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观照美学理论,指导中学生个性写作

    沈金花

    学者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要积极运用观照美学理论,用美学思想审视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审美空间自主写作,获得心灵的自由;学生写作时不再盲目跟风,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和个性特点的佳作。

    一、撷取生活片段,积累素材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写作素材一般来源于日常生活。而当前,学生的素材库中多是名人名言或者老掉牙的事例,缺少新意。运用这样的素材,写出的作文自然是老生常谈的,死气沉沉,缺乏美感。指导学生写作时,要鼓励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选择新颖的内容,学生作文的质量便会得到提升。

    如,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青山绿水图》要求考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写作一篇记叙文,展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写作这样的文题时,就要注重展现“美”与“和谐”。若学生缺少生活经验,写作时只能摘录一些经典美文中的词句,或者用华而不实的词汇拼凑一篇作文,这样的文章缺乏新意,难以获得高分。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能够表现美的素材,除了挖掘美的自然风光外,还要积极观察,寻找表现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素材。如有学生发现,自家小区附近的臭河沟变干净了,原来是政府设立了河段长制度,河段长负责河道的治理工作。学生将这样的素材写进作文,使文章更真实、新颖,读者也会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罗丹认为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要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抛开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选择生活中的实例,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时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出精彩纷呈的作文。

    二、把握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

    学者席勒提出了游戏冲动说,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创造出感性和理性、客观和主观相互统一的“美”的形象。有了这样的形象,人们就能摆脱物质的束缚,通过美,走向自由。高中写作教学也要运用这种理论,鼓励学生抱着“游戏”的心态观察周围,进行随笔写作。这样的写作更自由,所写的内容也更贴近自己的真实心理,有助于创造感性和理性统一的“美”的形象。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主題是“车辆与时代的变迁”,由于很多学生亲身经历了这样的变迁,所以要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个性表达。教师开展写作指导时,有学生提出:“我想写共享单车其实并不是那么好,因为很多人的素质很差,乱停共享单车,还将共享单车带回家私用。可是,在作文中写‘不美的事情,这样可以吗?”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美”和“真”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揭露社会中的不良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其实是“美”的体现。这位同学受到教师的启发,就在作文中写了相关内容:“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出现了不少新生事物,共享单车就是其中之一。但很多人的思想却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文章经过一番辩证分析,批判了此种不道德的现象,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具有现实意义。

    学者林荣凑提出“写随笔是释放自己的思想、情感、智慧,写随笔能满足人们的表现欲望。”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而应让学生主动表达思想和情感,写出更贴近自己真实想法的作品。

    三、多角度切入,鼓励创新

    要让作品更“美”,就要写出新意,然而遗憾的是,很多学生不是缺乏新颖的写作素材,而是不敢写。很多学生认为生活中的小事太普通,不能写;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内容太过敏感,不敢写,如此自然就缺乏写作素材了。教学时,要让学生抛弃这些错误的审美观,大胆表达心中所想。

    2019年全国高考作文主题是“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勤劳是写作常见的主题,写作时若只是堆积古往今来勤劳之人的具体事例,作文就落入了俗套,缺乏新意,难以获得高分。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创新。首先,立意方面要运用发散思维,寻找与勤劳有关的主题,将这些主题罗列出来,然后删掉大家都能想到的常规立意,这样选择出来的立意就比较新颖。下一步,挑选写作素材。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一些时效性更强的新闻、热点事件和热点人物。如有学生就别出心裁地选择了“许昕再迎好消息!入围2019年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成最年轻候选人”这则新闻,提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奋肯干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写作,就能解决作文论点老旧、材料俗套的问题,作文会更有新意。

    总结学者克罗齐的“直觉即表现说”可以发现,“美”是一种个人内心的基础反应,是完全独立而有个性的。然而笔者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使用套路化的语言,作文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缺少个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创新,解决写作思路匮乏的问题。

    四、汲取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华,写出韵味

    学者张中行在谈到写作教学的弊端时提出:很多人希望在课堂上学会全部的写作知识,忽略了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汲取其中的精华。长期坚持,学生逐渐也能写出富有韵味的文章。

    201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是“文明的韧性”,文题虽然简单,想得高分必须写出深度。首先鼓励学生分析题目,让学生采用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总结作文的核心思想。学生认为:“韧性本来是说东西不容易折断,可以抽象成对文明的诠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历过很多风雨,传承至今,这就是一种韧性。”学生虽然能分析出题目的核心思想,却不知道该怎样写出韵味。此时要鼓励学生阅读同类型的经典作品,如阅读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莫高窟》《阳关雪》《都江堰》等作品。《文化苦旅》从自然风光入手,表现了中华文化的瑰丽,探究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运。学生写作时可以借鉴这样的写法,尝试从文化遗产、历史事件入手,写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现文明的韧性。

    交流能提升学生对美的判断力,因为美是一种个体和客体的交互感受,也是主体和主体之间互相交流的感受。所以,学生阅读经典作品后,还要鼓励学生开展审美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蔡元培认为要将美学引入到教学领域中,引导学生审视美、追求美、创造美。《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减少学生写作中的束缚,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由此可见,高中写作教学要积极借鉴美学理论,引导学生写出更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