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安门城楼标语的演变

    张玲玲 郑志远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天安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的独特象征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天安门城楼东西两侧的巨幅标语也引起世人的注意。在此之后,天安门城楼两侧标语经历了两次变化,成为不一样的时代档案。

一、天安门焕发新生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3月,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宣布了定都北平的决定。此时的天安门及其广场因年久失修呈现出破败景象。8月13日,毛泽东出席北平市第一届各界代表会议并发表讲话,号召各界团结起来共同建设人民的首都,会议同时做出了为迎接开国大典而修整天安门广场的决议。随即,市政府责成建设局承担修整天安门广场的任务。[1]为迎接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的所有整修工程必须于9月底前竣工。时间紧,任务重。市建设局在天安门广场竖起“建设人民首都”的横幅标语,组织和号召社会各界积极投入天安门广场整修工程。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热烈响应。仅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北京市筹委会为例,它组织了约6000名学生义务投入到天安门广场整修工作中。[2]在政府动员和各方努力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天安门广场内的垃圾得到清除,洼地也被填平。随后,市建设局的技术人员、工人队伍对天安门城楼主体建筑进行了整修粉刷,对金水河进行清淤,建起了国旗升降台,并在广场种植了花草树木以美化环境等。至此,天安门整修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原本破败的天安门及广场焕然一新。

二、由“中国”到“世界”

    1949年7月,按照毛泽东的意见,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开国大典筹备委员会。[3]经周恩来同意,天安门东西两侧红墙布置两条大标语。标语内容由时任新闻总署署长的胡乔木拟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与“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并确定由时任政协筹备委员会总务处办公室主任兼会场布置科科长的钟灵来书写。钟灵在延安期间就以擅长写宣传标语而著称,所以,由他承担天安门东西两侧大标语的书写工作是比较合适的。

    经测量发现,天安门的九间门楼的宽度竟然不一致,但在视觉上却让观者感到两边是对称的。实际上,门楼的中间部分最宽,四六间略窄,三七、二八、一九间逐次递减。古人如此巧妙利用视觉错觉原理让钟灵暗暗称奇。由于两条标语字数不对等,钟灵就利用古人这一技巧将标语中“政府”二字的距离设计得紧凑些,取得了很好的视觉效果。在书写过程中,他先裁剪出巨幅纸片,挥毫写下17个巨幅宋体字,每字均有一间房子大小(字高2米,宽2.2米)。他将写好的标语贴在布上,用剪刀裁剪下来,再让木匠按照一定比例做成木字盒,外安毛玻璃,内置电灯泡,将字依次贴在城墙壁上。实际上,当时在老解放区已流行简化字,但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习惯,标语仍用繁体字书写。开国大典前夕,天安门城楼两侧挂起了大幅标语:西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东侧为“中央人民政府万岁”。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两侧的巨大标语与开国大典的热烈气氛相得益彰,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50年国庆节前,天安门城楼东侧的巨幅标语“中央人民政府万岁”改为“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亦为钟灵书写。此次改动后,两条大标语的字数一致,不仅在形式上更加美观,意义也更为深邃。胡乔木对标语的改动做了阐释:“我们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要发展同世界人民的友谊和联系。这两条标语,一条‘中国,一条‘世界。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要成为固定的、永久性标语。”[4]这次标语的改动,彰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担当以及致力于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胸怀。

三、由“繁”到“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文化需求,汉字简化改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有序展开。为了配合简体字在全国的推广,天安门城楼两侧的标语也完成了由繁体到简体的转变。书写简体字标语的任务也是由钟灵来完成的。但对于此次标语完成转变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根据钟灵个人的回忆录。他提到在1956年,天安门管理部门的同志请他重新书写简体字标语。但在一次访谈中,钟灵又回忆到,在1964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余心清找到他,要他将标语的繁体字改成简体字[5],这是第二种说法。第三种说法认为,1956年至1964年的八年时间里,天安门两侧标语逐步完成了由繁体到简体的历史性转变。具体是在1956年标语中的“萬”字首先改动,1957年“團”字改动,1964年“華”“國”“歲”“結”改为简体字。这种观点既考虑到钟灵的两次回忆,又有历年拍摄的天安门照片作为依据,同时考虑到简体字改革工作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与标语相关的简体字字形是逐步确立等原因,所以比较让人信服。改动后的天安门城楼简体字标语一直沿用至今。

    天安门城楼标语由“繁”到“简”的改动,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汉字简化改革对保障群众文化利益的重视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人民立场,向人民群众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原则。

四、标语的时代价值

    天安门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多年来的沧桑巨变。天安门城楼标语的历史意义和时代内涵也将随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而不断丰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与“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两条标语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解放、当家做主的愿望。这短短17个字凝结了中国共产党28年艰苦卓绝奋斗的初心,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心声。这两条标语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见证。近代以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真正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天安门城楼的巨幅标语是中国人民用拼搏和奋斗书写出来的,向世界宣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历史纪元。

    从“中央人民政府万岁”到“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担当与伟大胸怀。随着国内和平建设事业的稳步推进与国际形势的逐步变化,最初确定的标语已不能较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类社会谋发展的大国担当,具有一定的局限,需要进行一定调整。“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6]从“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这条标语的内涵,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新时代的中国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两条大标语为天安门这座古建筑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也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历史档案。天安门是中国古建筑的翘楚,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座原本只属于封建帝王的私人财产才真正交回到人民手中。城楼两侧的标语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彰显了协和万邦的大国胸襟,让天安门这张“中国名片”更加熠熠生辉。70多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7]立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将继续鞭策和激励我们向着新的目标迈进,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参考文献:

    [1]王蕾,李自华.迎接新中国成立的北平城市卫生治理运动[J].北京档案,2009(09):7-9.

    [2]贾英廷.走近天安门系列六百年间天安门[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9:153.

    [3]王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关于建立新中国的一些档案文献回顾[J].党的文献,2019(06):4-8.

    [4]张淑新,张淑媛.开国大典[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3:109.

    [5]周杭生,钟灵.他把书法写上天安門红墙——与著名书法家、美术家钟灵对话[J].档案春秋,2006(05):15-17.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7.

    [7]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10-02(02).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9KDC008。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