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王朋春

    摘要:美术能够通过简单的点、线、面塑造成不同的艺术作品,同时美术作品通常隐喻着社会现实,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艺术形象的设计。小学美术教学主要以基本绘画为核心,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适当的教育引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自主运用教师传授的美术手法进行艺术作品创作。本文主要探讨了情感培养的重要性,研究了情感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全面提高學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形成健全人格。

    关键词:情感培养;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4-0105-02

    0 引言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在造型、视觉、空间设计的领域得到了有效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中西方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内容欣赏,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助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通过优秀美术审美活动的开展,能够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学习思想。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通过情感培养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成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采用多元化的情感教育方式,满足学生深层次的教育需求。

    1 情感培养的重要性

    情感培养是一种精神教育方式,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情感培养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应用,需要老师注重学生积极思想观念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提供助力。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想要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以情感为前提推动美术教育内容形象化发展。美术教育想要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就需要通过情感培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热爱自然、关爱集体的优秀品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与心理教育相关的教学主题,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创作,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特点,帮助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美术作品创作作为真实情感的宣泄方式,能够充分表现出小学生现有的发展特征,人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情感培养,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引导性作用,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鲜事物的兴趣。情感培养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还需要老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差异性。不同的美术作品带有不同的心理感知,要在美术作品风格、作品形象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情感教学因素,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助力学生审美意识的提高。情感培养能够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保证教育流程的整体性,营造良好的艺术鉴赏氛围,升华学生的思想品质。

    2 情感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1 通过教学情境设计激发情感

    人在不同的情景中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想要充分发挥出小学生的想象力,创造蕴含丰富情感的艺术作品,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结合学生的情感变化规律进行教学流程设计。在教学开展前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互动作业,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收集情感教学素材引发学生的情感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妈妈的眼睛》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每个人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眼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们有仔细观察过妈妈的眼睛吗?妈妈的眼睛和我们的眼睛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教师的提问,小学生们会在脑海中形成与母亲相处的各种情景,并仔细回忆母亲的眼睛,教师要收集学生的观点和看法,将一些发言作为重点讨论内容。如有的学生发言“我的妈妈是一位人民教师她的眼睛因为高度近视做过两次手术,每次上完课由于粉尘刺激都会不停的流泪,但是妈妈从来没有抱怨过。”传达出其妈妈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有的学生说“与我的眼睛不同,我的妈妈眼睛周围有许多细纹,妈妈说这是因为她已经老了”传达出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学生们真情流露发表出感人至深的话语,从一言一行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创造虚拟性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共同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1]。

    2.2 在美术作品鉴赏中开展情感培养

    美术作品鉴赏是开展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在教学开展前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经典的美术作品,在教学课堂上对美术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简单介绍,让学生充分发挥出思维想象力,猜测美术作品中所含有的情感内涵,并分析美术作品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念的建设阶段,美术鉴赏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许多美术作品创作者十分重视人文情感的把握,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重视美术作品创作时画家的内心世界,才能体会到创作者的情感变化。每一篇美术作品都可以作为动态化的情感符号,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本质的理解,为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小学生美术教育工作的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因此,情感培养工作要根据学生的审美情感变化进行设计。在进行中国艺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风光,充分发挥出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能力。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在美术作品鉴赏中发现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中国传统美术作品讲究艺术构图,大多数的山水作品都会采用全景式构图,将气势磅礴的山川景物表现出来,同时也蕴含着恬静自然、山清水秀的江南风光,不同的艺术作品表现形式传达出不同的艺术情感。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萌芽时期,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认识,受到优秀传统思想观念的熏陶[2]。例如在进行宋代王希孟的《千里江山》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美术作品的鉴赏,与学生一同感受秀美的自然美景,体会画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到美术作品的魅力,尝试通过自主创作,将学生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美好景物记录下来。

    2.3 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信息,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变化,这是一种情绪化的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自身的情感感染力吸引学生的目光,通过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想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视频播放,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主动参加到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抽象的艺术作品三维化呈现,以符合小学生心理变化状态形式展现出来,将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情感体验作为艺术审美的主要依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美术作品创作能力。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与音乐相融合,为美术作品搭配独特的旋律和节奏更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为学生营造与美术作品意境相协调的教学环境,将美术活动设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通过记忆和联想重新在脑海中构建生活画面,在今后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生活中的美好景象。小学生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结合自然景观和自然材料等环境资源,融合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事件和活动进行情感培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3]。例如徐悲鸿的作品鉴赏,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他的代表作——《田横五百士》巨幅作品,与学生一同体会徐悲鸿的爱国主义情怀,了解人民群众威武不屈、坚韧不拔的精神特征,教师设计教学活动主题,学生自主收集画作创作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感受民族危亡时期人们的忧愤情感,以及对光明时代的向往,让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通过教学情境设计激发情感,在美术作品鉴赏中进行情感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情感,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满足深层次教育改革需求,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媛.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策略[J].智力,2020(32):23-24.

    [2]杨楠楠,肖瑶.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6):212.

    [3]修海霞.情感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中的实践和探索[J].中华辞赋,2019(5):201-202.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