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学样(大班)

    葛玉芳

    

    

    

    设计思路: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下,和孩子一起聆听并感受、表现经典的传统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幼儿园完整儿童活动课程》“大中国”主题活动之“了不起的中国人”子主题活动中,具有传统民族风味的艺术欣赏活动滋养了孩子的心灵,他们对地方戏曲独特的唱腔、扮相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家长的协同配合下,教师将京剧、黄梅戏、越剧三个剧种戏曲融合进班本化课程实践,在满足孩子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孩子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了解与喜爱。其中《猴子学樣》是孩子非常喜爱的一个作品,既可进行经典传统故事的深度阅读,又可改编成适合孩子学习与表现的黄梅戏,让孩子学习歌唱、表演。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的规律在于让孩子在充分感受和欣赏的基础上进而表现和创造。因此,在“猴子学样”歌唱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回忆《猴子学样》故事情节展开,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唤醒孩子对老公公和小猴子声音、动作、形象的再认知,为后续孩子们角色扮演、动作表现作铺垫。其次,教师以双角色声线的示范演唱进一步激发孩子对黄梅戏独特唱腔的兴趣,让孩子充分感受歌曲的特别与好听,萌发学唱兴趣。在此基础上,以游戏化的方式,师幼合作、幼幼合作,分别扮演老公公和小猴子进行自主歌唱与动作表演,尤其对歌曲《猴子学样》的乐段进行大胆地表达表现。最后,回归到故事的完整性,师幼在完整的音乐情境中一起扮演老公公和小猴子进行整个音乐故事的表演,让孩子在音乐表演游戏中获得满足感。该教学活动通过回忆故事、感受音乐、动作表演、一起游戏四步帮助孩子实现从非音乐性表达到音乐性表达的学习过程,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猴子学样》音乐故事带来的诙谐有趣,更深刻地体验“猴子学样”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目标:

    1.在欣赏故事《猴子学样》的基础上,倾听黄梅调歌曲《猴子学样》,感受与故事相匹配的歌曲所带来的有趣和好玩。

    2.在对唱、学样游戏中熟悉并理解歌曲内容与黄梅戏特点,尝试对唱并动作表演。

    3.师幼一起合着音乐表演《猴子学样》的游戏,大胆表达自己对表演的理解以及对同伴的评价。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欣赏过故事《猴子学样》,有音乐情境剧表演的经验,欣赏过黄梅戏视频,玩过“点兵点将”传统小游戏。

    2.材料准备:歌曲音乐,无歌词伴奏音乐,表演游戏所需的草帽、扁担、大树等道具。

    过程:

    一、故事导入,欣赏歌曲

    1.师幼互动,回忆故事。

    师:孩子们,还记得《猴子学样》这个故事吗?故事中老公公挑了一担草帽到城里去卖,趁老公公在大树底下休息时,小猴子做了什么事?最后老公公又是怎样拿回他的草帽的呢?

    2.教师范唱,幼儿欣赏歌曲。

    师:小猴子爱学样,老公公做什么,它们也做什么。就因为小猴子爱学样,最后老公公想办法成功地拿回了草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唱的也是猴子学样的故事。请你们仔细听,歌曲中有谁在演唱。(音乐起,教师示范完整唱。)

    (析:此环节旨在唤醒孩子已有的故事经验,对故事中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与认知——猴子真调皮、老公公真聪明,为接下去的游戏、表演作经验铺垫。同时,通过教师两种声线的演唱,让孩子感受到歌曲好听有趣的同时,能够区别出这首歌曲中有两个角色在演唱。孩子对两种声线演唱的模式经验较少,如果通过教师一遍范唱,孩子没有听出是猴子和老公公两种角色在演唱的话,教师可以再示范清唱一遍,让孩子得以充分的感受与欣赏。)

    二、对唱演绎,重点前置

    1.对唱环节(小猴子出场部分)。

    师:听,一群小猴子来啦。(教师模仿小猴子清脆的声线清唱第一段。)

    师:小猴子看到了什么?有一句话,只说不唱,你听出来了吗?(教师再清唱第一段。)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句只说不唱的话,“咦,那边好多大草帽”。

    师:小猴子说完这句话,就兴高采烈地拿起草帽戴在自己的头上。

    (析:此环节引导孩子一起学说“咦,那边好多大草帽”这句带有黄梅戏腔调的话。一方面,通过学说这句话感受黄梅戏的特别味道;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表演做好经验铺垫。因为完整表演的时候,小猴子得说完这句话才能去拿草帽并戴在自己的头上,这是玩这个音乐游戏的隐性规则。)

    2.对唱环节(老公公出场部分)。

    师:正在这时候,老公公醒来了

    (教师扮演老公公角色,用粗粗的声音说道“咦,我的草帽呢?我的草帽呢?哎呀,原来都被调皮的小猴子拿走了”。接着,教师模仿老公公厚重的声线和小猴子清脆的声线清唱第二段。)

    师:这一段歌曲中是谁和谁在对唱呢?

    师:对了,是老公公和小猴子在对唱,老公公先唱一句,小猴子就惟妙惟肖地学唱一句。

    (析:此环节主要通过教师对老公公和小猴子不同声线的范唱,让孩子在倾听、感受中进一步理解歌曲内容与特点。)

    3.完整对唱表演。

    师:我发现你们迫不及待地想来玩游戏了。那行,我们先来玩一玩对唱的游戏吧。怎么玩?

    师:对了,我扮演老公公,你们扮演小猴子。老公公先唱一句,小猴子紧接着学唱一句。那老公公和小猴子唱歌的声音是一样的吗?

    师:对,不一样。好,我们一起来对唱一下试试。(播放第二段音乐伴奏,师幼对唱。)

    (析: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孩子自主发现对唱游戏的规则以及老公公和小猴子唱歌声线的不同,从而自然流畅地在对唱游戏中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有趣与特别,为后面的动作表演作好铺垫。)

    三、创编动作,亮点呈现

    1.感受音乐,合拍创编动作。

    师:学样学样,关键还要学动作呢。歌曲中的小猴子学了老公公哪些动作呢?(教师示范清唱第二段。)

    师:老公公为什么要挠挠头?他是怎么挠头的呢?谁来试试?

    师:老公公为什么要跺跺脚?他随着音乐跺了几次脚?大家一起来试试。

    师:老公公为什么要扇一扇?他拿什么扇?我们也来扇一扇吧。

    师:老公公为什么要扔一扔?他怎样扔?草帽扔了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也来学一学。

    (析:此处是本次教学活动的亮点。在充分感受歌曲旋律、节奏、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孩子用合拍的动作进行表达与创造,既体现了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引导孩子“从生活性表达走向音乐性表达”的过程,充分展示了在玩中学的基本理念。)

    2.师幼角色扮演游戏。

    师:前面我们玩了老公公和小猴子对唱的游戏,现在游戏升级,我们要玩“猴子学样”游戏。怎么玩呢?

    师:对了,学样学样,关键要学动作。一人扮演老公公,边唱边做动作,其他人扮演小猴子,学老公公的样子唱歌和做动作。

    师:我先来扮演老公公,你们扮演小猴子,比一比是老公公演得像还是小猴子学得像。(播放第二段音乐伴奏,师幼互动游戏。)

    3.用“点兵点将”游戏,邀请幼儿扮演老公公,进行角色扮演游戏。

    师:谁愿意和我一起扮演老公公呢?

    师:有这么多小朋友想来扮演老公公呀!那我们就来玩“点兵点将”的游戏,点到谁,谁就和我一起扮演老公公。

    (教师扮演老公公,手持一顶草帽,伴随着完整的歌曲旋律,师幼边唱教师边一拍一下地将帽子戴在小朋友头上,到歌曲结束时,帽子正好戴在谁的头上,谁就上来和教师一起扮演老公公。)

    师:下面就请点到的×××来和我一起扮演老公公,其他小朋友扮演小猴子,我们边唱边做游戏。(游戏玩2~3遍。)

    (析:在此环节,为了进一步巩固孩子对音乐的理解与表达,教师设计“点兵点将”的游戏来确定老公公角色的扮演者。一方面,使老公公扮演者的邀请环节充满趣味,满足孩子的好奇与好玩;另一方面,通过“点兵点将”游戏,教师非常自然地多次重復完整演唱,让孩子在自然情境中不断感受和欣赏完整的歌曲旋律与内容,而不是被动、机械地倾听。此处游戏,教师可视实际情况确定玩几次,老公公的人数也可随游戏次数而增加。)

    四、完整游戏,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1.分段欣赏,发现音乐与角色的匹配。

    师:哇,还有这么多小朋友想玩这个游戏呀!这样吧,我们从头到尾把这个音乐故事完整地玩一玩。先仔细听第一段音乐。谁出来了?他在干什么?

    (角色——老公公。画外音:“城里人要买草帽。这不,我得赶紧把草帽挑到城里去卖。哎呀,刚才下了一阵雨,把我的草帽都淋湿了。现在太阳出来了,我把草帽晒一晒。唉,有点累了,我在大树底下休息一会儿吧!”)

    师:正在这时候,谁唱着歌出来了?看到大树底下有这么多草帽,它们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角色——小猴子。播放第一段歌曲。)

    师:老公公突然醒来了。他发现草帽都被这群调皮的小猴子拿走了。于是,老公公灵机一动,和小猴子玩起了游戏。

    (角色——老公公。画外音:“咦,我的草帽呢?原来都被调皮的小猴子拿走了。”)

    (析:此环节教师设计了一个完整的音乐表演游戏的脚本,在原有完整歌曲的基础上,增添了老公公出场的画外音以及晒草帽等情景动作和大树、太阳等情境布置,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更加充分的表演意境和情境,以激发孩子的表演兴趣。)

    2.完整游戏,分角色大胆表达表现。

    师:这个好玩的音乐故事中有这么多角色,谁来扮演老公公?谁来扮演小猴子?还有两棵大树谁来扮演?

    师:噢,还是老师先来扮演老公公是吗?有×名小朋友想扮演小猴子。好,你们在那边的树丛里,待会儿随着音乐节点出来。其他小朋友先做文明小观众,等表演结束,请你们来点评大家的表演。等会儿,我们再来换角色。(第一次表演并交流。)

    师:谁愿意和我一起来扮演老公公?好,我们再来表演一次吧。

    (析:此环节虽然是教学活动的结束部分,但也可以说是高潮部分。因为有前面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经验积累,孩子已经充满表达表现的激情与愿望。大树角色的安排,是为个别胆小羞涩的孩子准备的。文明小观众角色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舞台表演不拥挤,另一方面是希望大班孩子有学习评价的机会。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和孩子一起入情入境,角色间的配合、动作与音乐的吻合、表情与声音的契合、道具与场景的融合,师幼互相评价、互相配合,充分感受音乐表演游戏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