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设计与实施

    张莉芳

    目前,网络已成为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担负时代重任的青年人如何甄别信息、快速获取有用信息,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加工、表达、发布信息,这是事关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全媒體时代,抓好年轻人的意识形态教育,培养信息社会合格的发声者显得尤其重要。“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为“设计与智造”项目的系列课程之一,旨在培养掌握多种媒体传播技能且综合素质高、责任意识强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发声者。

    ● 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

    (1)媒体融合,势在必行。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宣传媒体也在不断迭代——从以报刊、户外、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时代,到突出数字媒体技术的新媒体时代,再到以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进而到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全面整合的融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是融媒体时代的典型产物,它以传播速度快、强互动性、碎片阅读等特征而广受现代人欢迎。与传统媒体相比,融媒体集文字、图片、视频等为一体,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2)发挥社团骨干力量,打造学生融媒体中心。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拥有IPA信息技术社、Friday广播社等与传媒相关的社团,但各个社团各自为阵,没能发挥所长,形成不了更大的合力。为此,学校将上述与传媒相关的社团骨干人员集合起来,成立了学生融媒体中心,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更广阔的网络平台,发掘有志于校园宣传工作的人才,从而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和综合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突出设计思维,提高学习能力。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融合思维和创新思维,这与信息技术中的计算思维即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及能力并不违背,且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尤其注重突出“设计与智造”中的“设计”。在以学校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开展的项目式学习中,设计思维贯穿始终,每一条推送从选题、策划、组织素材、排版到发布,处处需要“设计”,它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还被看作是一种方法论、一个行动过程、一种创新方式。设计思维作为一套支持学生创新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是工程设计、社会科学和艺术科学的有机融合。

    (4)开展跨学科教学,改变学习方式。本课程尝试将语文中的写作、美术中的版面设计和摄影摄像基础、信息技术中信息获取与表达等学科内容融为一体,采用项目式学习,强调小组合作,教师引领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深刻理解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培养媒体融合思维,学习媒体大融合背景下的新闻采编技能,运用所学知识有目的地开展校园新闻采编工作,最终把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和经验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

    2.课程大纲

    (1)课程目标。“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统整了信息技术学科、语文学科、美术学科的内容和育人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图样表达能力、信息社会责任,语文学科的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力,美术学科的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区别,认识全媒体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认识微信公众号是全媒体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信息传播载体;培养新媒体的新闻及专题选题策划能力;掌握融媒体新闻写作技巧,图片、短视频的拍摄、合成技巧,微信公众号推文的编辑和发布;在学习微信公众号的运行中体验成就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兴事物;增强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该课程的总学时数为15个课时。

    (2)课程内容。基于课程统整的理念,“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整合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必修模块“数据与计算”“信息系统与社会”,选择性必修“数据管理与分析”,语文学科的学习任务群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美术学科的美术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4:设计”“模块6:现代媒体艺术”的相关内容,采用以学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为项目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强调小组合作,培养全媒体时代有素养的公民,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做出积极探索。

    (3)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融媒体思维,在融合思维的引导下进行校园故事的选题、策划、组织素材、选择合理的表达方式等,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信息意识、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审美感知,并能通过公众号编发相关推送。教学难点是探索跨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形成和发展计算思维、审美鉴赏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主动生成对新事物的学习经验。

    (4)课程教材和主要资源。

    教材:《融媒体新闻采编学习手册》。

    在线资源:人民日报、新华社、视觉志、澎湃新闻、无锡教育、无锡一中公众号。

    教具:计算机(Windows7)、学生自带单反相机、安卓系统手机。

    教室环境:网络机房、一体机或投影仪。

    网络平台:具有师生账号、资源上传、作业上传等功能的学习平台,学校公众号后台。

    ● 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策略

    本课程以“融媒体新闻采编”为学习目标,以为学生融媒体中心储备优秀人才为目的,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项目学习,开展跨学科学习,统整各种学习方式,真正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彰显信息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和创造性特征,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美术学科及跨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会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体到学习方式,基于统整理念的项目学习中还融合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跨学科学习等形式,以支撑学生的学习需要。

    2.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部分。过程性评价:考勤20%+平时30%(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总结性评价包括微信公众号作品50%(包括选题、内容、排版、表现手段等)。具体到项目作品,主要依据学生提交的《融媒体新闻采编学习手册》,其中反映了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的讨论,作品的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最后是学生的反思。因此,作品评价同样注重学习过程评价。

    3.课程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选修班的学生在学期结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公众号文章的推送。受课时的限制,最终呈现的作品虽然整体还略显粗糙、稚嫩,但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除了公众号推送外,学生们还提交了《融媒体新闻采编项目学习手册》。学习手册记录了学习的整个过程,反映了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审美能力、价值观等,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 课程反思

    1.课程开设的意义

    与其他突出技术的课程相比较,该课程更具人文气息,除了关注摄影、摄像、公众号排版等信息技术之外,更强调信息意识的培养,看待世界、表达自我的方式,以及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当前,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日益成为信息集散地、舆论策源地与思想交锋主阵地,对宣传思想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的青年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网络时代,教师有责任引导他们发出时代的强音。

    2.融媒体融什么

    媒体融合重点在融思维、融内容、融形式这三个维度。以学校微信公众号为例,融思维,就是在策划推送时必须带着多种媒体融合的思维去思考、构思、策划和组织;融内容,鉴于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受篇幅的限制较小,围绕主题,从受众角度出发,尽可能将更多的内容进行整合,增加信息量,满足不同层次的受众需求;融形式,即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融合多种表现手段,在素材呈现方式上,将图片、文字、视频等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受众的视觉、听觉,提高公众号推送的生动性、可读性。在这三者之中,融思维是根本,思维引导行动,思维改变呈现。为此,在该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中,要进一步强调和培养学生的融合思维,让理念先行一步。

    3.“全能型”教师的培养

    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包括融媒体思维的培养、校园新闻策划和选题、微信公众号编辑与推送等内容,课程内容既涉及技术,又考验人文素养,还关乎审美情趣,这对授课教师的个人综合素养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考虑多位教师同时参与,发挥特长,形成互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出各具特长又能独当一面的融媒体新闻采编人才。

    4.项目式学习的进一步探索

    该课程以项目式学习方法展开学习,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鼓励他们用心、动手、动脑解决真实问题,完成既定主题的公众号作品推送。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推进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发生的过程,目的性明确,过程流暢,学生能初步掌握微信公众号从选题策划到组织素材再到排版和推送的全过程,但是因为课时有限,从分解的各个环节来看,每个环节开展的教学还不够充分,最终呈现的作品还存在选题相对拘谨、呈现方式有待改进等欠缺。“设计与智造”强调遵循设计思维方式的项目学习,倡导多元学习方式,为此,在学习方式上还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