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辅助性微课的制作与运用

    周婷

    摘要:翻转课堂使用的微课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微课,即自主性微课,一般具有供学习者自主学习、使用方便、教学时间短、突出某个学科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等特点。而辅助性微课,顾名思义,是辅助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微课,它与自主性微课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它具有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特殊性,与自主性微课便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制作辅助性微课,首先要确定主题,再设计脚本,然后选择合适软件,最终制作出精致又简短的微视频。

    关键词:小学语文? 輔助性微课? 制作? 运用

    一、辅助性微课的应用需要

    有专家对辅助性微课提出过质疑,认为辅助性微课的价值不大,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对一个知识点进行观看,教师完全可以当堂口头讲授,或者直接进行这个知识点的教学。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辅助性微课存在的意义,即为课堂教学服务,针对需要运用辅助性微课的课堂去考虑做微课。正如专家所言,那些教师用一两分钟就能说清楚的知识点的确就不需要去做微课,即不能为了做微课而做微课,为做而做就是“作秀”了。

    那么,哪些情况下需要做辅助性微课呢?第一,对某个重要而又难以通过课堂教学解决的知识点,通过微课的讲授和练习的设计,学生很快就能理解甚至掌握,这时需要运用辅助性微课;第二,对一些书本中没有专门要求教授的内容,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不会注意到因而不会为之进行专门的教学而又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一直困扰着老师和学生的内容,如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区别、“得的地”的用法、作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等,需要运用辅助性微课;第三,对一些课堂上只能纯粹讲授、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也没有图片、动画、视频等生动的内容,需要运用辅助性微课;第四,对一些只能采用传统讲授方式教学,而采用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等形式又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的内容,需要运用辅助性微课。

    二、制作辅助性微课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知识点——辅助性微课制作的第一步

    运用辅助性微课进行教学,确定知识点,即主题,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比如笔者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时,经过深入研读,发现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寓人生哲理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从以往的教学课例中,执教者都是把目标、重难点等放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等方面。而笔者却注意到,这篇课文中对话描写特别多,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几乎没有专门对对话描写进行过教学,学生的习作中又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对话描写问题。例如,提示语位置单一,全部放在人物语言的前面;提示语呆板,只有谁说、谁问等;感知不到提示语存在的价值,等等。对于提示语教学,这篇课文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于是,笔者就选择了“提示语的生动运用”这个知识点,最终以《活用提示语》为题设计了微课脚本,拍摄视频为三分十几秒,符合辅助性微课的时长,不会显得喧宾夺主。

    (二)过程脚本设计——辅助性微课制作的核心

    好的脚本设计不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知识点说清楚,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不至于使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转移注意力。

    在教学设计中,导入部分不宜绕弯子,应当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开门见山地点明微课的主题,迅速切入主题,再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比如《活用提示语》的教学设计,我首先结合课文,开门见山地点明主题:“同学们,学了《陶罐和铁罐》,你们一定都非常喜欢文中生动形象的人物对话吧!你们知道吗?生动的对话,可离不开活用提示语哦!”之后的教学环节设计得既不能太多太绕,以免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不能静下心来思考,也不能太单一太简单,以至于学生没有弄明白内容,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辅助性微课的线索一定要清晰,尽可能使用一条线索,在这条线索上着重进行知识的讲解与剖析。比如本微课设计中,导入后就抛出问题:什么是提示语呢?微课中出示课文《陶罐和铁罐》中的几句比较生动和典型的对话,指出对话中哪些是提示语,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提示语。再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会话中为什么要加提示语呢?出示两段对比强烈的文字,一段是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原句,一段是去掉生动提示语的句子,学生读完两段话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段文字。课堂上,学生会心一笑,情不自禁地举起手来,这时候学生已经对课文非常熟悉,又对生动形象的提示语有了深切的体会,这样才会产生共鸣。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总结了,学生感觉老师说到了自己的心里,这个设计就有水到渠成之效。

    值得一提的是,辅助性微课是不需要在视频中设计练习的,这一点与翻转课堂等校外微课不同,因为学生无法自主操作鼠标做题,教师只需要在视频结束后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设计练习即可,这时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使课堂上有意想不到的智慧“生成”。比如本节课中,在视频结束后,笔者出示了练习,学生经过短暂的小组讨论后进行全班交流,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设计的提示语已经大大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很多甚至是笔者没有想到的,他们在不同的提示语的提示下,朗读出来的语气也大不相同。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提示语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笔者便出示了自己的设计,并让学生思考他们设计的提示语跟老师设计的有什么不一样。经过思考,学生立即看出老师设计的比他们设计的要丰富,他们大多只设计出了神态、表情,却忽视了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利用好这样的“生成”,能让课堂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对文本教学真正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不是“跑偏”。辅助性微课结尾的总结也要简洁明快,在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作用的同时,再能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就更好了。

    (三)微课语言设计——辅助性微课制作的助推剂

    除了教学过程的设计,由于辅助性微课时间非常短,所以脚本语言要求简单明了、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逻辑性强,这就需要提前把脚本语言设计好,录制时一边操作PPT,一边朗读脚本语言即可。

    三、辅助性微课的运用

    那么,如何把录制好的辅助性微课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呢?笔者认为,微课的运用方式有很多,有的可以在课前给学生观看,作为课前预习使用;有的可以在导入时使用。例如,可以借助微课让学生了解人物生平、名胜景点的特征,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的兴趣;有的可以在课堂中使用,如答疑型微课,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总结归纳出学生不易理解的疑难问题,课堂上当学生提出而老师又不宜解答时,出示设计好的微课让学生观课,既高效也节省时间;有的微课放在课堂教学后期时使用最为合适,如上文所述,在《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的教学后期,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非常熟悉,并能很好地领悟文章的内涵,这时再以文本中的句子为例进行设计,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共鸣。本课教学中,笔者先带领学生精读和感悟文本,再让学生表演,以强化对文本的感悟,此时顺势过渡:“同学们演得好、读得好,都得归功于作者生动的对话描写,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对话描写写得如此生动呢?你们知道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小视频吧!”观看微课后,引导学生进行练习,检验学习效果。最后进行课堂教学总结,告诉学生活用提示语的重要性。

    这样的运用,没有画蛇添足之嫌,真正地辅助了教学,真正让学生有所得,真正解决了平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语文课堂,容量大而不烦冗拖沓,丰实而又扎实。

    本文从小学语文学科进行阐述,其他学科在运用时也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和出发点,只要广大教师愿意去更深入地研究,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合理使用,一定会经常使用、经常制作,用得得心应手、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