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中小学教育应“走出课本”

    杨柳

    摘要:2020年举国上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全国各地尤其湖北地区数万人民感染肺炎,学校停课、企业停工,许多省份原本不足一个月的寒假延长至近三个月。针对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各地教育部门及学校都组织了不同形式的线上学习。笔者在此论述“停课不停学”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同时,更应“走出课本”,以期对小学德育等方面提供浅薄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冠肺炎? 停课不停学? 走出课本

    一、为什么要“走出课本”

    疫情期间,即使“停课不停学”,中小学生的课业压力也明显低于以往在校学习的压力,各类兴趣班、辅导班的时间也同步缩短,同时由于不存在上下学通勤问题,中小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如何利用这部分空闲时间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当然,可以将这部分空闲时间用在学习课本知识或者参加各类兴趣活动中,让学生在某个方面能够得到一定的进步。但是学习是一件长久的事情,很显然一两个月的时间并不能让学习产生质变。而疫情的爆发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不同于往常的一面,这对于长期处在象牙塔中的中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契机。在这个特殊时期去关注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社会,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社会运行的机制、厘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他们思考未来希望自己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二、如何“走出课本”

    (一)家校合作,共同引导

    疫情期间,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凸显。由于学生长期在家,家长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家长需要有意识地带着学生“走出课本”,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收疫情相关信息的渠道,督促其广泛阅读与审慎思考。有良好防护条件的家庭可以带着学生去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在抗疫一线感受社会动态,让其获得更加深刻的感受与更进一步的思考。教师的职能转变为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教育内容提供方向性的建议与细节上的指导。部分家长逐渐复工或家庭办公,为了减轻家长压力与提供更加合适的价值引导,教师可以主动为学生“走出课本”提供素材或方法,如推送阅读材料、布置日记作业,在班级内部开展战“疫”思考分享会,观点的碰撞与融合可以促进进一步思考,提高“走出课本”的成效。

    (二)甄别信息,合理引导

    目前网络信息五花八门、真假难辨。如何筛选有效信息、如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有难度,更不要说社会经验不足的中小学生了。同时,中小学生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为了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时务必帮助他们甄别信息的有效性与真实性。首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官方媒体、权威媒体,因为这些媒体代表了国家与相关权威领域,他们的报道往往是对全国人民负责的,其有效性和真实性都较高;其次,可以筛选一些可靠的民间报道或者新媒体文章供学生阅读,这些文章往往能够提供不同于官方报道的视角,让学生接受不同渠道的消息,促进其思考;最后,可以适当挑选一些虚假信息供学生阅读,以锻炼其批判质疑精神,让其逐渐拥有一双甄别信息的“慧眼”。

    三、“走出课本”学什么

    (一)生命教育

    “生”与“死”是贯穿人一生的话题,然而生命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被中小学教育忽视的内容。中小学生很少有直面病痛、直面死亡的经历,因此也就不懂得“生”与“死”意味着什么,就会漠视生命、轻易放弃生命。当代社会不乏青少年因承受不了学习等压力,选择极端做法甚至轻生。严峻的疫情正是一个进行生命教育的契机。疫情期间,全球几十万人由于不幸感染病毒病逝,每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倒下,也就使一个家庭陷入悲伤。要让中小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珍视健康的意识,认识到只有健康地活着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理想与价值;要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公共场合卫生意识,坚决抵制食用野生动物等可能会感染病菌的行为;要让中小学生学习基本的医学知识,懂得常见流行病的自我保护方法,掌握紧急情况下自救与救助他人的基本措施。

    (二)责任教育

    疫情中涌现出诸多救国民于危难的医疗系统工作者和其他岗位的英雄,他们鞠躬尽瘁,将生死置之度外,奋斗在抗疫第一线,用身躯、信仰、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扛起抗击疫情的重担;他们与时間赛跑,竭尽所能、争分夺秒地将病人抢救于水火之中,一天之中甚至不能吃上一顿饭、睡一次好觉。正是他们的负重前行,我们才能够安心在家、八万多病患才能快速地康复、祖国大地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中小学生应该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社会和人民的命运密不可分,唯有国家稳定、人民安康,自己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应该从抗疫英雄身上学习到在国家、人民需要之时,毫不犹豫、毫不退缩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奉献自己能做的一切,这样才能撑起国家的未来;以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身在何方,都不能忘记对祖国的热爱,不能忘记对人民的责任,努力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法律教育

    疫情期间出现过不少违法乱纪现象,它们都可以作为中小学生法律学习的反面教材。“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是疫情期间广泛宣传的口号,近年来造谣的法律成本逐渐变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制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小学生应当坚决抵制谣言,为维护社会秩序出一份力。暴力抗检在全国各地时有发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对不顾他人劝阻、拒不配合疫情防控的人,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由有关部门予以其他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将构成妨害公务罪,依法判处拘役。中小学生应该认识到社会的稳定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渡难关。

    (四)心态教育

    严峻的疫情下,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惧,生活用品、食品的涨价,不能按时复工等问题给国人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但是我们也看到全国各地医护工作者驰援武汉,疫情逐渐好转,政府号召并组织工厂有序复工,为疫区与全国提供生活必需品。正如毛主席在1958年写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从毛主席气势恢宏的诗词中,不难感受到他对血吸虫的蔑视、对战胜病魔的信心与其豁达的胸襟。对于处于身心发展初期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塑造乐观勇敢、积极向上的品格极为重要。当代青少年要拥有广阔的胸怀,从乐观之人身上感受到风骨,汲取力量,从而培养其面对挑战的勇气,面对困难的勇敢与坚强。同时,我们更要坚定地相信党和国家能够带领我们战胜疫情,稳定社会秩序,回归幸福生活。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在疫情期间完成基本学业任务的同时,应该更积极主动地培养关注社会动态、关心社会命运的意识。家长和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并帮助他们筛选、甄别信息。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法律教育与心态教育是四个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所述的问题本质上无论新冠病毒肺炎爆发与否都应该是中小学生需要学习与掌握的,此次疫情仅为一个合适的契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终将战胜病毒,疫情终将会结束,而“走出课本”仅仅是一个开端,对社会、生命的思考将会是每个人一生的话题,对良好的心态、责任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培养也将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臧克家.毛泽东诗词鉴赏[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5.

    [2]梁威.首都基础教育教学的一次变革——对北京市中小学非常时期“空中课堂”的回顾[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3(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