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日本幼儿园

    龚世豪

    

    

    

    2020年伊始,我获得了一次赴日本访问学习的机会,走进了日本的几所知名幼儿园,近距离地了解了日本的幼儿教育。

    日本幼儿园在制订教育目标时十分关注儿童拥有健康的身心、独立意识、感受和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协商合作能力、能遵守社会生活的道德与规范、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等等。日本的幼教工作者坚信,园所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营造良好的园所环境是达成教育目标的有力手段。我们的访学团队先后访问了四所幼儿园:江北白百合幼儿园以培养“感恩、纯真、有规律”“有爱心、有集體意识”“健康、有毅力”的儿童为目标;藤幼儿园以培养能创造幸福未来的儿童为目标;斑比森林儿童园以培养能独立思考、行动,善待自身、他人和地球,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的儿童为目标;樱桃保育园以培养健康、自主、热情、懂得协作、能关爱和体谅他人的儿童为目标。这几所幼儿园都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下面,我想就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想,带您一起感受这几所幼儿园特有的气质及其蕴含的教育魅力。

    为孩子们打造童年乐土

    在蒙蒙细雨中,花甲之年的江北白百合幼儿园园长清水启熙先生穿着一件宽松的黄色防雨外套、一双长筒雨鞋,带我们走遍了园所的每一个角落。

    江北白百合幼儿园推崇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然教育。园长希望儿童在自由、快乐的体验中学习和成长,也希望园所内的一切,包括教职工,都能让儿童感受到美好、自由、温暖。

    在幼儿园的户外场地上,有一个三角形攀爬架,其造型有点像海盗船。这个攀爬架给人的感觉非常牢固可靠,配上攀爬网,可供孩子们进行锻炼。攀爬架的一侧还贴着清水园长亲自书写的字牌,意思是“三角形的挑战小屋”。据说,这个攀爬架的设计者是江北白百合幼儿园的一个孩子,而把这个孩子画的设计图纸变为实物的是清水园长。清水园长笑着介绍说:“一个孩子的画作,你看到之后觉得很有趣并开始着手制作成实物,在孩子快要忘记时,你却把它制作出来了,这会让孩子铭记一辈子。”

    根据孩子绘制的图纸建造攀爬架只是清水园长送给孩子们的礼物之一,类似这样温暖而有创意的礼物还有很多。园内有一块3米多高的大石头,经过循环设计,水源源不断地从石头上方的出水口涌出,沿着石壁流到下面一个圆形槽内。清水园长告诉我们:“我一直记得这样一个画面,每到下雨天,站在屋檐下的孩子伸手去接从屋顶上流下来的雨水,他们的脸上会露出满足的笑容。一次去森林徒步游,我偶然看到了这块大石头,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水流淌在这块石头上形成瀑布的样子,于是我决定把这块石头运回幼儿园,可是没想到它有9吨重,运输时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但在‘瀑布建成之后,看到孩子们开心地在大石头边嬉水玩闹时,我觉得付出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清水园长说:“我无意间看到一样东西时,就会思考这个东西孩子们用得到吗?他们会喜欢吗?这仿佛成了我的一种‘嗅觉。”

    正是因为清水园长有这种“嗅觉”,他看到孩子们喜欢在野外的溪水里捉鱼,考虑到这个活动很有趣但也有一定危险,于是,他在园所内建了一个浅浅的池塘,孩子们想捉鱼时就可以在那里尽情地体验。他发现孩子们着迷于探究恐龙的秘密,于是在园所内设计了一个探险园地,在那里,孩子们一路上可以看见贝壳、动物“骨架”、巨大的“蛋”,还有旁边贴着的一些字牌:“猜猜这是谁的地方”“这是谁的蛋呢”“往前走,去探索一下吧”。走到尽头,孩子们看到了恐龙头骨“化石”,于是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恐龙生活的地方……

    孩子富有好奇心,喜欢各种各样新奇的玩意儿,清水园长便把园里的一个会议室改造成了一间藏宝屋,里面是清水园长收集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玩具,有“眼镜蛇”、海盗服饰、“骷髅”……这里每年都会举办活动,教师装扮成海盗的模样,给孩子们讲关于这些宝贝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这些宝贝来自哪里,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它们的玩法。平时清水园长也会和孩子们一起玩这些玩意儿。清水园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亲自去收集各种游戏材料,创造适合孩子们的游戏环境,竭力把幼儿园打造成孩子们的童年乐土。

    随处可见的字牌

    在江北白百合幼儿园,清水园长会将自己想要写给孩子们的一些话,以字牌的形式呈现在幼儿园的各个活动场地。这些字牌是温暖的小提示,有的告诉孩子们这是什么,有的会用幽默、夸张的语言去形容某一个玩具、某一种游戏,有的会对玩具和材料的玩法或用途做简要的介绍或提示。有了这些字牌,清水园长仿佛无时无刻都在和游戏着的孩子们对话。

    在藏宝屋门口挂着一块木牌子,写着“海盗的房间”;门上安装了一方玻璃小窗,其高度适合孩子由此观察藏宝屋,小窗旁边贴了两张小小的字贴,一张写着“偷看的小窗”,另一张写着“屋子里的宝贝可以从这儿看到哦”。

    在池塘边的围栏上,清水园长用字牌告诉孩子们几个信息:“这儿是池塘!”“捉鱼真的非常好玩!”“被捉住的小鱼很可怜,把它们重新放回去吧!”

    幼儿园有一间架空的小木屋,孩子们可以沿着木梯爬上小木屋,然后试着从上面跳下来。小木屋旁的字牌上写着它的名字——“忍者小屋”,另外还有两块字牌,分别写着“登得高,看得远”“勇敢地跳下来吧”。

    在幼儿园门口的公告栏旁有一块大大的字牌,上面是清水园长亲自用毛笔写的五个大字——“勤鼠不知饥”。这样的字牌不仅简单明了地向孩子们阐述了人生的哲理,也在无形中将传统文化带到了孩子们的生活中。

    挂钟上的便条

    在江北白百合幼儿园,应清水园长的邀请,我们有了一次和中班孩子共进午餐的机会。在欢快地歌唱后,孩子们双手合十,齐声说着:“我准备开动了,感谢给予我的这一餐。”在用餐过程中,同桌的孩子们会轻声交流,偶尔还会发出一些欢快的笑声。午餐进行到一半时,班里的教师站起身,走到挂钟旁,把一张便条贴在数字7旁边作为标记,然后用手指着分针告诉孩子们,当这根针走到便条所在的位置时,音乐就会停止,我们的午餐也就结束了。孩子们看到标记后,继续低头吃饭,相比之前,孩子们略微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当分针转到标记的位置时,教师关掉了音乐,孩子们放下勺子,端正地坐好,整齐地说“我吃饱了”,随后开始收拾自己的餐桌。他们把带有食物残渣的餐布折叠并收好后,这次午餐也就结束了。

    在孩子们还看不懂钟表,不知道午餐时间还剩余多少的情况下,教师通过在挂钟上贴便条,帮助孩子学习时间的自我管理,看似简单的举措,却实现了“尊重”和“要求”的和谐统一,无声而有效。

    一所“不方便”的幼儿园

    在参观前,藤幼儿园的园长就对我们说:“我们这儿的环境中有很多不方便的、粗糙的设计,但这样的环境会培养孩子们在生活中主动观察、思考的意识以及动手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他还认为,在这种“不方便”的环境中,教师如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孩子做多了,就会树立自信,自信了,便会独立了。这也是藤幼儿园的教师们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

    藤幼儿园的中央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还可以看到零星生长着的野花。设计者不仅保留了这片草地原生态的坑坑洼洼的样子,而且还设计了很多上下坡。孩子们在草地上自由奔跑,有时免不了会摔跤,但他们站起来后就会思考如何避免自己再摔倒。

    在操场的一个角落,有一排水头龙,与现在很多地方安装的感应式水龙头不同,这些水龙头需要孩子自己拧开,用完后自己拧紧。水龙头的下方没有水槽,如果孩子没有控制好,把水龙头开得太大,就会把自己的鞋子、裤子溅湿,这样的设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懂得控制水流、节约用水。

    活动室里的电灯配的是老式的拉绳开关,孩子需要通过拉绳控制电灯的开和关,这样的设计能引发孩子的好奇,思考电灯的开和关是如何实现的,进而探索生活中的物件是如何工作的。

    进出活动室,孩子需要自己开门和关门。门被设计成移门的样式,两扇移门的中缝设有软质的防撞条。在冬天,如果有孩子进出时忘了关门或没把门关紧,寒风吹进活动室,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活动的同伴会感到很冷,这样,那个孩子就必须重新回来把门关好。这样的设计除了让孩子养成随手关门的好习惯外,也教育孩子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要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负责,不给别人造成麻烦,还教育孩子要关心他人,在意和照顾他人的感受。

    在藤幼儿园的环境中,不太有软包防护设施。比如,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藤幼儿园有个屋顶运动场,孩子们会在那里无拘无束地奔跑,运动场上有很多凸起的天窗,有棱有角。園长认为,幼儿园环境就应该像社会环境一样,我们不要给孩子过度的保护,在环境中适当保留一些风险因素,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规避风险,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学会自我保护。当然,对于这样的设计意图,家长们都是预先知晓的。

    “马老师”的照片

    藤幼儿园内有一个马厩,里面养着两匹马。孩子们很喜欢这两匹马,平时会给马儿洗澡,捡树叶给马儿喂食,打扫马厩,等等。过生日那天,小寿星还可以骑着马儿在园里溜达一圈。在朝夕相处中,孩子们把马儿视作自己的同伴,也在与马儿的亲密接触中学习爱护动物,亲近自然。

    在藤幼儿园出口处的展板上,贴着一张很大的海报,其实这是一张幼儿园教职工的“全家福”。“全家福”中有园长、所有班级的老师,也有保安大叔、食堂阿姨等。每位教职工的照片下面都写了其姓名和擅长的工作。值得一说的是,在这张“全家福”上,有一张照片的主角就是那两匹马儿,照片下面分别写了它们的姓名、性别和年龄。这张“全家福”告诉孩子们,马儿也是他们的老师,和幼儿园的其他老师是一样的,值得他们尊重。

    同样,在江北白百合幼儿园毕业纪念册上的合影中,不仅有孩子,有老师,还有陪着他们一起度过欢乐时光的动物朋友们:一只羊、一条狗、一头驴。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懂得尊重和爱护动物,这些生命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就通过这样温馨的照片无声地传递给孩子们,并深深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底。

    一次森林学习之旅

    斑比森林儿童园的户外活动在一大片森林中进行,场地上有一些简易的木质运动器械,比如,高度不一的梅花桩,树木搭成的攀爬架,树干做成的平衡木,等等,还有铲子、推车、绳子等工具和材料。这块场地是园长亲自开着伐木机开辟出来的。孩子在这里尽情地奔跑、玩耍、探索。

    一个男孩推着一辆独轮小推车,推车里装着很多木桩,他在高低不平的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进着,一不小心,推车翻了,木桩掉落下来,他上前扶起推车,把木桩一个一个捡起来重新装回车里,一边装一边数,装好后重新出发。到达目的地后,他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和同伴一起从推车中把木桩卸下来,开始玩建构游戏。

    在场地的另一边,一个孩子拿着一把铁铲子跑到一棵树下,用脚踩了踩土试探了一下后,拿起手里的铲子用力插进土里,接着,用脚踩、用手压,看得出,他铲土的整套动作很熟练。在游戏中,孩子们都自主地使用不同的工具来实现自己的各种想法。

    在场地的一个角落里,孩子捡来树枝、树叶等,和教师一起生起火来。他们围坐在火堆旁,一起烘着手,聊着天……

    一群孩子进行着追逐游戏,我被邀请加入其中。我在前面跑着,孩子们在后面追着。在坡度30度左右的山坡上,孩子们跑上跑下,踩着梅花桩,跨跳过树干障碍物……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反应敏捷。在森林里,孩子们想怎样玩都可以,教师只和他们做了一个约定,就是他们所在的地方必须能看到教师。

    大自然提供给孩子们丰富的学习资源,启发了孩子们的思维,也促进了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次混龄学习体验

    混龄教育是日本幼儿园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在樱桃保育园,我们受邀体验了一次混龄韵律活动。

    活动开始前,孩子们分三个年龄段围坐在场地边上。随着钢琴声响起,5~6岁的孩子先来到场地上,跟着音乐节奏,一边做着统一的动作,一边绕场跑。随后,音乐声变轻了,5~6岁的孩子快速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换成3~4岁的孩子上场做同样的一轮动作。然后轮到1~2岁的孩子,他们来到场地上,或走或爬,或静静地待着不动,教师们用心地给予示范,带着孩子们一起感受这一轮动作。最后轮到我们到访者,大家也依样画葫芦,完成了这一轮动作。

    随着活动的推进,动作难度逐渐提高,场上的孩子和教师用心展示着每个动作,场下的孩子则聚精会神地观察着场上的同伴,他们知道,要学会并做好这些动作需要靠自己仔细观察、思考和实践。

    日本的孩子从不吝于给予他人掌声和欢呼声。当我们几个到访者直腰下蹲,生疏地做着“企鹅走”的动作时,场下的孩子们都为我们加油鼓劲,用拍手的方式给我们打节奏。当我们成功完成一轮又一轮的动作时,孩子们都激动地为我们欢呼、呐喊。

    可以说,整个活动过程中,没有华丽的教具,师幼之间没有过多的言语,有的只是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那份默契。在混龄活动中,小年龄的孩子从最初被照顾,逐步成长为能照顾他人、自信、有责任感的大孩子,同时还养成了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结语

    日本的幼教工作者非常重视将教育理念和目标落实在环境中,小到注重教师的每一个表情,大到利用广阔的自然天地。用藤幼儿园园长的话来说:“园所内的一切都是支持孩子们成长的工具,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园所的教职工、房子、动物乃至一草一木,皆是教育的种子。”环境中的一切无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在这短短的几天中,日本的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时眼中散发的幸福光芒,园长愿用全部精力把最美的事物带给孩子们的满腔热情,以及孩子们纯真的眼神、动听的歌声、充满自信的动作,等等,就像一股股清流洗涤了我的心灵。这次日本之行是一次直击心灵的学习,我看到了他们教育的“形”,更感受到了他们教育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