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仕途生涯对其绘画艺术的影响

    刘泽韬

    摘 要:清代画家郑板桥尤以画兰、竹、石著称,以高雅的题材表现其独特的审美趣味,抒发心中的别致之气。郑板桥创造出了“六分半书”,提倡以书入画,以画入书,将书法巧妙地应用在绘画作品中,并以此来平衡画面构图,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文章通过对郑板桥的仕途生涯和所处的环境等诸多因素,结合郑板桥的生平和扬州的经济状况、时代环境等条件对其作品的产生原因展开分析,浅谈郑板桥的绘画风格、题材、形式等形成原因,并以此为基础,理论结合绘画实践,对郑板桥的绘画作品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郑板桥;绘画;扬州;艺术风格

    纵观郑板桥所处的时代,扬州与当时的京师相距甚远,因此城内的政治氛围较为宽松。江南的温润气候和文人环境也给扬州画派的形成和郑板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条件,且当时扬州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绘画市场的活跃和发展。良好的社会氛围为郑板桥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使其在创作题材、形式、风格、笔墨手法等都和以鹽商为主的市民大众审美趣味和当时客观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

    一、郑板桥的生平与仕途对其绘画生涯的影响

    郑板桥的祖籍虽为苏州,但他的先祖早已定居扬州兴化县,他自号“板桥”是因为喜欢这里的木板桥而起的名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正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和有志之士所梦寐以求的生活,然而郑板桥却没这么幸运,三十岁的中举并未改变他窘迫的生活,他开始浪迹天涯,寻师交友,试图改善眼下的生活,但现实未能如他所愿。故此,雍正三年,他返回扬州,对于他来说,扬州既是理想的卖画市场,又有志同道合的文人朋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南丰厚的文人气息与郑板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都为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清康熙年间,通漕措施执行,两淮的盐业得到治理和发展,扬州成为了当时最富足的城市。扬州地处于长江下游平原,中贯京杭大运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文人学士都纷至沓来。轻松的政治氛围和附庸风雅的商人们的审美取向等种种优势都造就了当时在扬州卖画的郑板桥,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在中国绘画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扬州的繁华以及此地书画市场的繁荣,郑板桥有着自身独特的感受,在其《扬州》一诗中,他挥笔写下:“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描绘了扬州当时的太平之象,江南独有的水乡四季景色,同时借诗抒发了自己在社会中怀才不遇的苦闷心境。

    而后,至亲的离世使得郑板桥的生活雪上加霜,迫于生计,他开始了卖画生涯,起初由于知名度并不高,他一度过着“乞食山僧庙,缝衣歌妓家”的生活。生活中的种种逆境与苦难没有打倒坚韧的郑板桥,也正是这不尽如人意的生活,成就了他以后的传奇艺术之路。这样看来,这些逆境和苦难对于郑板桥来说也是一种磨砺。

    二、郑板桥的作品渐渐崭露头角的条件及背景

    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世人称之为“扬州八怪”。“八怪” 是后人所封,关于“八怪”的组成,有着很多说法,有人说“八怪”中学问最高的是金农,名气最大的就是郑板桥,郑板桥也是“八怪”中独特的存在。他们的出现为清代画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不同于其他文人画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售卖方式,郑板桥是中国历史上明码标价卖画的第一人。这一行为虽存在着诸多争议,但笔者认为,郑板桥这一行为将高雅的书画艺术以最简单有效的形式普及到了群众之中,不仅提高了当时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对艺术的尊重度,同时也为书画作品的市场化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他大大方方地在《板桥润格》中谈及了自己卖画的心境,“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郑板桥豪爽的性情。

    卖画期间,大量的创作实践促使郑板桥的书画艺术达到了更高的水准,他所独创的“六分半书”也日益趋向成熟。他靠着兰、竹的描绘,在当时高手如林的扬州书画市场开始慢慢崭露头角,其艺术风格也进一步成熟,形成了“形神兼备”“笔墨精微”的绘画艺术,很多作品虽为应时局而作,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品绘画。

    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有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但许多文人由于不懂得趋炎附势,维持生计艰难,从而自身的才能得不到赏识,胸怀大志却屡屡受挫,文人画家空有技艺却难以生存。商人们的附庸风雅,使官员巧妙地运用自身权力,让盐商们出钱,将一大批文人学士与绘画者聚集,众多的文学活动使得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去发挥自己的才华,这对扬州书画艺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强的推动作用。

    郑板桥虽在仕途上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在艺术上才华横溢,独树一帜;在处事上更是难得糊涂的奇才。具有如此多面性的郑板桥,在扬州画派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对扬州艺术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扬州画派也反映了清代中期江南的审美情趣。

    三、郑板桥绘画题材的选择

    扬州画派的创作题材多数源于生活中的寻常可见之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当时艺术市场的需求,就是盐商等商人的喜好;另一方面,也与扬州画派的画家自身所生存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清康熙年间,扬州城内,养花成为了一种新的风尚,故此,花鸟画也慢慢地流行开来。扬州画派的花鸟画与当时所流行的正统文人画是有所区别的,皇室贵族的创作多以“奇花异鸟、珍奇异兽”为题材,他们更热衷于展现富贵奢华之象的花鸟画。而扬州画派的花鸟画更多取材于寻常所见的植物和飞鸟,这也使得扬州画派的画面内容更加具有天然的气息和生活感,也从侧面反映出了画家内心的想法和对理想的追求。这样的题材表现也更加接近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更加贴近百姓。

    郑板桥善长画兰、竹、石,他画竹神似苏轼,密而不乱,稀而不疏,秀美遒劲,无与伦比。竹的表现如此独特,画石亦是如此,自然界中无情的石头在他笔下被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郑板桥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追求所表现物象的形似,更是经过自身情绪的加工与生动的笔墨,赋予了石、竹新的意境。

    为什么郑板桥在创作过程中独爱兰、竹、石呢?答案可能在于兰、竹、石也都是江南之物,是日常所见之物。扬州人是爱好花木大自然的,所以以此为绘画题材也是当地自然风光的反映。客观的自然经过画家笔下的加工,体现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思想,如若郑板桥没有来到扬州,那么如今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和其他的艺术成就将是另一番样子了。扬州画派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交流促成了郑板桥艺术风格的形成,而他的艺术创作大多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也是对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传承与发展。

    四、郑板桥的仕途生涯对其艺术成熟的推动

    绘画者的艺术思维总是指导着绘画实践的,而画家的艺术风格总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或因社会变革,或是受人启发,或者在游山玩水间感悟出新哲思,艺术家的前中后期作品在风格上都是有所差异的。郑板桥的艺术思维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形成时期,为官前的早年的艺术生崖的探索时期;第二个阶段是实践时期,十余年的为官时期对民本思想的深化;第三个阶段是成熟时期,也就是辞官出仕后的晚年自由创作时期。其艺术思想的发展是一个由浅到深的逐渐深化的过程,在郑板桥的作品里也体现出了这一过程变化。

    郑板桥云:“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安享之人也。”他所画兰花丝毫没有富贵之气,能够真正表达出兰花的风韵,他始终践行着 “以慰天下之劳人”的艺术观,如果没有感同身受的经历,没有当官时的清廉亲和,也不会有如此深的感慨。从这一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的仕途生涯对他的艺术思维有着很深的影响,推动他的艺术创作朝着更加深刻的方向前行。

    如果郑板桥当时的仕途一帆风顺,或许就不会有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优秀作品,也正是因为对人生有了更加透彻的感悟,促成了郑板桥艺术创作的极大成功。对于郑板桥艺术风格的探究,我们仅仅处在起步阶段,不仅仅是绘画作品,他的印章、书论、家训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学习。

    艺术家的心性的磨炼和对生活的感悟都是艺术创作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以积极的心境面对困境,并学会在困境中自我调节,逆风前行。

    参考文献:

    [1]党明放.郑板橋年谱[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郑板桥.板桥论画[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

    [3]赵众越.从扬州画派看绘画与艺术市场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17.

    [4]郑板桥.郑板桥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郑燮.郑板桥文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