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感悟初中信息技术

    赵莉

    【内容摘要】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最终落脚点是在自己身上,因此必须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真实的体验去感悟并把握相关的知识。本文主要围绕采集生活元素、讲述趣味故事、展示直观教具、设置教学悬念及进行开放教学这五个方面去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初中信息技术。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问题情境? 生活元素? 趣味故事

    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教师要格外重视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学生只有学会实际的操作才是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不断地指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取得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成效。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指导学生感悟信息技术呢?

    一、采集生活元素创设问题情境,满足学生真实所需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知识只有和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和意义。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场景、经历和想象等都和信息技术有着密切地联系,因此,教师就可以把这些生活原型作为教学的基点,引导学生把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相关技能。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水平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需求,采集合适的生活元素来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保证学生更加顺利地展开学习。积极满足学生的真实所需,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并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紧密地结合。

    例如在对《图片的获取与加工》这一单元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们展示一些“交通安全标志”,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图片的加工过程,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依次给学生展示几个交通安全图标:禁止鸣笛、禁止左转和禁止超车,多媒体只展示图片,不展示文字介绍,让学生们回答这些图标的含义,并分析这些图标分别都在提示人们什么?这种问题情境就是采集了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元素,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调动起学生的真情实感,从而促使学生有很大的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当学生们纷纷回答完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继续抛出推动性的问题:“同学们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下这些图标吗?”这时学生的内心就会泛起动手实践的欲望,然后教师再接着展开相关的技术教学,带领学生们一起用计算机中的绘图工具模仿制作交通安全标志,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认真仔细。

    二、讲述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

    故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极其大的,哪怕是到了初中阶段,学生们对于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也是无法抗拒的。在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学生可以放松自我,并将自我的思绪完全沉静在故事情节中,从而开动思维,展开更加积极地思考和学习。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积极地给学生设置并讲述一些具有思考意义的故事,让学生拥有一个更加轻松自在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个角色,并展开角色扮演,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对《走进信息世界》这一单元的相关知识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个故事:“在春暖花开,阳光明媚的某一天,几个好朋友正在游轮上嬉戏着,正当他们沉浸在这美好时光里的时候,游轮突然就出现了故障,开始慢慢向下沉,游轮发出的求救信号都石沉大海……死亡正在肆无忌惮的逼向游轮上的每一个人……”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集中起来,专心致志听着老师的讲述,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假如你们当时也身处在这艘游轮上,在这种危难时刻,你有什么办法解救大家呢?”这时学生们将自己进入到故事中,把自己想象中故事中的一角,就会想到要在第一时间内打电话报警,用手机把重要的信息传递出去,等待救援。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们就能深刻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更加期待。

    三、利用直观教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正如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言:“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所以,要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动力,教师首先就需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实际的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把握所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模型和图标等多种直观的教具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直观的教具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感知到教学内容,从而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在学生真实地感知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并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另外,直观的教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尽情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对《认识计算机》一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给学生准备一台真实的电脑,然后带领学生一起对电脑进行“解剖”,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把握电脑的组成元素。教师在讲台上先把机箱打开,分别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CPU、硬盘、显卡以及内存、声卡和网卡等主机中的各个设备。同时教师还可以给学生简单地介绍CPU号称计算机的“心脏”,硬盘被称为计算机储存的“仓库”,显卡是计算机的“显示助手”等,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展示完之后,就可以进行提问:“看了计算机的这些组成设备之后,老师想知道大家对它们的功能是否有了解呢?”这时学生们就会进行讨论探究,并且纷纷回答:“CPU的中文意思是中央处理器,是电脑中的核心配件,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解释计算机指令,并且还能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硬盘是计算机最主要的存储设备。”“显卡主要承担着输出显示图形的任务。”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并给学生进行更加详细地介绍,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度。教师在展示教具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拿一拿,摸一摸,让学生亲身地感受以下计算机的内部结构,从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设置教学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化学生认知冲突

    加入创设问题是为了提供探索的材料和方向,那么设置悬念就是为了给学生的探索行为注入一定的“催化剂”和“调味剂”,从而强化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设计悬念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地讨论和辨析,从而带领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会比较强,并且会对“悬念”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那么,教师在设计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时,需要把教学中的重难点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设计到问题中,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对其进行探索和解疑。

    例如在对《数据图表与分析》一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设计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同学们,最近一次的月考已经结束了,成绩也已经出来了,老师还没来得及仔细看,但听别的老师说,在这一次的月考中,男生的成绩不如女生的成绩,那大家能和老师一起验证一下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吗?”这时,班里的女生想证明自己的成绩就是比男生好,而男生们也不愿意接受这种情况,急切想要翻转局面,并且大家都会十分好奇,想要知道真正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然后,教师拿出这次月考的成绩单,并跟学生说:“老师知道一种软件,可以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就计算出你们每个人的总成绩,不仅如此,班级内的总分和平均分也能轻松算出。那大家能猜出老师说的是哪个软件吗?”这时学生们就会疑惑:“究竟是什么样的软件能有这么大的作用?”然后教师就可以顺势给学生引出Excel這个软件,并带领学生学习“数据图表与分析”的相关知识。

    五、通过开放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并且学生之间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性的,那么教师就要正确看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正确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学而有方,教无定法,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的教学给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从多个角度给学生营造出思考问题的情境,并且带领学生探寻多样的解题途径。在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留出更多可以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培养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软件的时候,就可以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同学们,老师刚刚搬了新家,想请一位设计师来帮我设计一下卧室,好让我有一个更加舒适的个人空间。老师觉得你们就可以担任起“小设计师”的角色,那你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帮老师设计一个温馨舒适的卧室吗?”这时学生的设计欲望就会被调动出来,并纷纷展开构思和设计。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构思和设计时间之后,再接着让大家进行设计分享,这时学生就把自己的设计图展示给大家看:“我在卧室里放了床、衣柜、电视机和电脑桌,老师闲暇的时候就可以躺在床上看电视;需要工作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电脑桌上的电脑工作……”然后教师总结:“这位学生的想法很不错,考虑到了老师的日常工作和放松的时刻,那对于这位同学的设计,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吗?”这时学生们就会展开热烈地讨论,有的学生觉得这位同学设计得很合理,值得学习;也有的学生觉得应该在床边放一个床头柜,这样方便放手机和睡前读物等小物件;还有的学生觉得这位学生的布局有一点问题,应该做一下改进……在这样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创设出一个合作探究的机会,并且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

    总而言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给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从而给学生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问题的辅助作用,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并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尚晓晶、沈涛、滕旭 等.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应用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1):5-6+9.

    [2] 卞月洋.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导入的创设[J]. 基础教育研究,2015(24):55-55.

    [3] 孙淑莲. 情境创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141-141.

    [4] 史东. 巧设情境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探究型有效教学[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22-23.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