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

    刘静

    

    张秉贵(1918—1987),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北京市档案馆保存着多份跟张秉贵有关的档案:《北京市1957年先进工作者登记表》《北京市1963年五好职工登记表》《1964年北京市先进生产者、老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座谈会上的事迹摘要》《学习张秉贵一团火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份份档案,串起了共产党员张秉贵的不凡人生。

初心如火热情服务

    1918年,张秉贵出生于北京。因家境贫寒,11岁就到地毯厂当了学徒,17岁开始在北京德昌厚食品店当学徒。1955年11月,已经36岁的张秉贵考入享有“新中国第一店”美誉的王府井百货商店,被分配在食品部糕点小组当售货员,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初来乍到,看着络绎不绝的顾客,琳琅满目的商品,张秉贵也曾有过胆怯。自己的记忆力没有青年人那么好,学了这个忘了那个,接待顾客时还是张口结舌,不得不跑去现问同事。面对这样的窘境,支部书记耐心劝导他:“工作中是不会没有困难的……我们社会主义商业,营业员与顾客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通过我们的双手使顾客买到他们满意的东西,使广大的消费者感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这一席话在张秉贵心里生了根,点燃了他心底的那团火。一有空闲他就想,怎样才能真正做好售货工作使顾客满意呢?他以自己的心情来体量顾客,在工作中主动与顾客打招呼。但在当时,这被部分人看作“私商作风”,张秉贵心里不免产生了顾虑。组长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给张秉贵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他“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是正确的”。张秉贵也很快地受到顾客的各种好评。

    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张秉贵,体会到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幸福,焕发出对工作的无限热情和对党组织的无限向往。1958年,张秉贵光荣入党。在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下,他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正如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刘春亮在《学习张秉贵一团火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发言中讲道:“学习张秉贵同志一团火的革命精神,必须首先学习他那高度的阶级觉悟。对工农兵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学习张秉贵同志一团火的革命精神,必须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学习张秉贵,要主动、热情、耐心,还要诚恳、周到,做到想在工农兵的困难上,干在工农兵的需要上。”热情而周到的服务既是张秉贵的初心,也是他的追求。在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张秉贵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理想信念也更加坚定。

业精于勤积极进取

    作為一名党员,张秉贵正是务实担当、积极奋进的代表。平凡如张秉贵,之所以能在三尺柜台上做出不凡事迹,正是源于他对党和人民的热爱,源于他急顾客所急、想顾客所想的信念,源于他对事业的不懈追求。

    1956年4月的一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青工部简报》中有这样的记录:北京市王府井百货商店在试行计件工资制度中,对全体售货员进行了一次业务测验,“参加测验的青年售货员有498人,80分以上的有9人,60分以上的有482人,40分以上的有6人”。青年售货员在测验中暴露出“对所经营的商品质量、规格、性能、用途、产地等缺乏应有的业务知识”以及“包装不敏捷,不美观,不妥善,尺、称、珠算技术不熟练”等问题。例如食品部的某位青年,在口试的时候说:“葡萄酒的特点是喝了不易醉人。”糕点组某位青年售货员认为:“麦子面包的特点是便宜,越吃越好吃。”可见当时的售货员对所售商品缺乏了解。事业初创,百废待兴,张秉贵下决心干出个样来。

    为了算账快,张秉贵学习了饭馆服务员的口算方法,熟能生巧,即使顾客分斤分两买几种糖果,他也能做到一口报价。为了提高包装速度,他在空闲时间利用碎砖头和瓦片当块点心,用锯末当零点心,用旧报纸当包装纸练习包装,最终将称包捆扎一套糖果的时间由过去的三四十秒提高到12秒,最快达到10.05秒。为全面掌握商品规格、质量、特点,他主动到工厂了解糖果生产过程及质量、特点;到医院学习各种糖果的营养价值;向书本学习糖果的配方成分,掌握了小组经营的110多种糖果知识,并能正确地向顾客介绍。当时有许多苏联专家来支援建设,为服务好他们,40岁的张秉贵开始学俄语。通过死记硬背,几个月下来,硬是掌握了一般日用语和常用的点心名称、价格,再也不用打手势比画了。

    天道酬勤,凭着过硬的基本功,张秉贵练就了“称糖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功夫,还采用了“接一问二联系三”的工作方法,得到顾客的称赞,成为商店的“红旗售货员”。他工作时外表整洁、动作迅速、语言利落,行云流水般富有节奏感,当得起“燕京第九景”。

传经送宝薪火相传

    “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文化水平不高的张秉贵,将自己的柜台服务经验编写成《张秉贵柜台服务艺术》。对自己的工作,他总结道:“我站柜台的经验,不是我个人的,是党培养教育的结果,是一种社会财富,应该把它奉献给党。”张秉贵不仅能以工匠精神把本职工作做到极致,而且将先进的经验无私地分享给同事、徒弟,传授给全国各地的同行们。据不完全统计,张秉贵曾应邀到全国各地做过一百多场服务经验巡回演讲,上海、重庆、哈尔滨等地都有他的“徒弟”,真正成为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作为带头人,张秉贵每天中午轮休时间,总要把商店的一、二、三层楼巡视一遍,观察每个小组先进工作者接待顾客的方法。每有收获,也总是立刻向全组同志们分享,研究怎样来改进小组工作,使大家都能提高服务质量。他所在的糕点小组曾连续几年被评为商店的红旗小组和区、市先进集体。

    从1955年站上柜台到1987年因病去世,张秉贵的工作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他先后担任中共十一大代表、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务,1978年被北京市授予特级售货员称号,197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又被授予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秉贵服务顾客“一团火”的热情和“一把抓”“一口清”的绝技,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2009年,张秉贵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3年,百货大楼推出了波普风格的“秉贵叔”周边产品,致敬时代偶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秉贵的精神永远温暖和鼓励着后人,传承匠心之火,以螺丝钉精神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书写最美的奋斗故事。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