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的风景”

    赵毅

    摘 要:文章旨在通过研究表现主义的时代背景以及艺术特征来分析情感是如何作为灵感来源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和重要性,并研究二战后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出现及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给艺术家在情感上的冲击,由此带来的新的表现语言,以及抽象化表现主义的诞生及其对我国艺术家的影响。

    关键词:表现主义;情感;绘画;抽象表现主义

    一、表现主义简介

    (一)表现艺术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表现主义一词出现于1901年的法国巴黎,目的是与印象派画作产生区别。严格意义上来说,表现艺术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期,受到印象派的影响同时也对印象派进行颠覆。凡·高是后印象派的三巨匠之一,也是表现主义的先驱者,他的作品《星空》是他仅有的带有幻想性的作品。到了20世纪初,表现主义的活动开始兴盛,其活动中心为北欧,以德国为中心。表现主义不仅在绘画领域快速发展兴盛,在戏剧、电影、诗歌等文化领域均有着重大影响力。

    表现主义的作品侧重于画家或者艺术家内心思想的表达,这与19世纪末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无关系,作品强调主观的重要性,强调内心情感的表述,同时也是艺术家个人政治追求的表现。20世纪初的北欧乃至整个欧洲,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动荡不堪,这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家作画时对色彩与线条的运用都极为粗放与自我,同时,主题基本偏向阴暗面的表达,较少会看到积极主题的表达。由此可见,对于自我的表达无疑是表现主义的主题。

    (二)表现主义的主要特征

    夸张客观对象是表现主义的特征之一。由于自我的表达是表现主义的主题,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受主观性的影响,对于感同身受的部分,艺术家会对其进行夸张放大甚至使其面目全非,对客观事物的描绘脱离原型或者进行变形再造,最终达到作品是自我主观的再现这一目的,因此作品常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在欧洲兴起,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影响了当时的艺术家,他主张:“梦是欲望的满足,人们有所希望,不能在现实中实现,故而寄托于梦境。”画家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对现实的表达进行幻化,将梦境与现实进行穿插。如爱德华·蒙克的自画像中,烟雾将蒙克环绕,整个画面呈现出漂浮感与虚幻感,好像下一秒画中人便会随烟雾一样散去,生命便将终结。其用怪诞的方式表现出主观对客观的再塑造,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非真实性、虚幻性。

    “一切都在于表现”这句话是马蒂斯个人的艺术宗旨,因此他主张色彩应当服务于表现,为了充分表现主观的创造,夸张甚至无视客观对象的现实色彩,任何物品甚至人都能用上红色、蓝色、紫色等夸张大胆的色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社会动荡不堪,这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家作画时对色彩与线条的运用都极为粗放与自我,笔触和线条是完全主观创造的对象,是个人情感宣泄的最有力的展现。凯尔希纳的代表作《街头的五个女人》,描绘的正是一战前的德國街头场景,作品中的女人像是空虚的贵妇,又像是为生活所迫的妓女,在黄绿色的背景衬托下的五个人像幽灵一样,灰紫色的脸与戏剧般的人物造型在强烈的紫黄色对比之下,构成一幅叛逆动荡的作品。

    二、表现主义的发展

    (一)德国新表现主义

    德国新表现主义是在表现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在时间线上并不相连,但是二者都是德国理性主义绘画风格的继承。德国新表现主义产生于二战之后,是对当时国际化的“美国艺术”的一种反叛。二战后的美国凭借其强有力的经济优势在国际上迅速崛起,其具有颠覆传统的艺术形式也随之流行于欧美各国,1964年威尼斯双年展过后,“美国艺术”对欧洲的影响力达到新高度,美国成为那个时候当之无愧的世界艺术领导者。但是,在二战后一段时间内,许多艺术家为了标新立异而不顾一切,他们因担心自己的作品缺乏竞争力,跟不上市场的步伐而放弃了艺术本来的宗旨,一味地迎合消费者社会的需求,缺乏对主观印象的重视。德国新表现主义就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

    1.新表现主义的色彩与肌理运用

    浓重而又阴郁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色彩最主要的特点。但色彩的阴郁不代表用色方面多为黑灰色调,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反而利用丰富的色彩表达情绪,强调色彩物理性特征之外的精神特征是他们常采用的方式,因此画面常常因为色彩的缘故呈现出温度,或冰冷,或炙热,或和煦。这些都是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通过色彩传达给观者的。如A.R.彭克画于1970年的《挫折》,夸张地展示出畅想的一切,在画中没有明显的细致的线条,而是利用大面积的形状来展现客观对象。蓝色在心理学领域代表着忧郁,大面积的蓝色、红色、黑色和随意扭曲的线条展现出艺术家自身内心的纠结同时富有神秘感,以无限的留白和大面积的色彩给人无限的遐想,从而延伸作品的界限。

    肌理通过油画材料以及画家的笔触表现出来,是画家精神指引下的产物。线条和笔触是肌理最基本的组成方式,巴塞利兹认为肌理并不是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而是自我的宣泄途径,宽大狂野的笔触是内心暴躁情绪的宣泄。同样的,流畅的线条和曲折中断的线条也是内心的一种宣泄。安塞姆·基弗在作品中利用泼墨状的油画颜料再现轰炸后飘在空中的废墟材料,整幅画面既忧郁而又沉重,让人仿佛可以看到当时的惨状。整幅作品带有冥想或者噩梦般的凌乱场景,表现的是基弗对战争的反思。

    2.新表现主义的情感表达

    德国新表现主义是对表现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在德国特有的理性主义绘画方式之下,德国艺术家疯狂地追求艺术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指对客观物体的真实再现,而是对精神的真实反映。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国家士气遭到严重打击,同时面对美国现代艺术的强有力冲击,这些都促使德国艺术家开始反思并且企图通过艺术的方式捍卫对精神内涵的追求。绘画过程中对直觉的表达是新表现主义对主观世界追求的极致的表现,由于直觉是一瞬间的事情,因此会减少客观对主观的影响,这与中国画“重神韵轻形态”的传统类似。对主观的极致追求导致画家笔下的形态更加扭曲,仿佛具象是不存在的,画面只需要传达画家内心的不适感。战争是当时德国社会的主题,当时德国艺术家并不避讳这一主题,通过狂野的色彩和粗犷的肌理运用,赋予画作反思的内涵和宏大的美感。

    康定斯基认为,画家的内在思维是作品情感最根本的来源,而材料、技法等一切外在条件都只是对画家内在的补充,并不是主导。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符号语言,如A.R.彭克的“棍棒”,基弗的“铅”。这些都是艺术家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对战后“废墟”的直觉性表述。

    (二)抽象表现主义

    与德国新表现主义不同,抽象表现主义产生于二战后的美国,是美国现代艺术中的一支。二战后美国作为战胜国,也是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之一,经济地位和国际地位迅速提升,很多来自欧洲等其他地区的青年纷纷涌向美国,虽然缺乏文化底蕴的支持,但是大量的移民使美国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境地。他们寻求新方法和新观念以扩展绘画领域及其表现形式。和德国新表现主义一样,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认为艺术是主观抽象的,是需要凭借直觉进行直接创作的,强调自发性与无序性。由于抽象表现主义追求的是自我的表达,对技法风格要求不高,因此抽象表现主义呈现出的作品风格多变,画派内部并不统一。艺术家为了方便对其研究,根据表现手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一是采用表现性方式的行动画派,另一种则是采用构成性方法的色域画派。不同画派的艺术家通过各自的手法展现自己对当今社会的理解,使创作成为一种反馈。

    波洛克是抽象表现艺术的代表人物,波洛克的创作更注重于绘画本身,他更强调直觉与随意性,用刷子等工具蘸取颜料,随意地在画面上进行创作,使颜料随意滴落,保留运动的节奏。因此画面最终呈现的状态就是当时作者存在的状态,他的画看上去简单,色彩零碎,但给人震撼和理性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抽象表现主义也影响了中国的一批艺术家,丁乙就是其中之一,他甚至只用简单的重复手法作为表现语言,将复杂的表现对象简化为点、线、面或者几何图形,在美学的指导下用重复的手法进行排列组合,以局外人的身份理性地对当今社会进行描绘与再现。在作品《十示2002-10》中,丁乙通过对简单抽象的“+”字符号的重复和对色彩的处理,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与场景呈现于画布之上,这一符号可以是电子屏的流动信息,也可以是股票市场的跌涨符号,它可以是任何事物,由此带给观者一个可以对今日社会进行反思的抽象空间。

    三、结语

    对自我情感的积极释放是表现主义的核心,表现主义的艺术家无疑是自由的、个性的且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他们的思想前卫且富有批判性,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让他们始终保持了批判的态度,对主观自我的追求决定了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社会面貌与需求之下做出的内在性表达是自发性的,艺术家不再仅仅追求对自然的模仿与变形,而转为对自我内在精神世界的强调。因此在创作过程中,继承前人的思想理念,着重强调画作背后情感的表达而非形式的花哨,是对绘画本体语言的回归,也是使绘画作品多样化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名潞.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基弗.艺术在没落中升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斯佩克特.弗洛伊德的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4]苏宇.论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产生与发展[D].山东大学,2009.

    [5]沃利斯.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对表现的反思[M].宋晓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刘蓓蓓.论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中形式感的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0.

    [7]陈凯.美国抽象表现主義绘画观念和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4.

    [8]马路.回到绘画的怀抱:联邦德国新表现主义述评[J].世界美术,1985(4).

    [9]斯皮尔伯利.墙上艺术:抽象表现主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10]李丹婷.分形的美学思维:以抽象表现主义为中心[D].西南大学,2008.

    [11]邱丽杰.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艺术价值[J].美术大观,2009(6).

    [12]王晓蕾.激情与理性的碰撞:浅析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特点[J].文艺,2009(6).

    作者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