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儿童在心灵的湖泊相遇

    林静

    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片森林,日常所见是森林的外观,我们只大略知道这个人的长相、举止及精神气质。随着了解的深入,仿佛走进了林间的小路,那里或峰回路转,或柳暗花明,自是“别有一番风景”。

    儿童也是如此,我们无法忽略儿童身上那种如春天般勃发的生机。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这样描述教师应该如何理解儿童:“当教师把每一个儿童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

    那么,新时代教师要如何理解和尊重儿童呢?对于学科教师来说,儿童带着各自的个性特点来到课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学习景象。此时,教师会在学习习惯、學习能力及个性特点上熟悉每个儿童。受学科任务所限,不少教师对儿童世界的探索止步于此。由于缺乏对儿童的必要的理解,教师远离了儿童的真实情感生活,教学也变得机械而苍白。教师需要走向密林深处,在那里有一处心灵栖息的湖泊,时而静谧,时而深沉,时而晴空万里,时而狂风大作。那里是儿童的情感汇聚之处、苦恼羁留之地,也是希望和力量所在。教师用心走近,有可能会发现一个从未被看到、从未被充分表达的情感世界。那里发生过很多悄无声息却又惊心动魄的情感风暴。久而久之,痛苦的体验滞留下来,将湖水变得浑浊甚至干涸,成为无人可入的禁区,从而造成儿童的“情感荒漠化”。这样的“情感荒漠化”表现为儿童的行为偏差:躁动、抑郁、退缩、易激惹、伤人自伤……

    因此,教师在理解儿童时不仅要看到儿童的行为,还要看到儿童行为背后的情感状态;不仅要看到儿童的智能表现,还要懂得儿童的困难与痛苦;不仅要培育儿童的智力,还要维护儿童心理的安全与希望。

    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儿童学习焦虑与厌倦现象,代表着他们情感生活的疲惫与无助,表达着他们对理解和支持的盼望和呼唤。美国心理学家沙利文认为:“社会不安全感引起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人际关系。它往往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与焦虑相反,安全是一种自信、乐观的情绪状态,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建立”。这段论述帮助我们寻找到了解救当下儿童心灵困境的方案——建立人际安全感。我们与儿童建立关系的过程,就是与儿童在心灵的湖泊相遇的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把它变得更澄澈、更生机勃勃。这种美好的愿景并非遥不可及。当走近儿童的那片心灵湖泊时,你会发现,那里藏着驶向星辰大海征途的全部动力。

    (作者系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科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