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间断 永远在一起

    曹雪梅 宋颖

    

    “教育不间断”是我院于2003年北京非典期间提出的一个行动口号。当时,我们利用电话有计划地和幼儿、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居家情况,适宜地渗透教育内容。非典至今已经过去了17年,“教育不间断”也成为了我院摇篮课程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寒暑假教师与幼儿“永远在一起”。“永远在一起”是疫情期间我们对办院理念“永远和孩子在一起”的全面拓展。可以说,“教育不间断”是在师幼空间关系发生分离时对“永远在一起”的一种诠释,而“永远在一起”是对“教育不间断”在儿童观、课程观、教育观层面的更好阐述。二者相辅相成,是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的最好呼应,更是六一教育在特殊时期的两种坚守。

    教育不间断是一种坚守

    ● “教育不间断”是对爱和责任的坚守。

    战争年代,条件极其艰苦,但保育院前辈用生命守护着孩子们的安全,尽力做好幼儿的卫生消毒、营养摄取、疾病预防,为幼儿创编教材,努力培养“身体好、学习好、品德好”的孩子。这一切源自于对革命后代的爱与责任。为了保证前线的安心与稳定,保育院前辈将孩子们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创造了三千里行军路上无一伤亡的奇迹。

    非典期间,教师们通过拨打电话尝试借助家长的力量继续关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为接下来的升班教育做好准备,有针对性地反馈幼儿的作品,积极回应家长在育儿方面的个性需求。爱和责任没有让幼儿、家长与教师、与幼儿院的关系因为暂时的别离而疏远,反而跨越了空间的限制变得更亲近、更紧密。

    在今年这场没有硝烟的新冠肺炎阻击战中,爱和责任让我们保持着对社会事件的高度敏感性,提前出动,清晰掌握班级幼儿的出行情况,为孩子提供了居家战“疫”食谱、战“疫”课程、战“疫”运动等,让防疫工作井然有序、从容不迫。

    ●? “教育不间断”是对课程研究的坚守。

    三千里行军路上“教育不间断”,促使着保育院前辈们不断地学习、实践“保教合一”的理念,丰富着保教合一的经验,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幼儿一日生活的26个环节,它是我院院本课程的雏形。

    非典期间的“教育不间断”让我们不断实践与反思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总结了家园共育的五大原则和八条实施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教育不间断”更是能让我们客观地看到,当前的疫情对于幼儿教育的价值,继续实践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我院的儿童城市活动的开放性,将幼儿身边发生的生活事件、可感触到的社会事件作为课程内容,引导幼儿在科学保护自身安全、合理安排个人生活的基础上,学会关心社会动态,做一个有担当的社会人,有爱心的中国人。

    永远在一起是一种坚守

    ●? 永远和孩子在一起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

    刘晓东在《解放儿童》中说过:“现代儿童教育是以儿童为出发点,又是以儿童的成长为其归宿的。”因此,教育的初心是支持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什么是幼儿的健康、幼儿的快乐?这需要我们和幼儿在一起,同心跳,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和他们一起感同身受,以此为前提,提供相应的支持。

    “老师,我想你们!我想回北京!”

    佳佳小朋友假期回了老家湖北荆州,因新冠肺炎荆州封城了,佳佳暂时不能回京。老师在跟佳佳妈妈沟通时得知,佳佳在家里很闷,想念老师和小朋友。每次网上班级活动都积极参加,就是因为想听到老师和小朋友们的声音,羡慕小朋友能在北京,特别想回北京,回六一上幼儿园。因此,“想念在疫区的好朋友”的活动生成了。

    “湖北在哪里?荆州在哪里?”——通过在地图上找一找,幼儿初步了解省和市的概念以及上北下南的空间位置关系;“佳佳现在怎么样了?”——幼儿通过观察佳佳妈妈给佳佳制作的视频,真实了解佳佳的一日生活情况;“佳佳多少天没出门了?”——佳佳用豌豆来记录,大家通过一起数豆子来得知佳佳未出门的天数,并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记录;“佳佳现在的心情怎么样?”——通过倾听佳佳的真实表达,感受佳佳紧张、害怕、焦虑的情绪,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安慰、帮助佳佳缓解紧张害怕的情绪和思念幼儿园的情绪。这个活动不仅增加了佳佳和老师、全班小朋友的互动频率,缓解了佳佳焦急的情绪,还将幼儿的主动学习自然地渗透,让幼儿学习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老师,我上火了!”

    由于幼儿天天待在家中,吃的多,难免上火。小三班保育老师得知这个情况,在微信群里亲身示范科学食谱的做法,密切关注班级中幼儿的身体状况。保教合一是六一的特色,保教人员不仅主动关注保育中的教育内容,同时更加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幼儿自身的保健意识。

    ●? 永远和家长在一起是对教育义务的坚守。

    疫情期间,教育发生的主要场所从幼儿园转移到家庭中,家长成为了教育的同行者。《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另一方面需要对家长的个性化需求给予支持,以达成家园在理念上的统一。

    “老师,我们参加线上有约活动!”

    为了顺利地开展“教育不间断”的活动,我们对家庭状况和家長意愿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家长因为疫情或者不能复工而产生了焦虑情绪,很难像以前一样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陪伴幼儿参与班级活动。针对此情况,西三旗院区通过教研推出了每周一次“线上有约”的班级活动,既让老师和孩子有直接沟通的机会,也不会给家长造成负担。“线上有约”是老师们就一个绘本、一个话题、一个热点事件,采用线上交流的形式,在定时、定点、自愿参与的情况下,鼓励幼儿主动参与交流。这一活动让老师们找到了与孩子的兴趣和情感的联结,感受到他们当下的状态,引导孩子们积极乐观地应对疫情,疏导他们居家隔离的不安与烦躁心理,为久违不见的小伙伴们创造一个同伴交流的共同体,同时也让家长们看到六一教师的专业魅力和课程领导力。

    “老师,孩子不午睡,怎么办?”

    由于幼儿在家中作息不规律,经常会出现不睡午觉的现象,因此有好几位家长向我们反映了这个问题。老师们通过微信群及时展开了班级教研,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可以采用老师录制故事音频作为幼儿睡前故事的方法。因为老师是孩子们熟悉和想念的人,当孩子们听到老师绘声绘色的讲故事的声音时,会很认真、很专注,能够帮助孩子们午睡前稳定情绪。可是,这个方法刚实施没两天,就接到了家长的反馈,由于发送的时间不合适,孩子们吃中饭的时候就听完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与家长商议后,老师们将每天发送故事的时间调整到了中午12点半。这下,孩子们每天早早吃完中饭,准时上床听故事入睡,慢慢地又形成了午睡的习惯。后来,家中的哥哥姐姐、爸爸妈妈也参与到了故事的录制中来,成为了家园共育的一次大行动。通过这个活动,家长们也开始反思如何通过适当的方法既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又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真实体会了我院“永远和孩子在一起”的办院理念。

    ●? 永远和祖国在一起是对教育目的的坚守。

    “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行动有力的六一小主人”是我院的培养目标,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关注自我意识和责任担当的培养,它是我院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学前阶段的转化。在幼儿院里,幼儿在教师的支持下学习做自己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幼儿院的主人;疫情期间,我们引导家长在家里支持幼儿学做自己的主人、家庭的主人和生活的主人,为未来做社会的主人做情感、能力、态度的准备。

    【面对疫情,我更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疫情发生到现在,孩子们学习了戴口罩、摘口罩、洗手的科学方法,也积极参与到每天的居家运动中,还通过不同的形式(讲述、绘画、歌唱、计划等)表达了对武汉人民的关心与鼓励。他们有计划、有想法、有行动。

    【面对疫情,我更热爱我们的祖国】

    疫情期间,全国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作为中国人,大家都感受到了祖国的力量。幼儿通过每天看新闻、听爸爸妈妈介绍,也感受到了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人员、快递人员对疫情的防控做出的贡献,让疫情得到了控制。六一小主人们也开始积极想办法,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洋洋说:“长大后我要发明小型能量挖掘机,用更快的时间把医院建成。”乐乐说:“长大以后我要当一个医生,能更快地发明疫苗,把病毒统统赶跑!”

    【面对疫情,我变得更加乐观积极】

    如何冷静地面对疫情、学会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于幼儿的意义更加重大。因此,我们和家长联手,和孩子一起关注新闻时事、收集疫情数据、记录幼儿的心情指数,尝试带着孩子分析局势的前后变化和负面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必要的困扰,让幼儿在真实的事件中体验乐观心态的重要性。和和说:“等疫情结束了,我们一起去山上看花!”齊齐说:“相信我们大家很快就会见面的!”从孩子们的“画”与“话”中,我们看见了脸上有笑、心中有爱、行动有力的六一小主人。

    “教育不间断”体现了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持续关注,对科学保教的一贯坚持,对责任担当的初心不忘。“永远在一起”更是体现了对幼儿、对教育、对祖国的不变立场。相信我们将用不变的坚守,让“受困”的孩子们收获更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