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心理分析及归因研究

    张晓弘

    初中作文教学研究的常规视野是写作技巧。比如为诸多一线教师所常识的“虎头、豹尾、猪身”的作文策略,就是不少教师奉为圭臬的法宝。在认识到这些技巧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笔者以为,要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需要对他们写作时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对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进行归因分析,这样才能达到治标且治本的效果。

    一、初中生写作心理及归因分析的价值

    学生写作心理特指在写作教学环境下所表现出的需要、兴趣、动机和欲望等。研究发现,写作心理的核心是写作动机,只有当学生有了写作动机时,他们才会对写作产生决定性的认同感,从而调动有关写作心理因素形成写作的心理机制。

    具体说,初中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写作因为考试评价需要,不得不出现一些“格式化”的倾向,这在客观上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不再像此前一样进行天马行空式的写作;另一方面,初中阶段的作文开始追求思维深度与思想高度,强调学生作文需要表现出思想性并体现出可以鉴赏的价值,因而在写作上提高了难度。当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写作要求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时,学生自然会产生畏惧心理,失去写作动机。此外不能忽视的是,教师的评价也是学生畏惧写作、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心理(下一点详述)的重要原因。从写作教学的实际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难以得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即使偶有少数学生的作文出色,教师也会因为群体性作文水平不高而失去表扬学生的心理。

    二、基于初中生写作心理寻找教学策略

    在研究学生写作心理的过程中,专家对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进行了仔细分析,并将这种消极心理体验称作“习得性无助感”。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写作,也会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甚至是身心健康。而避免这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关键就在于寻找到恰当的教学策略。通过总结,笔者提出如下几点策略:

    一是创设轻松活泼的写作情境策略。写作是需要心境的,心境是受到情境影响的。如果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那他们的写作心理就可以回避一些不必要的干扰,这样学生的思维更容易激活,因而在形成写作动机、搜集写作素材、建构文章架构的时候,都会有更好的表现。更重要的是,长期处于这种轻松活泼的作文情境中,学生更容易形成积极的写作心理,这是其他教学策略所无法比拟的。

    二是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策略。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让笔者感觉到,写作过程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差异的过程。作为听说读写中综合性最强的环节,“写”是学生输出信息的过程,即将所习得的知识综合性地输出,其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表达方式的迥异,往往都显示着学生个体的风格,有时候即使这个风格看起来不明显,教师仍然需要站在学生个体的角度去研究其写作特点。从这个角度讲,作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显得非常重要。笔者在教学中,最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点评,包括书面批注与面批,而在学生反思、修正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进行一两句话的指点(必须提前构思好,课堂上择机个别点评),那學生更加会印象深刻。

    三是恰到好处的积极评价策略。作文评价是一件非常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事情,过扬则学生不信,过抑则打击学生,因而追求“恰到好处”的评价,是教师的智慧表现。笔者的经验是八个字——就文评文,就文评人,即基于目体的作文,评价其优缺点所在,并结合一些常见性的问题指出学生写作习惯的优点或不足。这样的评价往往能够切中学生的要害,放大学生的优点并对缺点产生深刻印象,学生容易接受。

    三、初中生写作心理及归因研究之反思

    基于学生的写作心理去研究写作教学,笔者以为是抓住了最关键的地方。针对初中学生的写作动机薄弱的现状并进行归因分析,能够抓住作文教学的要害,从而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产生质的帮助。

    在研究中笔者还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其实是有着写好作文的愿望的,这就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不灭的火焰”。只要教师和学生都发现这一火焰的存在,那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与练,都应当充满信心。而如果跳出作文教学看作文教学就可以发现,这其实也是教师的积极动机所在。看惯了不少同行成天抱怨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行,怎么教都没有提升,这实际上也说明教师教的动机的缺失,如果教师都没有成功的信心,学生又怎么可能有积极的写作心理呢?

    总之,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研究学生的心理并进行归因分析是有价值的,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源泉所在。

    诗学诗艺

    王弼“得意忘象”谈略

    在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中言道:“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也。”

    在这段话里,王弼对“言”“象”“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之所以有这样的理解,首先,其根据是“言生于象”“象生于意”。周裕锴主张理解这个关系可以从四个角度出发从功能角度上看,“象”具有象征“意”的内涵的功用,而“言”则具有说明“象”的象征意义的功用,从生成角度看,“意”派生象,“象”派生“言”,从理解的角度看,可以通过派生的”言”来了解“象”,从派生的“象”来了解“意”,从表达的角度看,“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或者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其次,在“得意”过程中,“言”“象”仅仅具有工具价值。王弼借《庄子·外物》指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因此,“象”需要“言”才能更好地说明其象征意义,“言”是表达“象”的工具,“象”是得“意”的工具,借助于“象”能更好地尽意。在肯定“言”“象”作用的同时,反对因“言”“象”的得象、得意作用而执着于“言”与“象”,它们仅仅是工具、手段,并非目的。

    再次,“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王弼继而用反证法论述了执着于“言”就不能“明象”,执着干“象”就不能“得意”。要言之,执着于手段往往达不到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