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纸质教材的转型升级研究

    张承祖?顾卫星

    【摘要】? 为满足大学英语学习者依托计算机网络和手机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和移动性的学习需求,作为大学英语文化应用类的拓展性课程、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的配套教材——《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程》,切实贯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元素,完成了由传统纸质教材向数字化教材的转型升级,不仅为共享资源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营造了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學习突破时空的局限,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行为。

    【关? 键? 词】《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程》;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张承祖,苏州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顾卫星,苏州大学东吴学院。

    【中图分类号】G436【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14.029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移动终端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并呈现信息化、多样化和便捷化的发展趋势。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元素应用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中,既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取得最优化教学效果、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也是当今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走之路[3]。在课程教学中,教材是最基础的要素、最核心的环节,教材既是教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的主要媒介,也是教学实践的主要依据及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信息化教材建设引领信息化的课程教学改革,因此,探索教材建设的信息化改革实践是课程教学信息化发展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纸质教材转型升级的时代必然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但为大学英语课程创设仿真式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深度拓展和变革了大学英语学习者有效获取和利用英语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以语言文字为主体的纸质教材已无法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元素并转型升级已成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和改革的时代必然。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传统的文字表意方式与其他表意方式日益结合,即语言表意、视觉表意、听觉表意、姿态表意和空间表意的结合以及多介质、多媒体、多模态表意结合等多元态势。教材表意方式的变化不仅承载着信息化时代课程教学理念的变革,还为信息化时代课程教学表意方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其次,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当今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大多依赖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移动端等学习平台和媒介,学习方式呈现电子化、网络化和移动性、随时性等特征。大学英语教材是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平台,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多元化迎合大学生学习的时代特点,增强和驱动大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目标,强化个性化学习的意识和行为。再次,“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英语学习需求已发生客观变化,学生对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等超文本性学习内容和资源的需求已远远高于对传统纸质学习内容和资源的需求,单一的传统纸质教材依赖于语言文字的表意模态,制约了大学生对英语学习范围、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选择。

    为顺应和满足信息技术所催化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的变革,以及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时代特点和客观需求,大学英语教材建设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驱动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二、纸质教材转型升级的改革实践

    学习资源是为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提供的显性或隐性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服务支持系统,是为开展教学而开发或利用的各种教学素材或教学条件。在形式多元的学习资源建设中,教材是为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而建设的重要的学习资源,是课程教学配套资源建设和拓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程》积极贯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以传统纸质教材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加快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步伐。

    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是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 ,也是大学英语应用类课程的特色课程。2009年,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配套教材《中华文明与地方文化英语导读》,作为传统的纸质教材,《中华文明与地方文化英语导读》以英语语言文字呈现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满足了学生读英语的学习需求。为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发展,满足课程共享资源课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等内涵式发展的需求,《中华文明与地方文化英语导读》于2015年成功立项“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修订)建设,对教材进行融合信息技术的转型升级,2017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程》为书名出版修订教材。

    转型升级后,《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程》一是在内容编排、体例结构、学习任务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升级,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的区域文化为主题单元、以文化主题单元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协作性项目学习为平台,帮助大学英语学习者拓展中华文化知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以英语为媒介的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二是在内容呈现的平台和形式上进行全面的改造和转型,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元素,促进传统纸质教材、数字化教材、共享资源课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一体化。首先,根据相应的文化主题配套特色图片,促进图片寓意与文字表意的有机结合,实现纸质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和直观性;其次,大力开展教材的数字化建设,除了配套设计电子版教材,还创建针对手机移动端的微学环境,学习者只需扫描主题单元二维码,包括单元课文二维码和单元练习二维码,即可获得以音频和视频等教材内容和配套学习资源,实现了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便捷性和超文本性;再次,以数字化教材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打造课程的信息化学习平台和环境建设,建成依托“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教育部“爱课程”网站的共享资源课平台,以及依托“中国大学慕课”和校园网的“(混合式)在线开放课程”。根据课程不同的平台建设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各平台建设和完善了以文字、图片、动画、WORD、PPT、音频、视频、录像、影像等不同介质、模态和媒体呈现,反映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教材内容,这些拓展性学习资源实现了教材内容和学习资源呈现方式的网络化和交互性。

    《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程》的转型升级初步优化了信息化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学习环境,为大学英语学习者利用多媒体、多模态、多介质便捷地选取课程学习内容和资源、创设学习情景、设计学习模式、建构学习过程、开展交互探究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大学英语学习者突破学习时空局限、驱动学习欲望、发展自主学习行为、生成英语应用能力提供了条件。

    三、纸质教材转型升级的现实意义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标志性课程之一,大学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引领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作为高等院校课程教学使用量最大、受益面最广的大学英语课程教材的转型升级,不仅对创新信息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加快大学英语课程信息化步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更有着直接的实践意义。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虽然部分高校以高昂的热情、较大的投入进行信息化资源类型的开发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但从总体上看,高校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开发和实践尚处在初级阶段,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信息化资源建设水平较低、教学信息化利用率偏低、信息化教学理念与信息化教学实践不完全一致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广大高等教育实践者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12]。大学英语课程应从数字化转型升级入手,积极探索课程教学內容和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建设途径,认真贯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整合并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元素,特别是发挥移动终端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自主学习资源。

    大学英语课程传统纸质教材的转型升级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不仅为实现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呈现方式创造了有利条件,还有助于推动大学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的内涵式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效实现培养大学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程传统纸质教材的转型升级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初步满足了大学生依托计算机和手机移动端进行个性化、移动性学习的需求。丰富的学习内容和资源、真实的学习环境和情景、多元的学习路径和方法、便捷的学习步骤和过程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强化学习意识、增强学习自信、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由被动学习和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和探究。

    信息技术已不再是大学英语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和工具,而是一种有机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的结合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纸质教材的转型升级只是大学英语课程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内涵将不断发展。为有效解决信息化资源建设水平较低、教学信息化利用率偏低等实际问题,数字化教材的编写如何更好地与课程的资源共享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和信息化资源利用,将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须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讨论稿)[Z]. 2015.

    [2] 姚晶. 模因论视域中的大学外语教学与多媒体资源整合研究[J]. 外语学刊, 2013(2): 120-125.

    [3]王林海,张晴,马兰.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状况分析[J]. 外语电化教学, 2014(6): 46-51.

    [4] 朱永生. 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 外语研究, 2008(4): 10-14.

    [5]Gentle,F. ,M. Knight&M. Corrigan. 2006. Multiliteraciesand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ies:Ensuring information access in theclassroom for students with vision impairment[EB/OL]. http:∥www. ridbc. org. au.

    [6]祝珣. 基于学习者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1): 97-103.

    [7] 贾国栋.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的教学方法、手段与资源[J]. 外语界, 2016(3): 11-18.

    [8]顾卫星,叶建敏. 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程[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9]S. S. C. Young. Integrating ICT into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in avocational high school[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003(4): 447-461.

    [10] 史光孝,邹佳新. 我国高校外语信息资源优化应用策略研究[J]. 外语电化教学,2013(3): 54-58.

    [11]陈坚林,张笛. 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于优化建设 —— 一项基于部分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调查研究[J]. 外语学刊, 2014(5): 95-100.

    [12]冯霞,陈坚林. 高校外语信息资源建设及利用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2(6):65-70.

    [13]张雁玲,郑新民. 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环境下外语教师信念探究[J]. 外语教学, 2011(4): 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