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问题探讨

    鲁临琴

    发展生态农牧业是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对青海来说,生态是农牧业的最大优势,是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根本取向。要大力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的紧迫性

    (一)农牧业长期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生产发展主要依靠外延式增长,造成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草场退化。从种植业看,从1958年4月到1960年的历次重要会议上,省上都对大开荒进行了反复强调,提出“把牧区变成青海的粮食基地”,要求5年内开荒66.67万公顷,办农场300个。当时某州委甚至提出,五自给(粮、油、菜、肉、饲料),并号召全州人民要把粮仓建立在巴颜喀拉山上。在“以开荒为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未经勘查设计和科学论证,全省动用大批劳动力、畜力与农机械一哄而起投入开荒运动,在两年时间里将全省40万公顷草地开垦为耕地,但最终只保留了6.67万公顷。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加重了农牧矛盾,破坏了天然草场植被和生态平衡。从1966年开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不顾青海的自然条件,提出要“粮食自给有余”,毁林、毁草现象再起。1971年,格尔木地区被破坏的沙区植被达33.3万公顷,比1963年增加了20万公顷。诺木洪地区40万公顷柽柳林被砍挖殆尽。从畜牧业看,长期以来,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清,加之受落后价值观念的影响,盲目发展畜牧业,加剧了草场的负担。在牧区人们的商品意识十分淡薄,崇尚“谁家门前的牛羊多谁家就富”的价值观念,片面追求存栏数。2006年,全省牧区天然草场理论载畜量为1402.51万羊单位,而实际存栏草食畜达2896.74万羊单位,超载1494.23万羊单位,比理论载畜量高1.07倍。由于大量开垦和超载放牧,导致了水土流失加剧,草场严重退化。

    (二)大量和无限制地使用农药、化肥及有毒化学物质,造成农业污染,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农业污染主要指过度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焚烧秸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土壤中氮、磷、钾的缺失,大量畜禽粪便对水体的污染,新兴的温室农业产生的塑料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等。由于其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疏于治理,已给农业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亮起了红灯。据调查发现,农民施用化肥、农药只有三分之一被农作物吸收,三分之一进入大气,三分之一沉留在土壤中。一些专家也指出,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已成为一种掠夺性开发,不仅难以推动农作物增产,反而破坏了土壤的内在结构,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药的过量施用对环境的危害更大。解放初期我国施用的666等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分解,这说明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问题是很严重的,而我们每年还在大量使用高毒的农药,农药残留还在不断累积。近年来,许多农户为了追求高产和防治病虫害,大量地滥用化肥和高毒农药,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还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1 00万吨,每公顷耕地农药使用量平均超过2.3公斤。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造成农药残留物副增:我国农膜年产量100万吨,其中地膜占一半,地膜使用后约20%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资料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约40多亿吨。其中,畜禽粪便总量达25.1亿吨:农作物秸秆7亿吨,处理率不足25%。这些农业废弃物一方面造成周边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排入水体后,造成河流、湖泊、海域的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正常循环。

    (三)青海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在中国乃至亚洲具有显著的生态战略地位。被称为中国的江河源、生态源,是我国及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区和调节区,青海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关系到青海自身生态安全,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只有加快推进青海生态农牧业发展,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消费对自然的不利影响降低到可控范围,才能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污染、草场沙化。从而恢复草地生态功能,维护好青藏高原调节水资源的作用,实现农牧业生产与草地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确保我国生态安全。

    二、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的矛盾

    (一)生态环境恶化与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青海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草地退化严重,全省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达1633.3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2%: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3,4万平方公里,且以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0.2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大;三是土地沙漠化严重,全省沙化面积已达13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3位。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治理,严重制约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牧业资源约束日益加剧与农牧民人口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全省90%以上的草场分布在海拔3200米以上,一、二等草地只占可利用草地的10.42%,生产条件差。全省耕地54.2万公顷,人均占有不到0.1公顷。其中:水浇地面积18万公顷,占33.2%,65%以上的农田为山旱地,中低产田面积大,耕地质量不高。2010年,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比全国平均水平5.9%高3.6个千分点。今后5年,全省农牧业人口每年新增出生人数仍在3.5万人左右。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受到来自资源约束增强和人口增长过快的双重压力,已成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刚性制约。

    (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青海省广大农牧区自然条件差,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的改善。由于地方财力有限,致使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支撑农牧业生产的大型骨干水利设施少,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不能发挥正常效益,天然草场的灌溉条件更差,制约人工草地的建设和天然草地的改良,“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加上干旱、冰雹、霜冻、雪灾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制约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四)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与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之间的矛盾。现代农牧业是农牧业发展的方向,运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牧业,通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是大势所趋。而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对农牧民的带动能力不强。农畜产品加工质量档次低,产品科技含量低,驰名品牌少,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协会覆盖面小,有的领域甚至是空白;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农

    牧民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基地和农牧户发展经营力度不够,产业链条短。

    (五)农牧业科技水平低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矛盾。农牧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条块分割,不能相互有效衔接,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不强,导致真正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成果储备不足,成果转化慢,而且利益分配机制不活,农牧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体制和机制不能很好地适应农牧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农牧民素质普遍较低,接受农牧业高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六)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多与加快农牧民转移之间的矛盾。城镇化滞后,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多是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加之土地回报率低,农牧民收入总量难以有较大增长。一方面是劳动力供给的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趋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压力越来越大。全省有100多万剩余劳动力,寻找农外就业,而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只有24万多人,还有80多万人需通过省内外劳务输出实现就业,而农牧民劳动技能低,只能搞一些体力型劳动,就业岗位极不稳定。

    (七)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间的矛盾。2010年青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2.68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差距很大,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问题。受计划经济和“以粮为纲”指导方针的影响,粮食生产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保障。在生态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农牧民对环境污染不关心,大多数地区仍旧强调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收益,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对于农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也没有足够的重视。群众中“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往往只考虑开发现存资源的高速度、高产值,这一问题在某些地方的基层领导和科技干部中同样存在,在农牧业生产中盲目施用化肥引起土壤板结与有机质含量下降,过度放牧、过度捕捞及乱伐森林等,使我国农牧业从整体上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二)政策问题。农业是弱质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经常处于不利地位,如果没有农业政策的综合性保护,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靠掠夺资源来维持扩大再生产。而生态农业作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更应该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保护。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目前对生态农业政策的制定与贯彻,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区,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草场等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直接影响了生态农牧业建设的成效。

    (三)技术和服务问题。目前青海生态农牧业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在技术推广方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服务体系,技术结构不合理,技术引进慢、转化效率低,无法向农牧民提供优质品种、技术、信贷、信息等全方位的服务;在生态农牧业实践中,缺乏对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导致生态农牧业的实施不力:在产品的监测方面。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检测人员水平低,造成大部分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而且现阶段生态农牧业技术多为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缺乏有效的、具体的优化组合和创新。在生态农牧业生产中,生物农药、生物肥、有机肥、优质复合肥、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饲料添加剂、环保型包装材料、绿色消毒液等加工生产,以及各种防腐技术、包装技术的开发应用,都直接影响着生态食品的质量和生态农牧业的发展,而青海在此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技术开发力度远不能适应生态农牧业发展的需要。

    (四)体制问题。生态农牧业的深度发展,必将走向农牧业产业化,但由于目前实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体制,使得生态农牧业的规模效益难以实现,也影响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多级转化利用,故农牧业的规模效益问题是生态农牧业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青海发展生态农牧业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农牧业宣传教育。当前生态问题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也是农牧业发展前景中的潜在危机,必须结合政府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开展全民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入人心。要大力加强生态农牧业的宣传工作,可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来宣传发展生态农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并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班等形式,讲授生态农牧业的基本知识,以及通过墙报、黑板报、宣传来宣传全国生态农牧业的典型事例,真正做到人人知道生态农牧业,个个重视生态农牧业,并且要重点宣传生态农牧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了解生态农牧业对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二)完善生态农牧业政策法规保障。政府的支持引导与相关政策法规是发展生态农牧业的有力保障。青海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为生态农牧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从政策上支持生态农牧业发展,健全和完善生态农牧业的有关配套政策、措施,使生态农牧业建设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使企业、农牧户自觉自愿地发展生态农牧业。如在资金投入政策方面,应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农业的技术研究予以专款支持,对参加生态农牧业试点的农牧户给予一定的补贴,并且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推进农牧业项目的社会资金投融资体制;在科技政策方面,应围绕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激励机制,引导科技人员积极进行生态农牧业技术研究,合理规划,逐步攻克技术难关;在资源利用政策方面,应加大对农牧业及农牧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尽可能降低农用生产资料成本,利用工业品投放农牧业来补偿农业资源。

    (三)加强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开发与推广,逐步形成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首先,继承和利用传统生态农牧业的技术和经验。在中国传统农牧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农牧业模式,积累了农牧结合、间作套种、精耕细作等丰富的技术和生产经验。科研人员要坚持立足农牧业、面向农牧区的方针,对传统农牧业技术的精华要进行提炼、集成,并大力推广应用,如种植绿肥培肥地力技术、秸杆覆盖还田废物利用技术、畜禽粪便高温堆沤无害化处理技术等。其次,将传统生态农牧业技术与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有机结合。现代生态农牧业不是传统生态农牧业的简单复归,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也不是对传统生态农牧业技术的简单模仿,应将传统生态农牧业技术的精华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尤其是与现代生态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结合起来,实现生态农牧业技术质的飞跃。第三,推动现代生态农牧业技术创新。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需要

    依靠高新农牧业技术,目前农牧业技术储备与开发的重点仍集中于增产增值方面,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因而今后应围绕可持续农业体系建设,搞好生态农牧业理论创新,积极开发利用良种优选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资源重复与循环利用技术、立体种养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第四,加强生态农牧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建设。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向农牧民提供生态农牧业技术的转让、咨询和服务,尽快完善生态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迅速提高有关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技术人员的言传身教不断提高农牧业劳动者的生态农牧业技术水准,推动我省生态农牧业建设。

    (四)深化改革,推进合作经营,探索建立新的农牧业发展体制。将发展合作经营,实现耕地、草场适度集中,把规模经营作为促进农牧区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转变的重要手段,改变传统分散经营为主状态下各自为政、耕地和草场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规模小的状况。建立耕地、草场有偿流转制度,使无种植能力或不愿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牧户的耕地、草场资源向有能力进行发展的农牧户集中,进一步提升耕地和草场资源保护和管理水平,提高单位耕地、草场产出率。在全省积极扶持联合经营或股份责任制生产经营模式下,建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牧业合作社或联户经营体,充分发挥各成员的特长和优势,促进农牧业形成规模优势。

    (五)加大投入,为发展生态农牧业提供资金保障。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户投入为主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业。按照“捆绑使用、集中投放,渠道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借助财政支农资金、扶贫资金、农牧业综合开发资金多渠道增加农牧业的投入。各级财政部门要按财政收入的增加,在预算中增加对生态农牧业的投入,在农牧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的安排上,对生态农牧业发展要给予倾斜。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畜产品安全、科技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加投入,加快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和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金融部门在贷款中要增加对生态农牧业的投入比重。加大中、长期贷款的额度,使之与农牧业生产周期相适应。对重点农牧业龙头企业、种植户、养殖户给予优先照顾。要引导农牧民群众扩大自我投入,把更多的自有资金用于发展生态农牧业,鼓励和吸引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兴建生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通过产销衔接吸引销区以支付预定金、补偿贸易或实物作价入股分红等形式,增加对农牧业的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有重点地依托生态农畜产品加工合资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六)发展生态农牧业产业化。生态农牧业产业化是遵循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牧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要使青海生态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实施产业化经营,以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特色产品,以生态旅游为特色服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品牌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主导产业带动,中介组织带动等多种组织形式,从而使各组织间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

    (作者系中共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