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虫病的防治措施

    刘瑜香

    摘要:介绍了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鉴别方法,并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旨在减少弓形虫病的发生率。

    关键词:猪;弓形虫病;临床症状;鉴别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12-0025-01

    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宿主种类十分广泛。弓形虫对人、畜、禽以及多种野生动物都会产生感染,其中包括200多种哺乳动物、70多种鸟类、5种变温动物和一些节肢动物。在家畜养殖中,对猪和羊的危害最大,尤其是在猪群中,其传染速度快。弓形虫病感染的途径有经口感染、皮肤黏膜感染等,尤其是在动物之间相互捕食以及食用未经煮熟的肉类容易感染[1]。温暖潮湿的地区一般容易暴发弓形虫病,其没有明显的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一般集中在夏季秋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猪弓形虫病暴发时间集中在5~10月。

    1 临床症状

    我国的猪弓形虫病分布十分广泛,在全国各地都可能出现,而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一旦出现弓形虫病,病死率可高达64%。猪弓形虫病在仔猪中更为常见,尤其是体重为10~50 kg的仔猪更为严重。感染弓形虫病之后,猪体温急速上升,大约升高到40 ℃左右,高烧一般会持续7~10 d。患病猪的呼吸急促,呈腹式或犬坐式呼吸,而且会伴随流清鼻涕、眼内出现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的现象出现。另外,便秘、发病后期拉稀也是病猪的主要症状,少数病猪还可能会出现精神沉郁、精神不振、精神衰弱现象。发病时间太长,还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例如后肢麻痹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在病猪的耳朵、鼻端、下肢等部位还可能会出现紫红色的斑点,最后因呼吸困难而导致死亡。

    2 鉴别诊断

    对猪弓形虫病进行诊断和鉴别,可以采取直接观察和实验室检测两种方式进行。直接观察就是通过对猪的表现、临床症状等进行初步确定。为了进一步确诊,还可以采用实验室检测的方式,①取肺、肝、淋巴結做涂片,并且用姬氏液进行染色处理,对染色之后的涂片镜检。②取病猪的体液、脑脊髓液等做涂片检查,也可以取淋巴结研碎后加生理盐水过滤,经过离心沉淀之后涂片进行检查。③取病猪的肝、淋巴结研碎后加入10倍生理盐水,加双抗之后将其放置在室温环境中约1 h,在接种之前要摇匀,等较大的组织沉淀之后取上清液接种小鼠腹腔,每天接种0.5~1.0 mL,经过1~3周的时间就可以观察到小鼠腹腔中的虫体。

    3 防治措施

    3.1 药物治疗

    对于急性弓形虫病,一般采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为了提高治疗效率,还可以搭配三甲氧苄氨嘧啶或乙胺嘧啶,在猪弓形虫病治疗过程中要加强对具体药物用量的控制,防止用药过量。常用磺胺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磺胺嘧啶,一般剂量为70 mg/kg,或用增效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进行注射,剂量为20 mg/kg,1~2次/d,连续注射3 d。②磺胺对甲氧嘧啶,剂量为20 mg/kg,1~2次/d,连续注射3 d。③磺胺间甲氧嘧啶,剂量为50~100 mg/kg,内服治疗,连续服用3~5 d,或者使用磺胺间甲氧嘧啶注射液进行治疗,1~2次/d,连续注射3 d。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尤其是要注意发病初期的用药,确保用药及时,如果用药较晚,则可能会导致病猪的临床症状消失,虫体可能已经进入组织形成包囊,使得家畜成为带虫者。

    3.2 预防

    对猪弓形虫病的防治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提高猪弓形虫病的防治效果。对猪弓形虫病的预防主要从日常管理着手,加强养殖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①加强养殖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由于猪弓形虫病是由于摄入卵囊而感染的,因此,要加强对猪舍的管理,严禁在猪舍中养猫,也要防止猫进入猪舍,对猪的饮食、饮水进行控制,防止饮食以及饮用水被猫粪直接或者间接污染。另外,还应该要加强对鼠患的控制,防止老鼠成为病原的传播者。②消灭猪弓形虫病的卵囊。普通的消毒液对卵囊一般无效,但是采用蒸汽或者加热的方式可以对卵囊进行杀灭,从而不断提高猪弓形虫病的防治水平。

    4 小结

    猪弓形虫病是猪养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传播速度较快、感染率高,一旦感染,猪死亡率急剧上升。在养猪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猪弓形虫病的防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对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进行了解,及时采取药物治疗,防止猪弓形虫病的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养猪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猪弓形虫病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迟玉慧,安丰军,费 伟.浅析夏季猪弓形虫病的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