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式任务单”应用策略

    高鹏鸿 孙淑彦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的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高级思维的教育方法。笔者在之前的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半成品加工”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半成品加工”有利于强化知识点和操作技能,“任务驱动”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只有技术还不够,与他人沟通、协作以及对事物统筹规划能力也都很重要,所以有必要设计一些项目课程,让学生锻炼综合能力,在项目体验中得到成长。于是,笔者决定在高一年级实施项目式教学,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和活动的顺利实施,还设计了项目式任务单,任务单是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说明书、开展项目活动的路线图。

    ● 项目式任务单的类型

    笔者首先结合课标和考纲,罗列了教材所有的知识点,然后根据学情整合教材,开发了适合本校学生基础的四个项目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子报、“我爱班集体”多媒体作品、“山西疫情实时监控”程序设计和“贪食野味危害查询系统”数据库。在教学中将项目活动分为三种课型——项目解说课、项目实施课和项目展示评价课,对应设计三种类型的任务单。

    1.项目解说任务单

    主要包括项目概况、项目规划书、项目知识链接和课堂收获。项目规划书主要包括项目名称、开发步骤、实施建议、时间安排、初步的设计方案及手绘草图,这个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项目知识链接环节以教师讲解或学生自学为主,主要是为学生完成本节课的任务提供知识性资料。课堂收获环节以学生自评为主,在教师给出的学习目标中进行选择,并填写自己的收获。

    2.项目实施任务单

    项目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搜集资料和制作作品,任务单的内容包括信息采集卡(含任务分配)、活动步骤(含任务分配)、知识链接、问题与改进和课堂收获。除了纸质任务单外,还设计了4个微课,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为学生开发作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创意灵感,也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巩固知识技能。

    3.项目评价任务单

    主要以项目评价表为主,包括评价要素、评价等级、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学生互评)和作品优缺点。除此之外,对应教材和考纲,笔者还设计了知识梳理表,便于学生梳理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用到的知识和技能。

    ● 项目式任务单的应用策略

    1.角色扮演策略

    学生没有项目规划设计的经验,无从下手。为此,笔者创设情境,假扮客户和技术顾问,让学生假扮设计者,通过提问、沟通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分析和项目规划书。

    2.案例启发策略

    尽管已经做了充分的项目规划,并详细讲解了开发项目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技巧,但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仍无从下手。为了节省课堂时间,笔者开发设计了相似的案例成果,并制作了内容丰富的微课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和思考,为学生开发自己的作品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意灵感。

    3.激励辅助策略

    笔者采用项目作品打分奖励机制和随机点名器的抽奖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项目活动中。另外,还设计了每节课的学生评价表,对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笔记,对小组贡献等再做评价,针对个别学生采用“小步扶着走”的方法,让这类“潜能生”从一个个小成功中慢慢建立自信,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督促检查策略

    检测督促学生课后资料的搜集情况和项目任务单的完成情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不少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的情况,笔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时刻跟进项目的进展督促检查,对遇到的问题,如有项目式任务单流于形式、有的小组团队沟通不好等,及时进行调整。

    5.思政渗透策略

    上学期因疫情延期开学,所以项目教学只能在线上进行,为了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把爱国主义、风险意识、社会责任、公共安全、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笔者收集了抗“疫”素材,结合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设计了“山西疫情实时监控”程序设计项目和“贪食野味危害查询系统”数据库项目,进行了符合学科学情的思政教育。

    ● 项目“双评价”体系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简单地以分数或等级来评估学生。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笔者尽量采用鼓励性语言、学习建议等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设计了项目“双评价”体系,即从学生课时评价和项目作品评价两个角度来评价项目实施的整体效果,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同时还利用评价结果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发挥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在每个项目结束后,笔者还将优秀的项目作品在全校展播,并向获奖学生颁奖,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 教学实践的反思

    1.学生不是教会的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明白了一个道理,学生不是教会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学会的,学生在实践中内化知识形成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例如,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子报”项目作品制作中,因为学生初中时就学过Word,如果采用传统的讲练结合对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为此笔者整合Word技能制作了一个微课,引导学生如何使用零散的技能制作一个艺术品。学生虽然看得特别入迷,但当开始制作作品的时候,却不知道怎么下手,也不会使用Word中的技能,其实笔者在微课中就用Word中的技能实现了艺术效果,但因为跟自己无关,学生就是看热闹,对知识没有消化。这个时候让学生再看微课,他们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两节课后,有学生小组告诉笔者他们的作品已经做好了,笔者没有直接对作品进行评价,而是先让其他学生小组评价,学生根据其他小组提出的不足进行了作品改进。到了第四节课,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这时,笔者建议学生小组互相交流,观看对方的作品。在交流及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们意识到了自己作品的缺陷并再次进行完善,这时就有了创新。最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作品评价表,要求学生照评分标准给自己打分,若觉得还有不足,课后改进整合再提交作品。

    从一开始没有思路,到后来的模仿,再到灵活应用,最后创新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遇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分析、思考等思维活动,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互相协商、讨论,提高了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样,就从表面学习进入到了深度学习,核心素养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2.有不足才有生命

    项目实施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实施过程中,笔者遇到了很多问题。

    (1)项目解说任务单流于形式。首先是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后就不再问津;其次是个别学生认为任务单没用,不写不交,认为项目规划书都在自己的头脑中,但在后期制作时又无从下手;再次是学生不愿意落实知识链接、问题与改进和课堂收获等环节,在完成项目要求时只凭经验,不看项目知识链接,或者看了之后也不深入思考,只等教师讲解,没有养成阅读思考和反思的习惯。

    (2)团队合作不协调。例如,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有的小组成员只顾各自完成任务,不愿意跟其他同学分享、讨论作品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有的小组成员不愿意参与活动,在教师多次鼓励后,才参与到作品制作中;有的小组沟通不畅,组员做完作品后未等组长拷贝就关电脑,导致作品没有及时拷贝,整个作品也无法完成。不过正是这些不足,真实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在挫折中吸取经验,为后面其他项目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3.思政教育從“云端”渗入学生“心里”

    通过“山西疫情实时监控”程序设计项目和“贪食野味危害查询系统”数据库项目的教学,学生们真切地领悟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初步了解了如何用技术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事情,并对这次疫情产生的根源也有了自己的思考。但也有个别学生被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干扰,在自律和放纵之间选择了放纵,如何让这些学生不受干扰,感受抗“疫”英雄的大爱,懂得生命的珍贵,珍惜时光,自律学习,还需要笔者不断反思和改进。

    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们虽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面对问题,他们都能坚持改进和探索,主动学习和探究,在合作过程中听取他人意见,在意见有分歧的时候商讨协调,完成项目。且不论作品的好坏,至少学生们都参与了作品的制作,经历了思考、分析、设计、制作、应用和创新的过程,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项目式教学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笔者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的一些看法也许还不太完善,但笔者相信只要以积极的、负责任的心态对待每一堂课,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探究,那么对课堂的把握就一定会越来越好,教学质量也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