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城市庞疙瘩村玉皇庙舞楼及戏曲碑刻考

    卫红

    摘 要:晋城古称建兴、建州、泽州与泽州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不断,行政区划更迭频繁。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历经韩、魏、赵、秦,秦朝归上党郡管辖,汉代分属上党郡与河内郡,北魏设置建州,隋开皇三年(583)罢天下诸郡,以州直接领县,改建州为泽州,泽州由此得名。至元三十一年(1264),以泽州领晋城、高平、沁水、阳城、陵川,第一次确立了泽州领五县的建置。明洪武元年(1367年),隶属平阳府;九年(1367)改为直隶州,隶属山西布政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升为泽州府,统五县:凤台、高平、阳城、陵川、沁水,府治凤台县。现今晋城市,管辖范围与古泽州辖区一致,市域范围内村落庙宇众多,可以说有村即有庙,村落庙宇在村民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庞疙瘩村玉皇庙位于城区西上庄社区,北邻宝山寺、与吴神山庙、岗头落花寺、马匠静乐宫等形成城西寺庙建筑群。

    關键词:玉皇庙舞楼;寺庙建筑;戏曲碑刻

    一

    庞疙瘩村玉皇庙位于晋城市城区庞疙瘩村北部。庙宇坐北朝南,按地势修建,整体呈上下两进院落布局,上下院落之间有矮墙相隔离,中间有台阶作为上下进出通道。

    庞疙瘩村玉皇庙创建于万历十三年(1585),为庞疙瘩村的村庙。据玉皇庙内《创建玉皇庙碑》记载:“泽西南岭东里庞家村,风俗淳厚,人民和美,内有仁德长者庞公号西山讳宗德者,为乡之巨挈,秉性仁慈,素好施舍,乃孔庄都孔庄里人也,建庄于是,以历四世。闾里有不能举火者分之以粟;不能婚丧者给之以财。郡称公为仁德君子。于万历十三年(1585)择取吉地,本村东北,创立玉皇庙一座。正殿五楹,南山门,舞楼三间。”

    今庙内建筑整体保存比较完整。现存建筑沿中轴线,最南为八字影壁,最北为正殿。山门舞楼与正殿之间再无建筑,因而具有较为宽敞的观戏场所。一进院落舞楼东西两侧为两层看楼。二进院落正殿两侧有配殿,东、西为侧殿。院落南北为29.26米,东西为10.05米。

    正殿建于砖石砌台基之上,硬山顶,黄琉璃瓦脊,屋顶装饰如鸱尾、宝阁、垂兽等俱全。面阔三间7.96米,进深4.43米,廊深1.31米,基高0.80米。鼓凳础,圆木柱,柱头承接额枋、平板枋,有雀替。平板枋上承接单步梁头,梁头为龙头。檐柱与老檐柱之间有单步梁相连接。老檐柱之间进行装修,明间为六抹隔扇门,次间为坎窗、坎墙。门窗上部跑马板位置皆有人物绘画。但门窗与绘画皆有明显的现代改造痕迹,非原来之物。配殿硬山顶,黄琉璃瓦脊,屋顶装饰俱全,面阔三间5.47米,进深4.28米,廊深1.11米,基高0.72米。方凳础,方形小抹角石柱,柱头承接额枋、平板枋,平板枋上承接单步梁头。侧殿建于砖石台基之上,硬山顶,黄琉璃瓦脊,面阔三间7.61米,进深3.07米,廊深1.13米,基高0.3米。方凳础,圆木柱,柱头承接额枋、平板枋,平板枋上承接挑尖梁头。东西侧殿与看楼交接处,皆修建有五级砖石砌台阶,为平时及看戏时人们进出看楼之用。

    山门外为砖砌影壁。山门舞楼南边出抱厦,抱厦建于砖石砌台基之上,南侧为九级石质垂带踏跺。悬山顶,黄琉璃瓦脊,面阔三间8.35米,进深1.69米。柱础为鼓凳础,下为六角形,上为扁圆鼓形,圆木柱,柱头承接额枋、平板枋,平板枋上安放单步梁之挑尖梁头。

    山门舞楼硬山顶,黄琉璃瓦脊,屋顶装饰如鸱尾、宝阁、垂兽等俱全。下层为山门,面阔三间,方凳础,圆木柱。上层为舞楼,面阔三间8.4米,明间面阔3.21米,进深为5.07米,柱高3.03米,基高2.77米,脊高4.55米。鼓凳础,柱础之间有低矮护栏相连接。圆木柱,柱头承接额枋与平板枋,平板枋上安放五架梁头。额枋平板枋上原有蓝色绘画,现已模糊不清。其内部梁架结构为五架梁承接三架梁,三架梁上安放脊瓜柱与叉手,柱头安放瓜棱斗,斗口内为横栱与翘,叉手与翘头相交,上面承接脊檩。舞楼东西两侧为耳房,耳房硬山顶,面阔1间5.09米,进深4.05米。耳房与舞台之间有小门相通,演出时为演员休息化妆之地。舞楼与东西看楼之间有阁楼相连接。东西阁楼与看楼交接处修建有楼梯,为平日及演戏时人们上下舞楼所用。看楼硬山顶,板瓦灰脊,面阔五间12.53米,进深4.21米,上层柱高2.26米。看楼有明显的改造痕迹,其前檐部位与上层梁架被封砌,因此其原有结构不得而知。

    二

    乡村社会公共建筑是一定区域内的居民共同信仰的实物载体,如祠堂、神庙、公共墓地等,其外在建筑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记录不同时期的文化印记,成为解读区域文化和乡村发展的百科全书。

    在晋东南民间的传统信仰中,一直流传着“无庙不成村”的说法,几乎村村有庙,逢年过节,香火不断。一个村庄的形成,不仅仅在于土地、房屋和人口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独立——村庙的修建。在村民的心理层面来看,村庙的修建可以使村落拥有专属的神仙体系,从原先依附的村落神仙体系中分离出来,随着村落的不断发展与壮大,不断消解与其他村落共有的信仰体系,通过裂变新城新的信仰,村落庙宇的修建以及公共祭祀活动的开展,村落的同的信仰被强化,形成村民认可的专属神灵。村落神仙体系的完善与强化,增强了村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外在的形式来看,一个村落是否拥有专属的村庙,也是一个村落是否成立的标志,村庙的规模也体现着村落的整体实力,往往修建于本村风水较好的地方,或对本村的风水做适当的补益,成为新的村落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村庙对于新成立的村庄,往往具有极强象征性意义,主要神灵的选择,村庙修建场地的详细勘验,村庙的祭祀活动及组织、村庙日常维护制度等等,都需要乡村士绅及村民的广泛参与,并慎重决定。

    庞疙瘩村庙所祀之神为玉皇大帝。玉皇信仰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宗教信仰,与其它流传至今的原始信仰一样,经历了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原始的信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族群的演变,新的信仰在原有信仰的基础上,经过融合、删减、凝练,不断演进。

    玉皇信仰起源于“天帝”信仰。原始先民敬畏于日、月、星辰等自然的力量,“天帝”的信仰便应运而生,主要以太阳崇拜为主,并随着太阳崇拜的发展,逐渐演变。在殷商时期的卜辞中,最高神被称为“帝”或“上帝”,管理诸神,人间一切都由其掌管。春秋时期,依据《周礼》,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随着阴阳五行学说的发展,五帝与五方、四季、五色、五行及相关的祀典逐渐成形。春秋时期的天帝形象还处于“至圣无形”的阶段,祭祀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多采用郊祀、封禅等形式。如:《诗序》: “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也。” “祀天圆丘、祀地方丘。”《礼记·中庸》:“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礼记·祭义》: “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至周代,于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称为郊),夏至日祭地于北郊(称为社)。

    至汉代,董仲舒提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通过《春秋繁露》阐述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天人合一”观为中央集权制度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开启了天帝人格化形象的过程,人们将天帝与人间帝王、人间社会与玉皇世界联系起来,特别是东王公信仰的出现,完成了天帝从自然崇拜向人格信仰的转变。南梁陶弘景最早在《真灵位业图》中提出“玉皇”一词,唐代不断有文人通过诗词歌赋构建玉皇的形象和内容,玉皇的形象日渐具体,但也仅限于一种虚拟的形象,且与天帝并存。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真宗皇帝给玉皇大天帝上尊号: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宋徽宗政和六宋代( 1116 ) 又上玉皇尊号: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大帝”。经过唐宋两代道教对玉皇的包装,对民间玉皇文化的吸收,玉皇的形象更加明确,在帝王与道教信徒的推动下,祭祀玉皇被正式列入国家祭天大典,民间奉祀玉皇的宫观日趋增多。

    随着佛教的传播以及汉化,佛教完备的神仙体系、佛教典籍及其传播的方式等等,对本土的宗教产生了强大的冲击。道教脱胎于原始宗教,神仙多而复杂,不成体系,不利于与其他宗教的竞争,于是道教传承人的道教的传承和发展中借鉴佛教及其他宗教神仙体系,建构自身的神仙体系,玉皇大帝就是其中一支。在道教中,玉皇大帝被尊为宣扬玉皇为三界之尊,掌管仙界与人间,具有消灾免难、惩恶赐福、度人成仙等神力。另外,明代《西游记》故事的广泛流传,也从另一个侧面步强化了玉皇信仰,促进民间玉皇信仰的普及。

    玉皇庙内除供奉玉皇以外,东西耳殿供奉有送子奶奶(高禖)、关帝,东西配殿供奉观音菩萨与老君爷、财神爷、五谷神;在耳殿山墙前还供奉有五道爷、土地爷、鲁班爷、花神、龙王爷、药王爷等神像。人们在供奉了最高神玉皇之后,认为万物皆有灵性,“举头三尺有神明”,根据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加各种神,部分神灵有简单的塑像,也有部分神灵仅有牌位,但都供奉香火,祈求在玉皇的统领下,众神能够各司其职,护佑一方。人为的造神活动从未停止,构建属于村落和自身的神仙体系,信奉的各种神灵不断变化,但玉皇信仰在纷繁的造神过程中,不仅没有被边缘化,反而不断被强化。

    三

    在传统的祭祀过程中,以歌舞娱神古已有之。戏剧的出现,使其很快成為祭祀神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神灵的戏剧演出一开始是撂地为场,后逐渐演变为专门演出场所——舞楼。自明代中叶开始,祠庙建筑中出现了过路戏台,也被称为“山门戏台”或“山门舞楼”,相应的观戏场所也日趋完备。

    庞疙瘩村玉皇庙舞楼创建于万历十三年(1585),据玉皇庙内《创建玉皇庙碑》记载:“泽西南岭东里庞家村,风俗淳厚,人民和美,内有仁德长者庞公号西山讳宗德者,为乡之巨挈,秉性仁慈,素好施舍,乃孔庄都孔庄里人也,建庄于是,以历四世。闾里有不能举火者分之以粟;不能婚丧者给之以财。郡称公为仁德君子。于万历十三年(1585)择取吉地,本村东北,创立玉皇庙一座。正殿五楹,南山门,舞楼三间。”玉皇庙的修建为本村居民的 “春祈秋报”提供了场所,尽管村庙初创时规模不大,但仍旧修了三间的舞楼,可见村民对演戏酬神的重视。

    依据庙内嘉庆三年《玉皇庙补休殿宇金粧神像碑记》,明朝天启二年(1622),在玉皇庙南修建南阁五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又创建东西六间。村落内部对于共同神灵的祈愿需求,促使玉皇庙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展,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展的趋势。道光十六年(1836)《创修歌舞楼姬氏施地碑记》:“庞家村旧有玉皇庙,造修已久,多历年所。惟因地基不广,以致屋宇无多。里人当祈报之际,酬神有其志,而演戏无其所,不能无遗憾焉。村民姬鹤鸣欣然有增修之志,不惜财产,首倡义举,于嘉庆二十二年施地七分,以为庙外歌舞之所。道光十六年,又施地三分以为栖息之地。”在道光年间,初建于万历十三年(1615年)的舞楼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的酬神需求,进而开始有人施地在玉皇庙外演戏酬神,但村庙的扩建经费和土地的问题,主要依靠村民的捐输和庙产的经营,所以较大规模建筑的修建都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经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村庙的建筑除了地形的限制以外,更多的决定性因素在于村庙周边土地的归属问题。

    光绪二十七年正月《重修玉皇庙碑记》中记载:“创修于前明万历十三年,庞公所创,……欣然举起善念,重修庙宇,另改规模,欲改而扩之。苦其无力,设法酬金,庙内有松树一株,发卖钱六十仟文,又请积心会每分纳钱一百文,共二百余,积钱壹佰余仟,又按社分派收谷麦,积小累大,积钱伍佰陆拾串。重修正殿、角殿,改为九楹,化钱捌佰余串;至同治八年,修东西厢房六间,化钱贰佰余串,又请同心谷会每分纳钱贰仟文,共四十三分,积钱伍佰伍拾余串;至光绪三年三月开工又修舞楼上下十四间,五月告竣,化钱伍佰余串。时遭大祲,膏田一饭,斗粟三千,人死七分,诸君督工人相己而亡之。……至十六年(1877)又修下院东西看楼上下二十四间,化钱陆佰余串;二十年,油漆、描画、开光、演戏,化钱贰佰余串;二十七年,捶石、立碑、演戏,化钱三十余串,除旧木料砖瓦不算,通共化钱贰仟叁佰余串。功成全备,人喜神悦,观然聿新,始终三十余年,修工之难何不传呼?”庞疙瘩村玉皇庙最后一次重修耗费巨大,历时三十余年,即便费时费力,也在所不惜,。

    庞疙瘩村玉皇庙的舞楼从明朝万历独立的娱神建筑开始,经清道光拆改阁楼为舞楼,到清光绪年间山门倒坐舞楼的修建,庙宇建筑整体向南扩展演变,其各个时期的演变形态,在晋城市其它乡村的村庙中尚能找到相应的实物例证,如:晋城市北石店镇司徒村阁楼戏台。从庞疙瘩村玉皇庙舞楼的规模来看,舞楼的规模从最初的三楹到上下十四间,舞楼一直被保留,历代不断修补,规模不断扩大;从舞楼的功能方面来看,最初的舞楼能够满足演戏酬神,其他的方面只能从简,到清光绪年间修建的舞楼,辅助配属的化妆楼、看楼、厦口楼等建筑,使舞楼演剧的整体能力提高,能够满足大型戏曲的演出;从舞楼与正殿的关系来看,舞楼与正殿始终处在村庙的中轴线上,但是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由此而形成宽阔无碍的上下两院,能够容纳更多的人参与祭祀活动,以及在节庆时节的酬神演剧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村民的精神层面的需求。

    庞疙瘩村玉皇庙的舞楼的戏剧演出主要在春秋两季演戏酬神、玉皇庙的重大修缮、村内重大事件等。根据庙中的碑刻记载,结合实地访谈分析,庞疙瘩村从建村以来,经济以农业为主,但是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非常差。村落戏曲的演出情况受到村落整体经济实力的制约。在传统农业经济时代,春祈秋報、四时祭祀成为村落祈求丰收与村落平安的重要活动,每次活动都需要演戏酬神,“自是春祈秋报,雨泽时行,断无旱魃,民享丰隆,耕者力田,居者乐业。”为春祈秋报而进行的戏曲演出,在精神层面极大的满足了村民的需求。此外,在庙宇的重大修缮后,出于庆祝与告慰神灵的目的进行演出。庙内《重修玉皇庙碑记》:“至十六年(1877)又修下院东西看楼上下二十四间,……二十年,油漆、描画、开光、演戏,……二十七年,捶石、立碑、演戏……功成全备,人喜神悦,观然聿新,始终三十余年,修工之难何不传呼?”上世纪90年代,庞疙瘩村小学和大队部迁出玉皇庙后,演戏三天,以告慰神灵。

    20世纪50年代,庞疙瘩村每年春秋两季会请专业戏班在玉皇庙进行演出,主要是地方戏剧(上党梆子和泽州秧歌),主要演出以本地戏班为主,偶有长治及其他地区。此外,相邻村落的小型戏曲演出队伍的交流演出也在玉皇庙舞楼进行,演戏酬神的意义逐渐淡化,演戏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其因素,庞疙瘩村在上世纪50年代传统戏曲的演出剧目已经很难考究。1960年后作为小学和大队部使用,舞楼被改为仓库,后又改为夜校,这一时期主要演出村民自编自导的新戏,也邀请周边村来本村演出新戏,主要剧目《新阳光》等。上世纪整个70年代、80年代,庞疙瘩村玉皇庙没有戏曲演出活动, 90年代初,学校和大队部从玉皇庙搬走后,对玉皇庙山门舞楼、下院东西看楼等建筑进行恢复性修缮,整体修缮完成后,村里请戏班唱了三天的传统戏,此后,玉皇庙舞楼再无戏剧演出活动。

    参考文献:

    [1]车文明.20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

    [3]陈 奂.《诗毛氏传疏》[M].中国书店,1984

    [4]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阴阳义第四十九[M].中华书局,1992

    [5]陶弘景纂.《真灵位业图校理》[M].中华书局,2016

    [6]脱 脱等撰.《宋史》[M].中华书局,1977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