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抑郁个案引发的思考

    江森连

    摘要: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发引起社会的关注。而抑郁症的发生,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不少的伤痛,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学校,我们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微杜渐,保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学生;抑郁;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2020年初,《中国抑郁症领域白皮书》发布,从1997-2015年,一项关于中国大学生的研究表明:中国学生群体的抑郁发病率在23.8%。2006年,山东大学硕士刘丹研究了879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在硕士论文《中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写下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高达43.5%。

    作为一名非心理学专业的普通一线中学教师,亲眼目睹了不少学生由于患抑郁症而需要申请休学的情况。有的孩子是拒绝与人沟通,有的用刀片割自己的表皮寻求痛感快感,甚至极个别发展到出现自杀倾向。抑郁症,给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带来了不少的伤痛。为了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学生抑郁情绪,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抑郁到底是什么。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描述: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而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出现,一般都有一些心理或精神的促发因素,如青少年的父母死亡或离异、父母对子女采取排斥或漠不关心的态度;早年曾有严重的不幸经历,青春期后又碰到精神上的创伤,以及失恋、身患疾病、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成绩不良或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均易于诱发抑郁情绪。

    可见,学生抑郁的出现,除了家族遗传之外,一般都有特殊的触发因素。本人在处理学生休学问题时,遇到了两个印象深刻的案例。

    案例一:八年级(1)班某女生,从2018年9月开始不愿意回学校上课、不愿意出门,经父母、班主任劝说,也只是回来一天半天而已。后来父母带其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抑郁症。鉴于这一状况,该女生的父母为其办理了休学,为期一年。在休学半年后,该生父母到学校申请要求复学,说孩子经过专业机构治疗后已经好转,后期需要融入团体生活中继续辅助治疗。鉴于这一状况,学校约见了该女生的父母进一步了解情况。其家长到学校后一直大吐苦水,指责对方孩子出生后一直都不怎么理孩子。爸爸去年工作出现问题后,更是借酒消愁,长时间不回家,回家后也经常发脾气。妈妈劝说无效,压力很大,两人为此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严重到要离婚的地步。孩子在旁边目睹这一情况,慢慢变得沉默不语。直到孩子不想上学不愿意出门,才引起家长注意。

    案例二:2018年入学的七年级(13)班某女生,其父母都是老师,由于工作繁忙,孩子一直在外公身边长大,直到上三年级才接回父母身边。两位家长在开放二胎后,一直很想要个儿子。好不容易,高龄的妈妈怀上了二胎,但身体状况一直欠佳需要长期住院。由于没办法兼顾女儿,父母把该女生送到了朋友的家里,由朋友负责其生活。弟弟出生后,一直存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妈妈把全副心思都放在了儿子身上,在家里完全把女儿当作透明。爸爸由于工作忙也没有怎么注意女儿的情况,回家后也是一门心思放在儿子身上。慢慢的,女孩变得沉默,拒绝与人沟通,直到同学在该女生的QQ空间上看到各种死亡方法的文章,告知了老师,才引起家长的关注。当他们把女儿送到医院时,女孩子已经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症,需要住院治疗。

    上述两个个案,学生之所以出现抑郁的状况,都是由于家庭原因诱发的,父母长期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当孩子发生变化时,没能及时关注和疏导,从而导致了孩子的情况越发糟糕。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们从上述个案及当今越发突显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可以吸取一些什么经验教训,做到防微杜渐呢?

    第一、家长方面,应加大对家长的教育,明确其作为父母的责任,注重引导家长如何当好父母。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现在这一代初中生的父母,大部分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他们中不少是独生子女,经历磨难比较少,虽然现在已经为人父母,但不少人心智不够成熟,在教养孩子方面往往以个人为中心,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整个家庭的角度、乃至社会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成为父母前,如何当好父母这一方面的教育也是我们中国社会比较缺乏的。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过:“做父母实在要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学识。”[1]在未做父母之前,要研究怎样教养未来的孩子,怎样才能有资格配做父母亲。

    父母的教养方式按父母的要求(控制)与反应(温暖)归纳为4种教养类型:权威型(高度要求与反应)、过渡溺爱型(低要求与高反应)、专制型(高要求与低反应)、忽视型(低反应与要求)。总的来说,专制与忽视型父母的孩子最容易出现抑郁。[2]上述两个个案中,比较符合忽视型教养方式。因此,父母重视并提前研究孩子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注重及时调整方式方法,将对孩子身心健康产生重要的作用。

    如何当好父母,除了家长自己学习外,学校、社会的引导力量不可忽视。除了幼儿园、中小学每个学期固定的家长学校之外,更需要把社区居委會、社会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定期召开讲座,举行各种亲子交流活动、多宣传好父母的感人故事,打造当好父母的氛围与舆论环境,让父母掌握更多好的教养方法,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二、孩子方面,要注重孩子的挫折教育,重视运动的作用。

    一个人的成长只有感受过危险才知道安全,经历过疾病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经历过痛苦才知道快乐的甘甜。孩子的成长道路,就是一个经历挫折而逐渐强大的过程。

    上述两个个案的主人公,虽然很多时候被父母忽视了,但家里的各项事务不需要她们去担心、去做,而且物质需求基本都被满足。在学校里,学习成绩还比较理想。可以说人生基本是一帆风顺的,没有遭受什么挫折。当面对家庭的变故时,这两位孩子不懂得如何去应对、不懂得去寻求帮助,心理没能及时得到疏导,从而加重了抑郁的情况。

    现在不少家长由于担心孩子受伤,很多事情都不敢让孩子去做。当父母代劳得越多,孩子懂得越少,抗挫折能力越弱。家长不能代替孩子成长,作为父母,要把该孩子去做、去尝试的事情还给他们,允许他们失败。在孩子失败时,注重引导其分析原因,提供方法,为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

    对孩子来说,磨练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运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李玫瑾进行心理讲座时指出,抑郁的孩子很多都是缺乏运动,神经系统得不到锻炼,尤其是小脑(管运动和关节)没有完全释放、兴奋不到位。因此,必须让孩子从小养成练就体育的习惯,尤其是长跑和游泳。通过练就体育锻炼神经系统,通过体力之苦磨练人的意志,让孩子在运动中学会坚持和练就胆量。

    在学校,可以开设模拟人生的课程,适当增加挫折教育,让学生了解不同人生阶段经历哪些挫折是正常的,学会用平常心面对挫折,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减少应激事件对学生心理产生的负面作用。

    第三,要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价值感。

    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而当今的社会,家长往往很焦虑,从孩子的胎教,出生后的早教、幼教,家长愿意花费很多金钱在上面,认为要赢在起跑线上,因此大量的琴棋书画等各种兴趣班、补习班铺天盖地而来。家长们心急地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渴求与成长规律。超年龄、不感兴趣的学习,让不少孩子没有成就感。每个阶段的人生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孩子需要慢慢学习并从中获得价值感。家长需要放慢脚步,学会欣赏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学会蹲下来与孩子一起仰望天空,让孩子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爱的支持、爱的理解。

    不少抑郁的人,能力是微弱的,思考的东西是负面的,不断怀疑和否定自己。上述两个个案中,两位女生就觉得自己是可有可无的,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因此,陪伴在孩子身边,往孩子心中不断加满干净的水,帮助他们肯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价值很重要。

    第四、学校方面,要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包括对学生、对老师、对家长的教育。

    对学生,学校需要定期安排心理健康讲座或者团体心理活动辅导,开展微笑行动,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在学生心理有异常时,必须有心理咨询老师介入,及时提供帮助。

    对老师,要培养老师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耐心,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学校要注重培养老师处理学生异常行为的能力,让老师在面对孩子众多突发情况时,能够知道如何处理,减少老师的焦虑和无助感。

    对家长,学校要统一规划进行统筹,做好家长的亲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初中三个年级在每个学期进行什么教育,学校要提前做好符合学生实际的规划,每个学期一个主题教育。各年级根据这一主题,開展相关的活动,如家长学校、学校每周印发一个亲子故事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学生讲给家长听、定期邀请专家或者在家庭教育方面比较成功的家长分享相关经验,从而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此外,还可以借助微信平台、校讯通、班级QQ群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文章和视频。家长在面临孩子的心理问题时,可通过家庭咨询的方式寻求帮助。加强学校与家庭间的联系,老师与家长及时沟通,以便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变化,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双向支持与干预。[3]

    孩子的心理健康,需要大家一起来守护。只要给予孩子爱与关怀、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与空间,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相信孩子一定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鹤琴.怎样做父母.任翔主编《教育的智慧》(教师素养读本2),济南出版社2016年版。

    [2]苏朝霞,康妍,李建明.青少年抑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05):629-631.

    [3]赵献梓,王剑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家庭干预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03):40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