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临摹、写生对创作的意义

    刘阳

    摘 要:王履,江苏昆山人,元末明初的文人画家、理论家;王履本业为医学,并在医学领域取得过颇多建树。他才华横溢,能诗能文,自幼喜爱绘画,《华山图册》是王履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的绘画笔法大多源自王履对自然的学习,对造化的感悟。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王履的笔墨技法与重要美学主张,浅谈 “师古人”与“师造化”对于创作的意义,以及《华山图册》对于笔者的启发。

    关键词:传统;自然;写生;创作

    写生在中国画的学习中向来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写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自然,收集创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将所描绘的自然物象与自身的情感相互融合,从而激起绘画热情。

    古今中外,推崇写生的画家比比皆是,随着大众对于写生重视程度的提升,写生基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高校开设的写生课程也越來越多,但往往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写生课程,教师可以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学生却收效甚微。那么为什么写生的成效对于各个阶段的绘画者来说各不相同呢?这是因为在绘画学习初期,大部分一二年级的学生绘画基础还不扎实,写生也只是漫无边际的模仿自然,在对景创作的过程中不懂得“取舍”,所画山石树木用笔皆来源于“自我创造”。在绘画学习初期,要多加临摹传统山水,充分了解传统的笔墨程式后,才可脱离临本,进行写生。

    故此,王履的《华山图册》作为经久流传的写生佳品,我们应充分探索其中的绘画技法及其美学理论,究其源流,为我所用。

    一、临习传统山水的作用与闭门造车的弊端

    提到山水画创作,总是离不开对于传统山水技法的学习,南朝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将“传移摹写”列为六法中的一法,强调了师法古人、临习传统的重要性。在我们一般的感受中,“传统”总是与“当代”相互对立,实则不然,“传统”是指从过去保留并延传到现在的优良事物,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传统,为以后的写生创作汲取经验。

    与此同时,临摹也使得我们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不少绘画者在创作中陷入四王僵板的构图与技法,很难突破与创新。笔者认为创作拘泥于传统的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在临习传统山水画时,总是局限于某一风格和笔墨技法的学习,而不去取法诸家,深入学习其中的美学思想,对传统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另一方面,在进行绘画创作时,只大多采用半抄半临的方式,一味模仿前人笔墨,山石树木也都是东拼西凑,缺少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受。而写生的益处诸多:其一是可以搜集素材,为创作打下基础;其二,在我们对自然的观察和游历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来印证古人的造景造型与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从而加深我们对传统的认识。

    王履亦是一位重视传统的画家,他对于绘画的学习是以临摹传统入手的,特别是马远、夏圭二人敢于突破的边景式构图,对于王履的影响颇深,这种大胆剪裁的构图也充分的运用到了他的绘画中。

    在其《重为华山图序》中,王履论述了自己对于运用传统笔墨的看法“夫宪章乎既往之迹者谓之宗,宗也者从也,其一于从而止乎?可从,从,从也;可违,违,亦从也。”大致的意思是说:在学习传统绘画时,若传统笔墨可为自己所用,可以遵照传统笔法的程式;若传统笔法不符合自己要表达的自然风光时,不一定要完全的遵照传统。遵照传统是一种表达方式,不完全遵照传统亦是一种表达方式。王履虽重视对传统的学习,但创作时不被传统笔法所拘束,更加重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他的美学主张,在《华山图册》中有着充分的体现。如《华山图册》之《龙潭》,整体布局在承袭了马、夏二人的边角式构图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采用截取的表现手法,只取作者心中的最佳景色进行描绘,以特写的手法绘出虽绘制出一段小景,向观者传达出深邃优美的意境。画面中的山体造型多用线条勾勒而出,用线精准,线条变化丰富,画面没有过多的皴擦,只是用简短的斧劈皴表现山石结构;树木植被都来自于王履对自然的观察,造型独特,真实而古朴,画面景物层次分明,把水的流动和云雾的浮动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的绘画虽与马、夏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大多都来自其亲临华山的真实感受。他将自然景象与纯熟的笔墨技法融会贯通,以华山实景为作画根据,加之自身的艺术加工,将眼见的华山升华为自己心中的华山。

    二、写生的重要性及王履山水画创作的写生观

    写生是绘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人物画、花鸟画还是山水画,如果一味摹古,缺少对自然的观察,创作出的作品难免会有骨无肉,缺乏感染力。针对写生的问题,王履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的主张,他认为创作者进行创作绘画时要将自然当作自己的老师,只有亲身领略山川的奇雄,才能绘制出动人的作品。

    自幼喜爱山水画的王履,尽管在少时临摹过不少经典作品,掌握了不少的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但在进行创作时仍然感觉到画面缺乏逼真,缺少生气。直到洪武十六年,52岁的王履亲自登上了华山,王履在领略到了华山奇绝壮美的风光后,才意识到创作主体要走进自然客体的重要性,他检讨自己过去的绘画方式,摒弃了旧的绘画习惯,寻求到了描摹自然的创作之法,此时他的心境已经趋于平静,在艺术追求上体现出了返璞归真的心境。他通过自身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命题。

    此外,在山水画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师造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发挥画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仅仅停留在写生的状态,只是简单的模仿自然,不加以深入的加工与思考,或是盲目写生,不去师法古人,对传统笔法不够了解,会沦为写生的工具,很难画出好的作品。

    正是由于王履善于将对自然物象的感受和认识通过画面予以表达,使其每幅作品都有着不同的面貌,画面中的山石、树木都来自于真实自然的画作特点,他的笔下的华山,淡雅中有着苍茫的气骨,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王履在山水画及理论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他虚心师法前人,重视传统,同时与他热爱自然、师法华山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如何将临摹传统与外出写生的成果运用于创作之中

    参照清代郑板桥提出的“眼前之竹”“胸前之竹”“手中之竹”的说法,如何把临摹得来的“古人之竹”与写生得来的“眼前之竹”,在创作时转化为自己的“手中之竹”呢?笔者认为,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要注重画面中章法的布置,胸中要有一定章法,所谓“意在笔先”。不同于西方,山水画的构图更加考验画家的审美趣味与文学修养。要解决构图上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创作之前,先进行小稿的设计勾画,考虑好画面中山石树木布局,疏密层次。

    第二,要注重画面中造景造型问题,不少绘画者自身缺乏造景造型的能力,画面中的山石树木的都来源于对古画的临摹背诵,太过于机械,画面的可读性非常弱。这就要求我们平日里重视素材的积累搜集,把写生中搜集到的奇山怪石、造型优美的树木充分运用到画面当中,作品中的山石树木美了,才能给观者美的感受。

    第三,笔者认为,在写生与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画家不应拘泥于哪一种山峰一定要用哪一种皴法的成规俗套。在通过临习掌握了一些笔墨技法的基础上,我们在进行对景创作时,应根据山川的具体体貌形式出发,然后选择出最适合的笔法,自由地进行创造和灵活的运用。

    第四,要重视山水画中气韵的营造,气韵是绘画者在山水畫创作中的最高追求,也是评判一幅作品好坏的最高准则。气韵的营造,不仅仅要靠绘画者的技法来表现,更加考验绘画者的文学素养,故此,绘画者应注重个人修养和心境的培养,以心造境,因心生境。

    笔者在进行山水画创作之前,会翻阅大量的图片资料,其中包括传统的山水画与外出写生所绘的手稿、拍摄的图片,边看边分析,实践,反复推敲小稿,品味画面构图的安排,布白;虚实都是一定要有的,于是要一边画一边考虑墨色轻重,布白可以是云,也可以是水,这样一来,可以让一种看似无意识形成的气韵贯穿在画面中;另外,在笔法处理上,山石云水,均采用不同的笔法,层层叠加,通过多变的线条可以完善山石特征,逐步的将创作体系完善丰富起来,这样一来画面才更加具有可读性。

    四、王履山水画及其艺术观念对我的启示

    王履的《华山图册》中的形象无不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他画面的真情流露和动人之处也源于此:他的绘画一扫元代文人画画面中注重不注重形似,逸笔草草的弊端,为元末明初的画坛注入新的生机,他能够在摹古风气浓厚的风气下,提出这样的美学观念,十分难能可贵。

    王履对古人师法极为广博,对造化感悟极为深刻。他在明代绘画史的地位是任何人都难以比拟的,他敢于破除成法的艺术观念,使得他在画坛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他对于自然独特的观察方法、以及创造性的构图形式都极大地开掘了笔者的艺术思维,让笔者认识到:我们研究学习传统绘画时,应把传统笔法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不仅要充分学习古人的绘画技巧,更要对其艺术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绝不能机械地重复模仿前人的笔墨技法;外出写生时,我们不应该被眼前的景观所约束,应该发挥自身的主观潜能,这样才能不为绘画所累。

    临摹、写生与创作都是绘画学习的重要阶段,三者相辅相成,写生又承载着衔接临摹与创作的重要作用。而王履所绘制的《华山图册》之所以能在画坛上经久不衰,不仅源于王履师法古人,深入生活,注重造型的作画方式,也得益于王履敢于突破的创新意识。山川自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只有我们以虚静的心去感受自然万物,才可以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首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论文集——生态山水与美丽家园》[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13.

    [2]徐俊东.刍议王履中的美学思想[J].常州大学学报,2012(79).

    [3]叶海燕.心师目 目师华山——从《华山图册》[D].苏州大学,2011.

    [4]李长民.王履《华山图册》笔墨语言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8.

    [5]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