的教科书级的读物。这本富有洞察力和创造性的书,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理论研究及每一个幽默流派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另一个部分是丰富的写作练习。该书的有趣主要在于:可以引导学生很轻易地享受任务,并帮助他们(从新手到专家)学会将幽默融入到写作之中,如解释如何写幽默、喜剧、讽刺、戏仿、胡说八道,以及文学和笑话的独白,仔细分析了短篇小说、素描、散文和剧本的幽默,引导有抱负的作者通过许多技巧来创造幽默。它阐释和分析了什么会起作用,什么不起作用,并建议如何让平庸的段落焕发活力,以及提供了对头脑风暴、团队写作和修订的见解。

    目前,幽默写作一般有两种理论:一个是拉斯金的脚本理论,即会话双方所用的某个词的语义所依托的是两个不同的脚本(或框架),脚本转移,从而导致语词在同一语境中产生语义逻辑冲突的结果,这时,幽默便产生了,另一个是歧义理论,即一个句子或一句话模棱两可,可以做两种或多种解释,在对照中幽默便产生了。其实,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前者的另一种理解。

    拉斯金脚本理论的典型范例是:

    “医生在家吗?”病人低声问道。

    “不,”医生年轻漂亮的妻子低声回答,“快进来吧!”

    在疾病或医患关系这样的语境中,“低声”这个脚本的意思可能涉及“咽喉酸痛”,而在另一个脚本语境中,“低声”涉及“示爱”。因此,在特定语境、环境或文化下,同一单词在两个脚本之间会发生冲突,从而产生幽默效应。我们用“歧义”来理解“低声”也能够说得通。

    拉斯金的脚本理论认为,不同文化的词汇库就同一个词往往有着不同的语义脚本,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因而常常存在着幽默跨文化解读的难题,或者说,存在着一个民族可能不能欣赏另一个民族某些幽默的问题。但是,国外的研究证明,不能将幽默简单地视为一个语言机制问题,或者学习者从材料中效仿的一种风格;而应该将幽默视为写作课程的一个明确主题——既作为研究和写作的主题,又作为探讨人文学科中人类行为显现出来的普遍问题的一种手段。

    三、幽默写作的知识:写作教学要从词开始

    霍老师是如何教幽默写作的呢?她将其归为六种策略,即“语义转折”“化用俗语”“比喻与夸张”“谐音与押韵”“反语”以及“细节”等,现列表如下:

    我们从拉斯金的脚本理论来看,这六种策略,每一个其实都表现为两个脚本,而这两个脚本陪巧是相反或相对的,如,“胖”与“瘦”“德”与“缺德”“光明”与“出路”“简单”“了不起”等。至于“洋葱”与“泪流满面”,对应的却是生活脚本,即囊中羞涩而引起的情绪波动,也就是说,这个脚本不用写出,人人都知道;而“满族”与“满足”,也是两个脚本,谐音的对应凸显了作者的上选心。正是这两种脚本的冲突,形成了某种幽默。

    我们再看鲁迅《藤野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我们认为,细节描写一定不是幽默写作的条件,而恰哈是作者描述的三对冲突的脚本,从而达成了幽默效果。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先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三对脚本依次是:第一,对脚本是“绯红的如轻云般烂漫的樱花”与表面花哨实际守旧的留学生;第二,对脚本是日本的富士山与“高高耸起的学生制帽与脑袋”;第三,对脚本是留学生“解散的辫子”与“小姑娘的发髻”。正是这三对脚本的冲突,形成了某种挖苦与讽刺的幽默效果。最主要的是:不管是哪一对脚本,其实都是核心词的对应,或者三个脚本最关键的某一个核心词,如“樱花”“富士山”以及“小姑娘的发髻”。也就是说,如果教学,要就这三个喻词的扩写,或重新解释……

    因此,美国教授格雷格·迪恩创设的幽默写作工作坊,及其开发的幽默写作课程,其核心思想就是:从词开始“做”写作。该工作坊连续多年,通过创作的幽默材料和现场演说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写作。该课程的“笑话地图”(Joke Map)的具体步骤为:

    创设一个语境:

    确立一个目标假设;

    选择一个词作为突破口,并列出各种新的解释;

    从中选择一个新解释,井撰写一个细节或故事;

    以此循环,将诸多细节或故事连缀成一个文本。

    客观上说,我们的语文教科书就如何教幽默写作也是乏善可陈。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要求学生“学写传记”,而举例则是老舍先生的“小传”。我们知道,寫自我“小传”,极为讲究,非有幽默智慧不可。如果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就易于写成简单的“履历表”,或枯燥的生平简介。如果过于凸显自我成绩,又不免吹牛的嫌疑。我们看老舍的《著者略历》,就写得精巧别致,妙趣横生。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做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

    但教材并没有解释该文为何就“幽默”了,以及如何写幽默。老舍先生以自我吐槽的方式,简写了自己的生平。他先总说自己“面黄无须”,这是对自身五官的调侃。然后,作者逐个列举其生平事件,且对应的基本都是核心词,以及对该词的重新解释。

    比如,作者对“失怙”的解释是“无父”;对“帝王不存”的解释是“无君”。而这两对脚本相互形成对照。最后推出自己是“无父无君”之人,是极写身世之惨,是苦中带乐,这又与后文的“爱老母”与“布尔乔亚之仁”形成对照,又显出自己大爱的高度,是幽默,也是机智。“幼读三百千”是功底深厚,但“不求甚解”似乎又是学业自谦,但其实是化用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是幽默,也是机智。“教书”是什么意思呢?是仅为“糊口”而已,当然“甚难发财”,这正如“每购奖券”,也仅仅是“末彩”;不管哪一种,均为“寒贱”也,但作者还深以为“荣”,且“甘”也。本来很职业很“惨”,作者却如此之“甘”,两者就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幽默自显。

    还如,“写小说”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自己“科学哲学无所懂”,只是为“博大家一笑”而已,当然“没什么了不得”。这显然是更高明的“自谦”,当然又是“幽默”;说自己的一儿一女“均狡猾可喜”,让人忍俊不禁;至于说自己“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中学生写作,往往缺乏幽默的品质。当然,这也与我们中小学教学从来不教如何幽默有关。因此,“部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小传”写作,显然希望中学生学会以幽默的方式写作“小传”。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幽默的写作能力也是如此,我们应该从自我的一个个“点”入手吐槽自我,然后,再整理出完整的‘小传”。就此而言,霍欣娟老师的教会学生如何“吐槽”就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