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可行性路径研究

    摘 ?要:产教融合是近年来国家教育制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制度安排。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应用型科研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构建以技术逻辑为主线的应用型模块化课程体系;搭建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的实践教学共同体;建设校企合作的应用型科研团队和平台;加强和完善产教融合制度建设,明确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是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产教融合;艺术设计专业;新建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0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3-0050-04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s the basic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of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and talents training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and applied research and so on in implementation the system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It is feasible to construct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modular curriculum system with the technical logic as the main line, build the practical teaching community of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and "co-management and co-governance"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 build the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 and platform school-enterprise,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nd clarif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both sides of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art and design speciality; newly-built university

    黨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学校向应用型转变,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产教融合的总体要求和发展格局,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大力发展数字创意、智能制造等产业急需紧缺学科。2019年9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产教融合成为近年来国家教育制度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制度安排。

    新建本科院校是教育部2000年以后批准设立的本科高校,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自2000年至2019年,全国共有新建本科院校702所,占全国本科院校的56.48%。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科学性、艺术性、技术型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是新建本科院校开设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与传统的纯文科、理科或工科相比,艺术设计专业更强调学生设计创新理念和设计实践技能的培养,而设计理念和设计技能的培养需要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而成,产教融合对艺术设计人才设计创新理念和设计实践技能培养意义重大。

    一、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现状

    近年来,为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创建办学特色,促进专业发展,各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努力探索产教融合发展之路,为数字创意、文化创意产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为塑造来之不易的本科院校形象,一方面要努力撇清与高职、高专的关系,强调本科办学定位,突出学术教育;另一方面又要体现应用型特色,以学术教育为导向组织管理实践教学工作,由此导致艺术设计专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重心放在学术研究上,产教融合的具体实施仅停留在浅表层次,难以真正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

    在产教融合政策的推动下,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邀请相关企业和行业代表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学时、进行模块化课程建设和改革。然而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经过深入调研、论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对艺术设计类相关岗位群的专业能力需求以及主流技术的发展趋势调研不充分,导致课程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专业能力未能优化分解为相关的能力要素以及具体的知识点。仅通过增加实践学时,修补几门模块课程,并不能适应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艺术设计行业发展需求。与此同时,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在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泛艺术设计教育理念影响下,以公共基础、公共选修课为代表的基本素质课程和以专业理论、专业基本技能课为代表的专业基础课程占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三分之二以上,能够直接面向就业岗位,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应用性课程开设不足。且基本素质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应用类课程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衔接不紧密,课程孤立、过细与重复等问题突出,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专业核心竞争力。教学方式和手段漠视学生的感知认同;单一的教学计划及零散的实训模块,导致学生专业基础技能和专业应用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及行业需求。

    (二)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率不高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教学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投入也逐年加大,新建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通过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吸引地方优势企业与高校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工作室、创新基地等,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实验室数目众多却实践教学功能小;实验设备、仪器使用率低;实习实训基地多、实效小;实践教学走过场,流于形式的问题;体制外的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在面向市场、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缺乏引入这些市场优秀力量的动力和机制,难以真正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一些实习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学生参加企业实战项目的参与度不高,实习时间短、动手少,对艺术设计岗位职责、设计管理流程、产业链等缺乏完整认识,导致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创新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三)应用型科研层次不高、争取资源能力不强

    应用型研究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切入点,为高校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互动的桥梁,是新建本科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产教融合政策的影响和推动下,各新建本科院校逐渐重视校企合作的应用型科学研究,艺术设计专业利用其应用性强的专业特点,在校企合作的应用型研究中具有一定优势,应用型研究也逐年增多。然而,在已有的校企合作应用型研究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应用研究大多停留在产品外观设计、品牌推广设计、包装设计等浅层次领域,难以深入企业生产的核心领域,围绕产业关键技术展开协同创新和技术转化的重大横向科研项目数量不多。同时,校企合作的应用型研究大多属于教师自发行为,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应用型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严重不足,教师个体能够争取的社会资源极为有限。在有限的研究资源背景下,学生能够真正参与的应用型科研项目更少,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格局难以形成。

    二、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困境

    (一)办学实力不强,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新建本科院校主要由地方院校升级而来,地方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为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受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水平的限制,政府对地方高校财政投入不足已成为困扰地方高校发展的一种重要障碍,软件、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还在不断摸索之中,与综合性、老牌大学竞争时没有突出的优势,这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新建本科院校对企业的吸引力。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传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对社会动态需求的系统设计不足,导致部分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需求。教学方式和手段较保守,沿用传统教学手段,教学创新手段从学校政策、制度层面未能获得有效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单一的教学计划及零散的实训模块,导致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专项特长能力及专业拓展能力不能满足社会及行业需求;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大部分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导致教师授课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具体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行业引领。与此同时,学生实习时间短、动手少,对艺术设计岗位职责、设计管理流程、产业链等缺乏完整认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创新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等,这些因素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与新建本科院校合作的意愿。

    (二)地方中小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

    产教融合的主要目标是,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然而企业与高校在体制机制、发展目标上存在本质差异,企业的本质是逐利,其参与产教融合的根本动力是盈利。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如果不能在其中获利,就会失去与高校合作的动力,特别是艺术设计领域,地方企业规模小,参与校企合作的能力和动力均有限。地方中、小企业自身生存已面临较大风险的情况下,难以有精力投入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来。尽管一些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愿意抽调部分人力与项目资源投入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项目中,然而艺术设计类人才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企业的投入难以获得较好的回报。为激发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对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而在行业内部有一定规模、效益和影响力的企业才有精力和能力参与其中,能够获得国家政策红利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较低。

    (三)产教融合配套制度不健全

    产教融合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政府、企业三方面的共同推进,近年来政府在顶层设计层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校作为国家政策的实施机构,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对产教融合政策执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直接影响产教融合的质量和效果。然而,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产教融合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直接套用国家或学校层面的政策,没有针对专业特点制定出台具体有效的执行措施,校企合作以粗放型合作为主,相关制度安排仅停留在见习、实习等浅表层次,特别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权责划分、经费安排、资源分配等方面具体配套政策、措施的欠缺,致使校企合作双方缺乏规范有效的制度保障,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甚至在问题出现时致使双方责任难以界定或因责任问题而影响双方合作的积极性。

    三、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可行性路徑

    由地方院校升级而来的新建本科院校绝大部分办学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中小型企业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区域发展的现实基础;同时能进一步丰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社会资源,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灵活多样的实践平台。地方中小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既有政策支持,也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区域、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推进实体化运作,支持各类企业依法参与校企合作。二三线城市中小企业主体受资金投入、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通过利用高等学校智力资源的融入,有助于提升企业专业能力;同时通过高校专业化实验室、实验设备租用或合作建设,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与地方中小型企业在推进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应用型科研团队建设、产教融合配套制度完善等方面可行性路径的探索。

    (一)构建以技术逻辑为主线的应用型模块化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的关键是使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随着数字创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也需及时根据技术变化和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优化。围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根据数字创意、文化创意等企业岗位群和专业能力要求,根据岗位能力要求设置课程知识;根据专业能力要求规划课程模块,将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解构为基本素质教育、专业基础技能教育和专业应用技能教育三个平行而又递进的“模块”,参照数字创意、文化创意等产业的服务模式与作业流程设计各模块的课程内容,并对每个模块规定相应的“内容量”与“时间量”,以学分形式赋予相应的权重,形成系列化与模块化的架构,建设以技术逻辑为主线的应用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相对接。在此基础上将理论教学、实验指导、实践创新等多项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通过企业实战项目进课堂、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学生进企业参与实践训练等形式,实现企业与高校教学资源互通共享。

    (二)搭建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的实践教学共同体

    产教融合过程是把产业升级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等融入教育教学的过程,产教融合的推进需要不同教育资源的介入。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依托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积极争取社会资源,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在教学平台和资源的整合、利用过程中,结合实践教学需要,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校内以专职教师为主导,搭建老、中、青年龄层次合理的教学团队,以素质竞赛、专业竞赛、第二课堂活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校外以企业导师为主导,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设计应用方面的优势,由企业导师通过专题讲座、实践项目训练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参与教学,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打造优势互补的实践教学团队。同时,在一些对业界资源配合度要求较高的课程上,充分利用当前的智慧教育平台,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打造课程内容,并通过慕课等开放性课程平台进行标准化和集群化授课。通过科学规划、周密布局,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基地是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有益补充和重要延伸的作用,共同探索构建规范化课程过程监管、实习实训和技能评价标准体系,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从企业与高校双方共同利益角度出发,探寻双方互惠共赢机制,构建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的实践教学共同体,真正实现融教于产,产教融合。

    (三)建设校企合作的应用型科研团队和平台

    产教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加强应用型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是新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前提和基础。地方应用型高校充分挖掘校内各专业之间的联系,努力探索艺术设计与互联网技术、市场营销等学科专业之间的互补与延伸关系,组建艺术设计学科集群,共享学科集群资源,最大程度发挥学科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统筹规划校内高水平应用型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并将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不断参与企业产品设计与开发,提高服务企业的能力,增强科研成果转化率。在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科研实力增强的基础上,以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积极寻求优质企业进行科研合作和技术开发,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围绕校企双方的研发项目和资源优势开设实验项目、企业实训、毕业设计等。同时利用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创新平台,聚集校内外设计师、艺术家和学者,通过设立产学研合作专员、技术转移专员或课题攻关专员等,建立工作网络,夯实应用型科研工作基础,提高项目研究水平。坚持校企合作的应用型研究课题向学生开放,课题经费向学生开放,推动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融合、与教学过程融合、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融合,形成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良好格局,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四)加强和完善产教融合制度,明确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

    制度是组织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产教融合制度,有助于校企双方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校作为产教融合的主导力量,其制度、措施的完善、科学与否将直接决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以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为办学目标,产教融合是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制度涉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内容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在制度顶层设计上要明确产教融合的总体规划和职责分工。针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鼓励企业参与教学,在保证教学效果和企业利益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企业导师制,制定出台专门的企业导师聘任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导师遴选标准,定量考核企业导师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明确企业导师的主体责任和工作任务,保证校内外实训教学环节内容、纪律和效果。同时制定出台与之相配套的产教融合学生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科研激励管理等制度,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产教融合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和完善产教融合制度建設的过程中,新建本科院校也需积极配合政府管理,主动与政府沟通协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教融合中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加强与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发挥行业协会在产教融合效果评价和质量监督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产教融合是一个逐步演化和递进的发展过程,供需的精准对接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前提,高校与产业、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环节的协同与贯通是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现有基础上,立足地方实际,推动产教双方的各种资源要素在教学、科研等领域的互相转化、互相支撑。以技术逻辑为主线的应用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搭建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共管共治”的实践教学共同体。在增强自身科研实力的基础上,建设校企合作的应用型科研团队和平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不断完善高校内部产教融合的制度建设,明确校企双方的合法权利和义务。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全新生态体系,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周震.地方高校“2+X”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46-48.

    [2]张俊竹.产教融合的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8):88-91.

    [3]杨天舒.浅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与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创新型培养[J].美术大观,2018(8):144-145.

    [4]王振华,黄志纯.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横向科研工作研究[J].江苏高教,2019(10):62-66.

    [5]刘志敏.产教融合:从“融入”到“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8(2):24-25.

    [6]王秋玉.地方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运行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3):36-39.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编号:2020JGA334);2020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社交媒体中商业广告意识形态引导和作用机制研究”(编号:2020KY21008)

    作者简介:申帅芝(1983-),女,汉族,广西桂林人,传播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广告传播、新媒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