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从“有目的地阅读”开始

    肖云霖 吴小明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为“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也就是有目的地阅读。那么,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如何进行有目的阅读?

    【教学建议】

    一、聚焦策略,正确理解“有目的阅读”

    “有目的地阅读”其实就是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自我监控。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根据阅读目的,合理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阅读材料。以《竹节人》为例。如果阅读的目的是“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就要重点选取第3~9自然段来阅读;如果要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则要选取第20~29自然段来阅读。二是选取阅读材料之后,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阅读。比如《竹节人》这一课,为完成阅读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学生用的是浏览的阅读方式,从文中搜索需要的信息。若要“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则要用精读的方式,细细品味。

    二、剖析教材,准确把握编排意图

    六年级上册的“有目的地阅读”可以说是对整个小学阶段阅读策略的综合运用,与五年级上册的“提高阅读速度”关联性极强。在本单元的教学中,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就不同,阅读的速度也会随之变化。在需要精读的地方,学生需要放慢阅读速度,仔细阅读;而在无关紧要的地方,则可以加快阅读速度。

    (一)关注层递性安排,循序渐进

    本单元共安排了三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竹节人》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怎样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宇宙生命之谜》中阅读提示、旁批和课后练习题相结合,直观展示有目的阅读的方法。其中,旁批呈现了一位成熟阅读者的阅读思维过程,给学生以示范,提示实现阅读目的的多种方法,如浏览、画出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等。在學习两篇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故宫博物院》这篇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迁移运用方法策略进行独立的阅读实践。另外,“交流平台”还对本单元的学习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自觉养成“有目的地阅读”的习惯。基于以上内容,教师要准确把握单元编排意图,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合理安排学习环节。

    (二)实现任务群驱动,突出实践

    《竹节人》给学生设置了三个阅读任务,提供了模拟的阅读情境。课后通过“学习伙伴”的话,帮助学生进一步厘清思路,知道为了完成这些阅读任务,可以怎么阅读。

    《宇宙生命之谜》课后练习第一题以一位同学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作为范例,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时的做法,让学生明白要根据阅读目的,调整阅读速度。课后练习第二题给学生设置了新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加强阅读实践。

    《故宫博物院》安排了四个阅读材料。在正式阅读前,编者提供了两个任务,一是画一张参观路线图,二是选择景点为家人作讲解。这两个阅读任务贴近学生生活,是平时在旅游中经常会遇到的,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些阅读任务,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面对同样的阅读材料,由于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方法都会有所不同。

    三、精准施教,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陈先云老师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顾:用好统编教科书的若干建议》中指出,六年级没有太多新的方法,主要是对前五个年级获得的方法和能力进行综合运用。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联系紧密,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突出训练目标的层递性和发展性。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瞻前顾后,注意每篇课文间的联系。

    (一)对比任务,落实语文要素

    教师在教学中看到“写玩具制作指南”“画游览路线图”“游故宫时为家人作讲解”之类的任务时,容易把着力点放在指导学生怎么写、怎么讲上,把阅读策略的学习变成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这就完全违背了编者的意图。

    教师要突出语文要素的学习和实践。如教学《竹节人》这篇课文,可以先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借助《语文作业本》第3题,帮助学生厘清文章板块,方便学生选择阅读材料。再通过比较文中第一、二两个阅读任务,提炼不同的阅读方法。其中,写玩具制作指南时,可以用好《语文作业本》上的流程图,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并填写。而要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时,则可以让学生找出好玩的地方,细细朗读品味。这样两个阅读任务形成强烈的反差,有助于学生体会什么叫“有目的地阅读”。

    (二)充分实践,还原真实阅读

    在《宇宙生命之谜》一文的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一句话:“宇宙中,除了地球外,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解决这个疑惑,有位同学找到了这篇文章。”这段话告诉我们,在日常的阅读中,往往是先有阅读目的,再根据阅读目的寻找阅读材料,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这篇课文时可以设计如下环节。

    板块一:了解阅读提示,明确阅读任务

    板块二:尝试获取信息,交流阅读方法

    板块三:对比旁批提示,修正阅读方法

    板块四:根据课后任务,迁移运用方法

    从自主阅读实践到学习旁批,学生将自己与课文中成熟的阅读者作比较,从而发现不足并加以修正,之后根据新的阅读任务,迁移运用方法,逐步熟练地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的策略。

    《故宫博物院》虽然篇幅较长,但是阅读难度不是很大,可以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快速、准确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建议教师用好《教师教学用书》中的任务单(如下表)。先让学生自主选择任务,进行阅读实践;再交流阅读方法,提升认识;最后展示阅读成果,调整改进。

    (三)自我监控,整合运用策略

    控制阅读进程、选择调整阅读策略、检验阅读效果等都属于自我监控的内容。

    比如学习《故宫博物院》时,为了完成画参观路线图的任务,学生需要关注材料一、三、四。值得注意的是,阅读这三个材料不是平均用时:重点关注材料一,找到其中介绍的景点的名称;大致了解材料三、四,做到不逆行(自南向北单向参观),不到未开放区域。

    要完成游览时为家人作讲解的任务,学生需要选择材料一、二,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可能有故事的景点;细读要介绍的景点部分,提取大家感兴趣的信息;整合内容,有顺序地讲解。

    通过阅读时的自我监控,学生能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成为一个成熟高效的阅读者。

    【课例展示】《竹节人》(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语文作业本》中的情节图厘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浏览圈画信息、精读品味语言等方法阅读课文,了解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玩法,感受竹节人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

    3.通过阅读实践,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阅读课文,感受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搜集并整合信息,完成玩具制作及玩法流程图。

    三、教学过程

    板块一:明确任务,厘清脉络

    1.解读导语,明确任务。

    (1)出示“竹节人”,简介竹节人。(板书:竹节人)

    (2)解读单元导语。

    (3)解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4)回顾已学過的阅读方法。

    2.借助情节图,厘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读完后填写《语文作业本》中第3题的情节图。

    要求:先填一填,再找一找这些内容各在哪些段落,并标注在方框下面。

    (2)交流情节图,厘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关注泡泡提示语)

    板块二:引导阅读,提炼学法

    1.选择阅读方法,完成流程图。

    (1)讨论如何阅读:要完成阅读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该关注哪部分内容?又该采用什么阅读方法?

    (2)阅读获取信息:浏览第3~19自然段,中文在“做竹节人”和“玩竹节人”的段落中,圈画关键词,提取所需要的信息。

    (3)交流所圈画的信息,适时采访学生:你是如何阅读获取信息的?

    (4)整合信息,完成有关制作过程和玩法说明的流程图。

    2.借助流程图,合作讲述。

    (1)小组合作说玩具制作过程和玩法。

    要求:四人小组中,两人分别讲述做法和玩法,两人评价。

    (2)小组展示交流,师生点评。

    3.借助微课,提炼学法。

    (1)回顾总结:刚才是怎么阅读课文来完成阅读任务一的?

    (2)借助微课,总结学法(以“学习伙伴”对话的形式出现):面对“写制作指南”“教别人怎么玩”这样的阅读任务,咱们要关注文中“做竹节人”和“玩竹节人”这两个部分的内容,通过浏览找到重点段落,仔细读,边读边圈画关键信息,然后对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加工。(根据“学习伙伴”的对话,板书示意图)

    板块三:自主阅读,体会乐趣

    1.填写导图,发现乐趣。

    (1)借助示意图,讨论完成阅读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该关注哪些内容。

    (2)借助学习单,小组合作完成阅读任务二。

    2.品读片段,体会乐趣。

    (1)品读第10~18自然段。借助图片,指导读好词语:一把偃月刀、一绺红丝线、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2)有感情地朗读:练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比赛读(挑选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段落读)。

    (3)实物演示:一生上台和教师一起演示“竹节人搏斗”的场景,其余学生齐读配音。

    (4)交流感受:读了课文,看了现场表演,此时你有何感受?

    (5)回顾学法:为了完成阅读任务二,你用了哪些阅读方法?

    (6)小结:刚才我们从文中找到了很多表现竹节人乐趣的语句,反复地读,有时候想象着画面,有时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有时候对比着读,有时边表演边读,从中感受到了看的乐趣、做的乐趣、玩的乐趣,甚至被老师没收了都是一种乐趣。这就是精读品味。

    板块四:对比发现,总结收获

    1.回顾板书,引导对比。

    2.总结收获:对于同一篇文章,如果阅读的目的不同,我们所关注的内容是不同的,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有目的地阅读,它能让阅读更高效。

    四、板书设计

    竹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