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中的“时代症候”探析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造成了高科技异化、文化工业化与泛娱乐化等现象滋生,现代人的情绪失重。本文将结合台湾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来进行“时代症候”的解读。

    【关键词】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现代人;“时代症候”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2-0018-02

    纪蔚然说过,“台湾有个很吊诡的现象:社会看起来很先进、很科技化,但它内在所流窜的欲望很原始、很野蠻。”纪蔚然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像《夜夜夜麻》《惊异派对》等,透过知识分子在当代社会的不堪与失落,体现出对社会症候的思考和讽刺。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作为一部现代派荒诞作品,延续纪蔚然诙谐幽默的创作风格,与之前作品不同的是,该戏从莎士比亚、契科夫、易卜生和贝克特四位戏剧大师与其戏剧中四位经典角色穿越到当代台湾后,透过与现代社会的冲突,来映射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将结合该戏,从高科技异化、情绪失重、文化工业化和泛娱乐化四个方面来探析当下台湾社会的“时代症候”。

    一、高科技“异化”——加深依赖的人群症候

    电子产品是21世纪高科技产物,电子产品层出不穷,高科技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元素,给现代人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生活上的便捷,同时手机支付也成为了当下重要的支付手段之一。戏中第一场就出现莎士比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中播放的球赛,感慨着这个时代高科技带来的便捷;易卜生等人听闻便利商店可以叫出租车,惊叹现代高科技的能力。这都是借助戏剧大师们与现代高科技的接触,体现出高科技在当代社会非常普及和便捷。

    高科技异化所指的是高科技代表人类智慧的结晶,本应该帮助人们创造价值,为人们获得利益和减少人们的麻烦, 相反却成为给人们制造祸端带来灾难的源头, 失去了它本来在人们心中应该发挥的价值而出现一种相反、异样的现象。对高科技的过度依赖,会出现异化的现象。该戏舞台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黑衣人,对着手机说个没完,莎士比亚盘旋其中却得不到任何人的回应,莎士比亚气得爆粗口。而这些舞台上的黑衣人象征了依赖手机的现代人。

    易卜生吐槽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是“低头族”,与其他人缺乏交流,不热爱自然和生活,甚至成为了手机的奴隶。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把一切托付给了手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忘记聆听自己的内心,丧失了精神世界,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风气变得浮躁。

    二、情绪负重感——不断外化的精神压抑

    前苏联心理学家阿诺兴讲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的时代,这种负重的情绪使得一部分人患上了现代精神疾病。纪蔚然在戏剧代表作“家庭三部曲” 和“夜夜夜麻三部曲”中都塑造了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物形象,而这些病症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的焦虑症与知识分子的犬儒主义病。与纪蔚然之前的作品不同,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主要是借助经典戏剧角色与现代社会产生冲突的方式,刻画人物内心的压抑和痛苦,折射出现代人的精神压抑和空洞。

    戏中两位经典戏剧角色来到当今社会患上现代精神疾病,譬如哈姆雷特的抑郁症与娜拉的强迫症。哈姆雷特穿越百年来到当今社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精神科,哈姆雷特在莎士比亚笔下是一个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忧郁王子”,哈姆雷特来到现代赋予了新的身份定义,摇身一变成了一个郁郁寡欢的“富二代”,被诊断为忧郁症。他看到的世界是那么丑陋和不堪,自己对人性失去了信心。娜拉发现自己只是丈夫的“玩偶”,在决定离开家后,发出了“砰”的关门声,娜拉之后看到门就想重重关上,自己患上了强迫症。戏中舞台上多次出现娜拉关门“砰”的音效声,那振聋发聩的响声代表了娜拉内心压抑的嘶吼。

    除精神的压抑外,现代人内心的空洞像无底深渊一般。戏中娜拉求职遇到了妮娜扮演的贵妇,贵妇表露自己的存在和生活都是为了取悦丈夫,贵妇华丽的外表掩盖不住内心的空洞。内心的空洞有时还会引起妄想,戏中扮演赵医生的病人是一位妄想症患者,他用百忧解和金庸小说作为药方给哈姆雷特治病,没想到哈姆雷特变得不再忧郁,这种荒谬的处理方式,叫人哭笑不得。

    有时内心的压抑和空洞不一定会通过各种精神疾病表现出来,在当下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巨婴”。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国内的精神分析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中国人的集体心理年龄,没有超过一岁。而我还有一个更激进的判断——没有超过6个月。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剧中贵妇口中的“宝宝”是一位“妈宝男”,二十多岁不工作并拒绝接触社会,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撒娇声,像个“巨婴”一样。人们缺乏安全感是成为“巨婴”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当下发展迅速的时代,现代人的情感空虚,不想与他人交流,精神的匮乏使得一些人像“巨婴”一样活着,甚至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自己是“巨婴”。

    不管是忧郁症、强迫症、妄想症等这些现代精神疾病,还是“巨婴”,都映射出现代人与社会巨大的冲突,以及内心的压抑和空洞。现代人缺乏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缺乏自我思考和反省,该戏用反讽的手法引起受众对当代社会和自我的反思和自省。

    三、文化工业化——“单向”与“双向”的修辞滥用

    本雅明在1926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到,文化产业品诸如收音机、留声机、电影形成的文化变化,由于这些文化产业提供的 “复制技术” 造成了文学艺术在性质上的根本变化,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的一次性存在的性质。在工业化下,现代人缺乏理性的思考,文艺作品也逐渐商品化、娱乐化。

    早期的戏剧作品是十分注重文本和修辞的,而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一开篇莎士比亚就大呼“修辞”已死,娜拉和莎士比亚都讽刺易卜生在舞台上使用独白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因为在当今时代,根本没有人在舞台上使用独白,也没有人注重修辞的使用。

    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创作者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取悦观众。戏中张制片提到的“梗”,就是在作品中加入让观众难以忘怀的桥段和朗朗上口的台词,甚者这成为了工业化时代下的“行业标准”。“修辞”和“梗”的对比,体现出工业化下的浮躁之风,艺术作品变得苍白无力和缺乏内涵。戏中资质平庸的妮娜感叹这个时代的主流戏剧非常简单,不是让人哭就是让人笑,只要满足观众的需求就足够了,这都是对工业化的反讽。

    莎士比亚在看到后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舞台上的书柜陈列着各种“专家”写的关于莎士比亚研究的书籍,甚至“莎学”成为了一项工业,有的创作者会因为写不出好的作品而把一切怪罪于工业化。工业化的广告和商业模式并不是狭隘上认为的有罪,广告的出现会让作品的推广和商业价值变得更大化,莎士比亚也不反对商业,甚至有的作品可以延伸大量的衍生产品和收获巨大的广告收益。但商业和广告不是文化工业化的借口。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开篇即阐述了该理论的社会背景与问题探究, 他为了更好地对当代工业社会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明确提出了“单向度”概念。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沦为“单向度社会”。在单向度文化的影响下,人的思想意识被禁锢,缺乏理性的思考,思想和行动上失去独立性。在文化工业化之下,受众失去了质疑和批判的意识,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四、泛娛乐化——由深至浅的泛文化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泛娱乐化下的“粉丝”文化日益复杂和丰富,戏中娜拉对当下文化中的“韩粉”等“粉丝”文化进行吐槽。除了“粉丝”文化外,“小确幸文化”也成为近几年的一种泛娱乐化表现,“小确幸”一词最早出现在1986年村上春树的作品《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之后迅速传入到台湾,成为一种标签和文化,常用以形容年轻世代安于现状,满足于微小但确定的幸福。戏中哈姆雷特非常崇拜“小确幸文化”,沉浸在自我满足和欺骗的世界里。

    近几年,游戏产业也成为了泛娱乐化的产物。戏中幸运儿受到肉体的折磨,在这个跨世纪的旅途中,幸运儿几乎没有与他人交流和内心情感的表达,用手游来麻痹自己精神和肉体上的压抑,忘却了现实的痛苦。在当代社会,泛娱乐化是时代演变的产物,我们要正视泛娱乐化与现代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及影响,泛娱乐化会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们缺乏对艺术作品的思考和审美,这才是戏中大力批判的。

    五、时代变迁下,如何在迷途中寻找自我

    在当代社会,无论是高科技异化、文化工业化和泛娱乐化,还是情绪失重时代的到来,都让现代人的内心无比空洞与压抑,逐渐迷失自我。就如戏中主人公程浩一样,他在一开场就表达出自己的迷茫和困窘,经典戏剧作品中的角色也有着迷茫和无助,渴望在21世纪的当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程浩从几位经典戏剧角色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妮娜身上学会平庸不是最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看到了自己的平庸而只会抱怨;在娜拉身上领悟到要不断寻找自我,找到自己的使命。但程浩不认同哈姆雷特,因为生活不是仅靠一场励志的成功学演讲就可以麻痹自我的,如何过活才是关键。

    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最巧妙的设计就是把戏剧创作、麻将与人生融合到一起去探讨,打牌的布局跟做人的格局是一样的。在四位戏剧大师身上,我们看到了易卜生的局限和心急,察觉到了贝克特的非理性和阴暗,体会到了契科夫的悲观和无力,领悟到了莎士比亚的大格局和眼界。戏剧创作和麻将一样,都需要设计和布局,而如何大气布局,才是人生所追求的意义。

    总而言之,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作为一部社会批判精神的戏剧作品,表现出了高科技异化、文化工业化和泛娱乐化,以及现代人情绪失重这些“时代症候”,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批判的。我们要反思当下的社会风尚和文化产业,现代人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参考文献:

    [1]纪蔚然.代志是这样的[A].也无风也无雨[M].台北:元尊文化公司,1998.

    [2]于淼.对高科技异化的审视[N].才智,2010-8-15.

    [3]胡明华.论纪蔚然戏剧中的当代台湾社会“疾病现象”批判[N].台湾研究集刊,2017-2-20.

    [4]蒋肖斌.我们90%的爱与痛与巨婴心理有关[N].中国青年报,2016-12-26.

    [5][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导读[M].周颖导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王亚群(1994-),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