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多重影响因素

    洪秀敏 赵思婕 刘倩倩

    

    

    

    [摘 要]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亟待关注。本研究基于对我国东、中、西部4223名乡村幼儿与5863名城市幼儿的父母问卷调查发现,乡村幼儿学习品质虽然整体发展尚佳,但是落后于城市幼儿;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存在异质性,发展不足型(包括危险型与不平衡型)乡村幼儿占比高于城市幼儿,发展良好型乡村幼儿比例则低于城市幼儿;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受到个体、家庭、园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为促进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应重视乡村幼儿学习过程表现,主动识别学习品质发展不足型幼儿;关注乡村男孩学习品质培养,提升乡村幼儿社会技能;完善教育补偿机制,增强处境不利家庭教育胜任力;全面提升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缩小园际间教育质量差异。

    [关键词] 乡村幼儿;学习品质;潜在剖面分析

    一、问题提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建设上升为新时代重要的国家战略。幼儿是社会发展的储备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潜在人力资本和未来发展的希望。聚焦乡村幼儿发展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学习品质对幼儿早期与毕生发展都具有奠基性作用,是支持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已受到国外政策制定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当前,美国、英国等国家把学习品质视为幼儿早期发展的核心素养,将其纳入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框架之中。[1]我国也高度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重视学前儿童的学习品质”。那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幼儿的学习品质特点如何?哪些关键因素会影响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本研究主要聚焦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提供基于实证的参考。

    学习品质指幼儿参与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和风格等,主要包括胜任动机、注意力、坚持性、学习策略等方面。[2][3]学习品质不指向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指向幼儿如何获得并使用知识技能。[4]与具体的知识技能相比,学习品质强调幼儿在不同情境下对事物或经验所表现出的典型回应方式,与个体学业成就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更为密切。[5]以往研究发现,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具有可塑性,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6]

    国内外研究者围绕幼儿学习品质展开了诸多研究。瑞特罗(Vitiello)等人以美国191名3~5岁幼儿为被试,发现幼儿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学习策略处于中高水平。[7]李燕芳等通过调查我国181名中班幼儿发现,该年龄段幼儿坚持性、好奇心、注意力、独立性、灵活性、创造力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关于幼儿学习品质的实证研究多以城市幼儿为背景,对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关注较少。受制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社会和经济结构,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导致乡村幼儿发展环境相对较差。已有研究表明,乡村地区幼儿能力发展明显不足,普遍远远落后于城市同年龄段幼儿,难以适应下一阶段教育的需要。[8]学习品质是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预测性因素,[9]对幼儿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鉴于此,本研究重点关注乡村幼儿的学习品质,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有针对性地缩小其与城市幼儿在早期发展方面的差距。

    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研究多以总体均值估计幼儿学习品质水平,其基本假定是所有被试是同质的,研究结论反映了总体平均水平,而非个体的心理特征。实际上,乡村幼儿群体内部学习品质可能存在异质性,即部分幼儿学习品质发展较好,部分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滞后。安洁若以1665名3~6岁的开端计划幼儿为研究对象,发现幼儿学习品质可以划分为卓越型、注意力学习策略良好型、学习动机良好型、学习动机不良型等多种类型。[10]此外,布克通过追踪18174名幼儿园至小学二年级的儿童,发现儿童在幼儿园阶段就已分化出了较高学习品质和较低学习品质类型。[11]这表明,幼儿学习品质存在异质性,有必要厘清幼儿学习品质的不同类型。近年来,研究者倾向于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对变量的异质性群体进行分类。[12][13]潜在剖面分析法可以根据所有数据来判断个体的潜在特征分类,充分基于概率模型来探索群体内部的异质分类情况,分类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聚类方法。[14]因此,本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考察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类型,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特点。

    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受到个体、家庭、幼儿园层面因素的影响。[15]在个体层面,有研究者发现女孩的学习品质显著高于男孩,[16]但也有研究结论不一致,认为幼儿学习品质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17]同时,研究发现幼儿社会技能会影响其学习品质的发展,社会技能发展不足的幼儿学习品质水平往往较低。[18]除个体因素外,家庭收入、父母学历、子女数量等家庭环境因素也对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存在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家庭收入、父母学历等家庭经济资本对幼儿多方面发展具有正向影响。按照家庭投资模型(Family Investment Model)的观点,收入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的父母,能为孩子提供的社会资源将更丰富,并能创设更优良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孩子学习品质的发展。[19]此外,子女数量也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家庭背景变量,尤其是在“全面三孩”政策背景下。依据资源稀释理论(Resource Dilution Theory)的观点,相比独生子女,多子女家庭的幼儿获得的资源相对较少,可能会影响发展水平。[20]乡村家庭多子女现象更为普遍,但目前关于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是否受到子女数量影响的探讨较少。在幼儿园层面,已有研究发现公办园与民办园的师资队伍、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存在差异,导致公办园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要优于民办园幼儿。[21]同时,师幼比作为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结构性因素,对于保障幼儿实现更好的发展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22]综观已有研究发现,学者对幼儿学習品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上述研究同样较少聚焦于乡村幼儿群体。

    基于已有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深入探讨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现状,并分析幼儿个体(性别、社会技能)、家庭(家庭收入、父母学历、子女数量)、幼儿园(园所性质、师幼比)层面因素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为提升乡村幼儿的学习品质提供基于循证的参考与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方便取样法,在东、中、西部地区各选择两个省份,每个省份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选择两个城市,依托各省市教育部门选择幼儿园,共对山东青岛、河南郑州、四川成都等12个城市的幼儿父母进行调查,以班级为单位收集幼儿父母问卷数据。删除作答时间过短的问卷后,最终得到10086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6.7%。其中,乡村幼儿4223名(41.9%),城市幼儿5863名(58.1%)。

    本研究重点分析乡村幼儿数据。在乡村幼儿群体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分别占比27.6%、34.6%、37.8%;男孩、女孩分别占比54.1%、45.9%;家庭收入低于5000元、5000~12000元、超过12000元幼儿分别占比68.6%、29.2%、2.2%;家庭子女数量为一个、两个、三个及以上的幼儿分别占比41.6%、50.4%、8.0%;公办园(教办园、公办性质园、小学附设园)、普惠性民办园、非普惠性民办园幼儿分别占比81.8%、8.8%、9.4%。

    (二)研究工具

    1. 幼儿学习品质量表。

    采用幼儿学习品质量表(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s Scale,简称PLBS)考察幼儿学习品质,[23]该量表常用于考察幼儿的学习品质,且在我国文化背景下信效度水平较高。[24]为验证该量表对我国幼儿父母群体的适用性,对其进行修订。本研究采用修订后的版本,修订后量表共25个项目,包含胜任动机(Competence Motivation)、专注与毅力(Attention/Persistence)、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三个维度,采用三点计分(0=“经常发生”, 1=“偶尔发生”, 2=“从不发生”)。在本研究中,乡村幼儿群体父母报告的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81、0.82、0.79。

    2. 幼儿社会技能量表。

    采用幼儿社会行为量表(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Behavior Scales,简称PKBS)中的社会技能分量表(Social Skills Scale)考察幼儿的社会技能。[25]量表共34个项目,包含社会合作(Social Cooperation)、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社会独立(Social Independence)三个维度,采用四点计分(1=“从不发生”,2=“偶尔发生”,3=“有时发生”,4=“经常发生”)。在本研究中,乡村幼儿群体父母报告的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依次为0.86、0.82、0.80。

    (三)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5.0 和Mplus 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低于40%的临界标准,[26]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通过描述性统计初步判断城乡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差异,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划分乡村和城市幼儿学习品质类型,然后运用分层回归探讨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因素。

    三、研究结果

    (一)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现状

    整体来看,乡村幼儿学习品质总体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1.37,SD=0.41)。具体来看,各维度得分存在一定差异,乡村幼儿学习品质总体发展不均衡。其中,学习策略得分最高,其次为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得分最低。在具体题目上,学习策略的“在活动中与其他孩子不合作”得分最高(M=1.59,SD=0.41);专注与毅力“容易分心”得分最低(M=1.11,SD=0.77),明显低于总体得分。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乡村幼儿与城市幼儿学习品质存在显著差异,乡村幼儿在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学习策略及学习品质总分上均显著低于城市幼儿。(见表1)

    (二)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潜在剖面分析

    从变量水平上对样本总体进行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共性问题,但不能充分考虑样本间的个体差异。为此,本研究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考察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内部差异。此外,鉴于描述统计分析揭示了乡村幼儿与城市幼儿学习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基于城乡比较的思路,以学习品质的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学习策略三个维度为指标,在乡村和城市幼儿群体中分别建立潜在剖面模型。从类别数为1的基准模型开始,对乡村和城市幼儿群体分别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的模型拟合评价。

    乡村和城市幼儿1~5类别的潜在剖面模型拟合指标如表2所示。一般而言,AIC、BIC越小,Entropy越接近1,且LMRT达到显著水平,模型的拟合程度越好。结果表明,在乡村和城市幼儿群体中,AIC、BIC在类别数目为4时下降程度开始变缓,即模型拟合的优化程度均随类别数目增加而减小,同时乡村幼儿5类别模型LMRT不再显著,城市幼儿4类别模型Entropy值也高于5类别模型。综合考虑各个指标,选择4类模型作为乡村和城市幼儿学习品质的分类。

    乡村幼儿学习品质三种潜在类别的比例及其在学习品质三个维度上的应答概率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第一类幼儿学习品质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0.6分,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命名为危险型,有237名乡村幼儿属于这一类型,占比为5.6%;第二类幼儿学习品质三个维度的得分在0.92~1.03分之间,其中胜任动机、学习策略基本达到中等水平,但专注与毅力发展滞后,命名为不平衡型,有1246名乡村幼儿属于这一类型,占比为29.5%;第三类幼儿学习品质三个维度的得分处于1.34~1.43分之间,与乡村幼儿学习品质整体得分区间相符合,命名为一般型,有1323名乡村幼儿属于这一类型,占比为31.3%;第四类幼儿学习品质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在1.8分以上,處于较高水平,命名为良好型,有1417名乡村幼儿属于这一类型,占比为33.6%。

    与乡村幼儿类似,城市幼儿群体学习品质发展也存在一定异质性,能够划分为危险型、不平衡型、一般型、良好型四种潜在类别。但对比图1、图2可以发现,乡村幼儿潜在类别与城市幼儿仍存在较大差异。一方面,乡村幼儿各类型三维度平均分均低于城市幼儿。如图2所示,城市危险型幼儿学习品质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处于0.53~0.75的水平,不平衡型幼儿学习品质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处于1.02~1.11的水平,一般型幼儿学习品质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处于1.41~1.52的水平,良好型幼儿学习品质在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处于1.90~1.92的水平,均高于乡村幼儿相应维度得分。另一方面,表现在类型比例上,乡村幼儿发展不足型占比高于城市幼儿,但发展良好型占比低于城市幼儿。城市幼儿危险型、不平衡型分别占比5.4%、27.8%,均低于乡村幼儿。此外,城市良好型幼儿占比42.6%,遠高于乡村33.6%的比例。

    为了对潜在剖面分析分类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以学习品质三个维度为指标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乡村和城市幼儿学习品质类型的预测正确率均高于90%,说明潜在剖面分析结果较为可靠。方差分析发现,乡村和城市学习品质危险型幼儿在三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低于不平衡型、一般型和良好型幼儿,学习品质不平衡型幼儿在三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低于一般型和良好型幼儿,且学习品质一般型幼儿在三个维度上得分均显著低于良好型幼儿,表明乡村和城市幼儿学习品质的潜在类别存在异质性。(见表3)

    (三)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以幼儿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学习策略为因变量,个体因素(性别、社会技能)、家庭因素(家庭收入、父亲学历、母亲学历、子女数量)、幼儿园因素(园所性质、师幼比)作为自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探讨幼儿个体、家庭、幼儿园层面因素对其学习品质的影响效应,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1. 个体因素。

    在个体层面,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受性别、社会技能的影响。具体而言,女孩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两个维度得分均显著高于男孩,在学习策略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技能对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幼儿社会技能得分越高,其学习品质的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学习策略三个维度均表现越好。

    2. 家庭因素。

    家庭收入、父母学历、子女数量是影响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重要家庭因素。控制了个体层面因素后,结果发现:乡村幼儿家庭收入、父亲学历均显著影响其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学习策略的发展,家庭收入越高或父亲学历越高,乡村幼儿的学习品质发展越好;母亲学历正向影响幼儿学习策略,对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家庭子女数量对幼儿胜任动机和学习策略两个方面具有负向影响,家庭子女数量越多,幼儿在这两个维度的表现越差。

    3. 园所因素。

    在园所层面,园所性质是关键的影响因素。控制了个体、家庭层面因素后,园所性质仍能显著影响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将园所性质转化为虚拟变量,分析发现,普惠性民办园幼儿与公办园幼儿学习品质无显著差异,但非普惠性民办园幼儿较公办园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更差。班级师幼比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不显著。

    四、讨论

    (一)乡村幼儿学习品质整体发展尚佳,但落后于城市幼儿

    学习品质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有关倾向、态度、习惯和风格等,积极的学习品质是幼儿良性发展的基本特征。[27]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幼儿群体学习品质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我国乡村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密不可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显示,我国学前教育持续发展,农村三年毛入园率、普惠性幼儿园增量、教师规模及学历层次等均有明显提升。[28]在此情况下,乡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有所提升,教育观念与行为更为科学,越来越注重幼儿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长远发展,也因此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从学习品质的各方面来看,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学习策略、胜任动机发展较好,专注与毅力发展最差。这可能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关。幼儿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活动的动机水平较高,但是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机能没有达到平衡,规则意识尚未加以内化,导致专注与毅力的发展有所滞后。[29]

    在二元对立的经济体制下,城乡幼儿发展落差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已有研究发现,乡村幼儿在认知、语言、社会性等多方面发展均不如城市幼儿。[30][31]基于城乡差异视野,本研究发现乡村幼儿在学习品质方面也落后于城市幼儿。这也说明,尽管乡村学前教育有所发展,但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距依旧存在。相比城市,乡村学前教育质量较落后,“小学化”现象更严重,教学往往以算术、写字和拼音为基本内容。[32]幼儿的思维发展处于动作思维和形象表征思维阶段,需要通过直接感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知识经验,乡村幼儿园小学化的教学方式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只关注幼儿“学什么”而非“如何学”,不利于其学习品质的培养。

    (二)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存在异质性,发展不足型占比高于城市幼儿

    本研究基于幼儿个体在学习品质三大维度上的得分,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对幼儿学习品质的类型进行划分。研究发现,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可以分为危险型、不平衡型、一般型和良好型这四种类型。将四种潜在类型进行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在这四种类型上,学习品质三个维度的得分呈现出由低到高的特点且任意两种类型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乡村幼儿的学习品质存在异质性的分类特点。分析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类型发现,当前乡村5.6%的幼儿为学习品质危险型,29.5%的幼儿为学习品质不平衡型,两者加起来占比超过乡村幼儿总数的三分之一(35.1%)。这说明虽然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均值达到中等偏上水平,但仍有超三成幼儿的学习品质发展滞后。同时,这也验证了本研究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法考察乡村幼儿群体学习品质类型的必要性。对乡村幼儿学习品质进行精准分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我国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特点,为提升不同类型幼儿的学习品质提供一定的实证参考。

    尽管城乡幼儿学习品质类型均可以分为四类,但乡村幼儿四种类型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城市幼儿,且不足型(危险型、不平衡型)比例高于城市幼儿,良好型比例低于城市幼儿。这再次验证了乡村幼儿学习品质整体落后于城市幼儿,也表明应更加关注和重视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发展,尤其需识别并关注学习品质不足型幼儿。

    (三)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受到个体、家庭、园所等多层面因素影响

    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和幼儿园层面因素对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乡村幼儿社会技能、家庭收入、父亲学历、园所性质对其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学习策略均具有显著影响,乡村幼儿性别影响其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发展,母亲学历影响其学习策略发展,子女数量影响其胜任动机、学习策略的发展。

    在个体层面,本研究结果表明,乡村幼儿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乡村女孩相較于男孩学习动机更强,专注与毅力发展更好,这符合性别发育的特点,也与近年来国内一些研究结果相一致。[33]同时,本研究发现,乡村幼儿社会技能状况显著影响其学习品质发展,社会技能表现越好的幼儿,学习品质发展越好,这与以往研究发现学习品质与社会技能呈正相关的研究结论相一致,[34]符合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观点,即与父母、教师、其他幼儿互动良好的幼儿更容易在学习过程中接受指导和帮助,实现对自身原有学习品质发展水平的不断跨越,学习动机、专注力、毅力更强,掌握的学习策略也更多。

    在家庭层面,本研究发现家庭收入、父亲学历能够影响乡村幼儿在学习品质各方面的表现,家庭收入水平、父亲学历越高,乡村幼儿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学习策略发展越好。家庭收入较高意味着家庭教育资本和资源较多,家长更有可能为孩子购买合适的学习资料(如益智玩具、绘本等)、提供参加各类活动的机会,也更加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不会过分强调孩子外显知识技能的获得。[35]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母亲学历,父亲学历在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发展中具有独立且重要的作用,影响幼儿学习品质的多维度发展。这可能与母亲、父亲的教育参与模式有关。在抚养幼儿的过程中,母亲和父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亲更多地陪伴幼儿游戏。[36]在游戏过程中,相对于母亲,父亲会更直接地提出要求,让幼儿依照规则进行游戏,[37]这有利于幼儿主动性、专注力、毅力、灵活性等多方面学习品质的发展。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在胜任动机、学习策略方面发展良好的可能性更大,证实了资源稀释理论的观点,与之前有关子女数量的众多研究结论相一致。[38]

    在幼儿园层面,本研究发现,园所性质影响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相比公办园幼儿,非普惠性民办园幼儿更有可能存在发展滞后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非普惠性民办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差异悬殊。非普惠性民办园多以营利为目的,为迎合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强调外显知识上的片面衔接,忽视了幼儿胜任动机、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相比之下,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能够得到基本保障,教师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教育理念、方法更为科学合理,注重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39]

    五、教育建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乡村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任务。振兴乡村人力资本不仅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选择,也是乡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基础。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乡村幼儿学习品质整体发展尚佳,但显著落后于城市幼儿,发展不足型占比高于城市幼儿,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受到个体(性别、社会技能)、家庭(家庭收入、父母学历、子女数量)、园所(园所性质)等多层面因素影响。为此,有必要多措并举促进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幼儿早期发展差距,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

    (一)重视乡村幼儿学习过程表现,主动识别学习品质不足型幼儿

    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具有可塑性,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乡村幼儿学习品质整体发展尚佳,但显著落后于城市幼儿,发展不足型占比高于城市幼儿,超三成幼儿学习品质发展滞后。为此,首先要转变“唯知识”观念,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乡村教师和家长应摒弃“小学化”倾向,从单纯关注幼儿的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态度、习惯、倾向。其次要了解幼儿学习品质的异质性,主动识别学习品质不足型幼儿。将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纳入幼儿园教育评价范畴,密切关注幼儿学习品质的连续性发展状况、变化轨迹以及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根据系统的观察记录主动识别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学习策略发展不足的幼儿,及时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或必要的干预。[40]

    (二)关注乡村男孩学习品质培养,提升乡村幼儿社会技能

    个体特征是幼儿发展的驱动力,决定了外部环境如何作用于幼儿并引发个体变化。本研究发现,乡村女孩相较于男孩学习品质发展更好,社会技能越好的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发展越好。为促进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均衡发展,应依据幼儿自身性别、社会技能等发展情况,重视幼儿作为主动学习者所表现出的需求,不断调整和创设适宜的环境。具体而言,首先要重点关注乡村男孩学习品质培养。一方面,丰富活动形式,加强对男孩好奇心、主动性、坚持性等方面的培养,设立挑战式游戏环节,激发男孩的好奇心和探究的主动性;适当安排男孩参与一些比较安静的游戏活动,如桌面游戏,在专注力与毅力发展方面给予男孩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对男孩学习品质的提升抱有一定的宽容度,及时表扬和强化男孩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展现出的胜任动机、专注力、毅力以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41]其次要发挥社会技能对学习品质多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一,在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过程中,乡村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提供更多亲社会行为示范,引导幼儿与他人和睦相处、积极合作。在师幼互动、亲子互动、同伴互动过程中增加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胜任动机、专注与毅力的提升,掌握更多的学习策略。第二,针对社会技能不良的幼儿加强社会技能训练。引导幼儿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习解决人际冲突问题的有效策略,适当地鼓励幼儿独立自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其学习品质发展做好辅助。

    (三)完善教育补偿机制,增强处境不利家庭教育胜任力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环境,在幼儿早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收入低、子女多、父母学历低是乡村幼儿学习品质发展的风险性因素。鉴于乡村家庭收入低、父母学历低、多子女的现象较为普遍,较难为幼儿发展提供适宜刺激。为此,首先要重视并构建完善的教育补偿机制,通过顶层设计为处境不利的乡村幼儿提供教育干预及帮扶,通过单列拨款,定向瞄准乡村家庭收入低、兄弟姐妹多、父母学历低的幼儿,减少由于家庭资本不足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次要落实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的“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有效利用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帮助乡村幼儿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及正确的教育行为。[42]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方式进行合理指导,积极开展与乡村家长互动的教育模式,逐步引导家长提升陪伴质量,采用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加强家长在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孩子专注力与毅力、支持孩子灵活解决问题等方面的意识与能力。[43]

    (四)全面提升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缩小园际间教育质量差异

    长期以来,我国有限的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明显向公办园倾斜,不同性质园所之间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44]幼儿发展也因此受到影响。本研究发现,园所性质显著影响乡村幼儿学习品质,且乡村非普惠性民办园幼儿学习品质发展落后于公办园幼儿。第一,应全面提升乡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以促进乡村幼儿学习品质的整体提升。具体而言,应严格幼儿园准入制度,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的源头监管;提高教师保教能力,纠正“小学化”现象,促进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化;健全保教质量评估指导体系,以监管提升乡村幼儿园保教质量。第二,提高民办园教育质量,缩小不同性质园所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差异。一方面,发挥普惠园的引领示范作用,通过普惠园与非普惠园联合办园、派驻公办教师、互学共进等方式,促进非普惠性民办园教育质量提升。另一方面,将乡村非普惠性民办园教师专业化培训同样纳入政府财政补贴范畴,提升教师师幼互动尤其是教学支持方面的能力,引导非普惠性民办园教师促进幼儿学习品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索长清.儿童早期学习框架中“学习品质”的比较研究[J].基础教育,2018,15(01):56-61+73.

    [2]GEORGE J, GREENFIELD D B. Examination of a structured problem-solving flexibility task for assessing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n young children: relation to teacher ratings and childrens achievement[J].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5,26(1):69-84.

    [3][6][23]MCDERMOTT P A, RIKOON S H, WATERMAN C, et al. The 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s scale: dimensionality and external validity in Head Start[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12,41(1):66-81.

    [4]鄢超云.学习品质:美国儿童入学准备的一个新领域[J].学前教育研究,2009(04):9-12.

    [5]FANTUZZO J W, MCWAYNE C M, PERRY M A, et al. Multiple dimensions of family involvement and their relations to behavioral and learning competencies for urban, low-income children[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04,33(4):467-480.

    [7][16]VITIELLO V E, GREENFIELD DB, MUNIS P, et al. Cognitive flexibility,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academic school readiness in Head Start preschool children[J]. Early Education & Development, 2011,22(3):388-410.

    [8]羅仁福,张林秀,刘承芳,等.贫困农村儿童的能力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学前教育研究,2010(04):17-22.

    [9][40]彭杜宏.儿童早期学习品质的本质内涵、因素结构及学习效应[J].学前教育研究,2020(03):57-71.

    [10]ANGELO L E. Child-centered examination of 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 a typological investigation[D]. Philadelphia: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6:48.

    [11]BUEK K W. Early growth trajectories of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the contribution of parent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9,56(6):1053-1072.

    [12]谢庆斌,胡芳,李燕.4~5岁幼儿焦虑的类型及其社会适应特征: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9(07):45-53.

    [13]臧蓓蕾,张俊.基于潜在类别分析的方法探究3~5岁儿童心理数线发展的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17(07):49-60.

    [14]洪秀敏,刘倩倩.父母养育压力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一孩父母和两孩父母的潜在剖面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04):766-772.

    [15]冯丽娜.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学习品质的关系:家庭学习环境的中介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2020(04):62-72.

    [17]徐晶晶,李正清,周欣.学习品质对5~6岁儿童早期数学能力的影响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6(Z3):69-75.

    [18]BULOTSKY-SHEARER R J, FERNANDEZ V, DOMINGUEZ X, et al. Behavior Problems in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in Head Start Classrooms and Early Reading, Mathematics, and Approaches to Learning[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2011,40(1):39-56.

    [19]CONGER R D, DONNELLAN M B.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on the Socioeconomic Context of Human Development[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7,58:175-199.

    [20]DOWNEY D B. When bigger is not better: Family size, parental resources,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performance[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5,60(5):746-761.

    [21][39]郭亚平.不同体制幼儿园幼儿学习品质的比较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7:23.

    [22]李相禹,刘焱.师幼比对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区域游戏的影响[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03):53-58.

    [24]HU B Y, TEO T, NIE Y, et al. Classroom quality and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7,54:51-59.

    [25]MERRELL K W. Social-emotional assessment in early childhood: The Preschool and Kindergarten Behavior Scales[J]. Journal of Early Intervention,1996,20(2):132-145.

    [26]周浩,龙立荣.共同方法偏差的统计检验与控制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4(06):942-950.

    [27]索长清.幼儿学习品质之概念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9(06):35-44.

    [28]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9》发布[N].中国民族报,2019-02-19(003).

    [29][41]张莉,周兢.学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及其对早期语言和数学能力的预测作用[J].全球教育展望,2018,47(05):113-128.

    [30]李振兴,郭成,赵小云,等.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的纵向关系:流动与城市儿童的比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20(3):83-90.

    [31]袁晓娇,方晓义,刘杨,等.教育安置方式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25-32.

    [32][43]余璐,罗世兰.家庭资本对处境不利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家庭心理韧性的中介[J].学前教育研究,2020(09):58-68.

    [33]王元.家庭对3~6岁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及教育對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4(03):123-128.

    [34]SCHAEFER B A, SHUR K F, MACRI-SUMMERS M, et al. Preschool Childrens Learning Behaviors, Concept Attainment, Social Skills, and Problem Behaviors: Validity Evidence for Preschool Learning Behaviors Scale Scores[J].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2004,22(1):15-32.

    [35]李燕芳,吕莹.家庭教育投入对儿童早期学业能力的影响:学习品质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3(09):63-70.

    [36]LAMB M E.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father involvement: An overview[J]. Marriage & family review,2000,29(2-3):23-42.

    [37]李曉巍,魏晓宇.父亲参与的现状及其与幼儿社会能力的关系:母亲教养效能的中介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49-58.

    [38]徐浙宁.城市“二孩”家庭的养育:资源稀释与教养方式[J].青年研究,2017(06):26-35+91-92.

    [42]胡马琳,蔡迎旗.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学前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04):71-77.

    [44]洪秀敏,朱文婷,钟秉林.不同办园体制普惠性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差异比较:兼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质量效益[J].中国教育学刊,2019(08):39-44.

    Latent Profile Analysis 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Xiumin Hong, Sijie Zhao, Qianqian Liu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Abstract: Preschool education stage is a very important period for childrens learning approaches to develo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needs urgent attention.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childrens parents in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ural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s relatively good, but lags behind that of urban children. Rural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s heterogeneous, and the proportion of under?鄄developed childre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urban children. Rural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is affected by individual, family and kindergarten factor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teachers and par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erformance of rural childrens learning process and actively identify children with insufficient approaches to learning. The training of rural boy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improving the social skills of rural children are also important. It further needs to perfect the education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enhance the educational competence of disadvantaged families, while comprehensive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ural kindergartens to narrow the difference of education quality between kindergartens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rural children, approaches to learning, latent profile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