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关键能力

    陈秋波

    

    摘要: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是当前核心素养聚焦很重要的一点,对于教学目标设置意义是非常大的。学生已经具有优秀的思维素养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观察能力,社会参与能力,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好的体悟各个学科的乐趣,文章试着从公开课的观察以及实践,分享一些课堂聚焦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讲公开课是每个从事教学工作的教育者都要面临的课题。通过公开课,可以展示教师在教学中的方式方法,体现教师的教育个性。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教育阶段,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来说,语文公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没有办法真正的体现核心素养,那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从对很多文献查询发现,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基本上是传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初基础技能的培养,这其中囊括了解决问题的指标以及办法,学科的思维等等,比如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等等。思维的教育方法一般具有非常高的持久度和迁移度,其决定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水平。总体来说,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来自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有效的信息,提升个人的气质,由此可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创新公开课形式,拓宽角度,培育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就是需要学生自由思考,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对学生进行引导,俗话说,“变则通,通则达”。引导学生产生发散思维,不拘泥与课堂死板的老师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据我观察,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发散的方式有几种,其一是教材材料的优化整合,我们可以通过在教学材料中穿插学生有兴趣的信息点或者说更换材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发散,其二是通过变化多端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吴老师讲述《四个太阳》课例,利用教学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观察身边植物与动物,感受不同颜色太阳与季节变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动手力,引导学生画太阳写愿望,如我画了个()的太阳,送给(),希望()。从文本到生活,拓寬知识点,丰富学生视野,享受童趣与善美,升华了感情心中太阳。

    在众多公开课上,基本上都安排了学生合作学习或者合作讨论的环节,这种是比较简单高效的,且不容易出失误。不可否认,在公开课上进行合作学习的时机把握是非常困难的,可能比较老练的教师处理的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刚步入工作的年轻教师比较难以应付,效率较为低下,这样会显得整个公开课比较凌乱,时间控制的不能完美。有些质疑合作学习的声音开始出现,其实合作学习是在课堂上进行发散思维非常重要的一环,只不过这些层次不齐的课堂效果让我们产生的质疑声音,合作学习之所以成为公开课的家常菜,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是合作学习在目前的新课程改革中非常提倡的学习方式,第二是合作学习归根结底还是在公开课上调控时间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第三是心态方面,在课堂上开设公开课,不仅能够缓解老师的情绪,也能安抚学生的情绪,比较符合新课堂的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因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可用可不用时尽量不用。让合作学习成为课堂的亮点,而不是走过场的"装饰品"。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针对教学内容安排合作学习不是很有必要,通过其它途径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我们不如可以大胆选用别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又如教学《认识直角》根据教学内容,一是有难度,二是教学过程需要学生动手比一比, 折一折, 画一画。所以这堂课就很有必要安排学生合作学习。

    二、优化设问,纵深挖掘,提升思维的严密性

    公开课的提问是起到引领学生思维的作用,有效的问题设计其实不是简单的提问,这样对学生起不到思考,只是说出的答案,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假提问,要针对学生的困惑点,疑难杂症提问,设问可用思维导图层层深入,问题的设计尤其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做到环环相扣,由易入难逐步递进,凸显思维的严密性。

    比如四年级黄老师的Unit 3 Weather Part B Lets learn教学设计思路完整,教师利用单元主情境图创设语境: Dads business tour(见图 1)。介绍课文主人公——John 的爸爸经常在世界各地出差,将单元主情境图片(Johns dad 在各地)通过动态视频呈现:爸爸与John 通过 phone call, video call, we chat message 等方式进行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爸爸在不同城市的天气并进行问答。

    T:Johns dad often goes around the world. Now hes in Moscow. Its cold and snowy in Moscow. Now hes in London. Is it cold in London? How about Singapore? Ss: No, its cool and rainy in London. And its cloudy and windy in Singapore。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看图跟着节奏说天气类单词,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引入本单元话题“天气”, 复习本单元核心词汇。通过观看单元主情境图视频,创设“Dads business tour”的语境,滚动运用单元核心对话,突出单元的整体性和语境的真实性,体现爸爸在外牵挂家人的感情,同时为之后引出文化知识作铺垫。在完整的语境中引导学生进入 John 的角色,通过对爸爸的各种提问,体会 John 对爸爸的关心与思念之情,与热身复习环节一脉相承。同时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激活思维,激发情感,为教材文本内 容的学习理解做好铺垫。创设爸爸在书桌前伏案书写的场景,体现语境的真实性与生动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此基础上呈现爸爸写给 John 的明信片即本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感知明信片的含义和功能,初步体会 John 的爸爸给 John 写明信片背后所蕴含的感情,顺着情境与情感引出正文,水到渠成、自然和谐。

    三、反弹琵琶,逆向推理,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逆向思维设计在课堂上属于非常常规的推理途径,我们让学生试着从对立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比如讲解这个知识点不如从其相反的方向入手,解释其带来的影响,教师有意识的启发学生逆向思维能力,首先能够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使学生的解题思路拓展开来,激发思维的灵活性。《母鸡》一文内容浅显,对四年级学生而言,很容易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课文是用了先抑后扬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由厌恶到喜爱的感情变化,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并运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对母爱的赞颂之情。教学《母鸡》这节课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转换阅读课文的视角,让学生不再是一个材料的吸收者,而是懂得品味文本的欣赏者,并能够积极思考课文中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母鸡的方法,比如:老舍先生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他是用什么方法写的?这样写好不好? ....当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课堂、走进文本时,他们的思维认知就会穿越文本内容,关注写作方法。

    (1)倾听文本声音:此“母鸡”非彼“母鸡”

    课文开头的三个自然段,作者借助三个事例向读者诉说自己讨厌母鸡的理由。 第一个理由是母鸡的叫声令人讨厌。读者跟着作者的叙述,看到母鸡由前院到后院,从墙根到田坝,没理由、没完没了地叫。显然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似乎是想用叫声引起别人的注意,获得存在感。作者对这样的行为十分厌恶。于是“心头结起个小疙瘩”。第二个理由是母鸡欺软怕硬、凶狠毒辣。挑最忠厚的鸭子欺侮;对男一只母鸡“下毒手”,给它“咬下一撮儿毛来”,对它造成很大的伤害。读者仿佛可以看到作者一边嫌弃母鸡,一边喟叹:母鸡何苦为难母鸡!第三个理由是母鸡爱表现、好大喜功。“会下蛋”是所有母鸡的能力,但“这点儿成绩”它却“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因此“发了狂”地“吵”。从这些语言可以看出作者对母鸡的讨厌程度之深。

    (2)赏析语言形式:此“母鸡”与彼“母鸡”的生动表现

    阅读的过程也是对话的过程。作者的语言姿态、语言习惯、语言风格是能够营造对话的亲切氛围,提高对话主体间的亲近感的。老舍先生是我国“杰出的语言大师”,是“人民艺术家”。走进他的文本,读者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亲近感。原因有三点:第一,他的语言有极强的读者意识,作家善于使用简短的语气停顿,引领读者参与对话。如第l自然段中的这一句:“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句中“听吧”就是在引领读者参与对话,仿佛作者就在我们对面,我们就那么静静地倾听着作者告诉我们关于母鸡的故事。第二,作家的语言多用短语、口语,让表达更接近生活本身,更富有生活的情趣。第三,課文还大量使用了具有方言特征的词语,语言因接地气而更有灵气。如句子“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中,“心思”可以换成“观点、想法”之类的偏书面的词语,但是“心思”这一口语化词语的运用,更给阅读过程增添了一些生活交流的亲切滋味。另外,儿化词语的多次运用,也使表达有了更多属于生活的质朴和真实的味道。

    公开课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所必须经历的教学体验过程,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方式方法,才能为公开课教学实践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计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与培养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7):40-42.

    [2]王喜斌,王会娟.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2):81-83.

    [3]张亚,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21-24.

    [4]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