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原因探究

    尹红 朱聪明

    【摘 要】信仰,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指人们找到精神归宿,确立了人生目标追求。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科学信仰观确立的基础。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任,信仰马克思主义,应是每一个青年大学生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现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致使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等问题愈加严重。本文从经济、文化、教育和自身发展等方面,努力探究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原因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7-0067-02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科学性的认同和信任基础之上的,并对其核心思想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有着矢志不移的信念追求。大学生群体是社会中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较强的群体,同时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要群体。大学生群体的信仰状况,一直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新时期大学生信仰的总体状况还是十分积极向上的,他们坚决拥护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对未来的美好人生充满了期待。但值得关注的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并不信任,甚至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奉为人生准则,信仰发展呈现出庸俗化和功利化趋势。因此,从源头入手,深入分析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一、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科学信仰观确立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和主流信仰体系,往往是由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恩格斯早在《反杜林论》中就说过:“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1](P.6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逐步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分配形式、组织方式、就业形式和思想观念均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发展变化给新时期大学生信仰观带来丰富选择性的同时,也对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观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大学生尚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免疫力弱,很容易把握不住人生方向,学习目标、价值观念受趋利性驱使而产生偏移。加之改革开放以来拉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致使大学生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公正现象产生不满,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产生怀疑。一旦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持怀疑态度,质疑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与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想是否一致,就会大大降低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赖与认同,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下降,逐渐被边缘化。而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的范围扩大,就业环境愈加艰难,学生们在择业时更加关注的是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更加明显。以上种种,都会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持怀疑态度,进而质疑党和国家各项政策、目标的科学性。

    二、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科学信仰观确立带来的强烈冲击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社会化加速发展的世纪,世界各国都把文化作为促进社会发展、巩固意识形态地位的强大力量。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各国、各民族之间提供了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便捷的技术平台,文化多元化成为了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大量的思潮文化涌入校园,大学生有很多思想可供学习、选择和借鉴,加之西方国家在大众传媒的掩饰下,大肆宣扬西方社会的政治主张与独立、自由的个人观念,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更加青睐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追捧成为新时尚,西方文化具有话语权,占据主导地位。对西方文化盲目推崇,势必导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认知水平下降,在个人信仰的选择上倾向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尤其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带来极为严峻的挑战。西方国家对其文化进行多样性的包装来侵扰我国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也使得大学生容易形成盲目跟风潮流,过度消费,进而导致拜金主义盛行等信仰危机状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不仅需要经济实力的提升,也需要政治上的长治久安和文化的繁荣发展来共同推进,这也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建立科学信仰观所必备的条件。与此同时,网络高速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十分简易、便捷、高效的传播渠道,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由单一的课堂教育向全方位的社会化转变。但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的心理防线较低,又缺乏一定的辨识意识,根本无法鉴别什么是正确科学的信仰,什么是错误低俗的信仰。一些西方霸权主义文化也以网络为途径传播低俗的文化来干扰我国大学生的信仰选择,使大学生脱离主流文化的轨道,对是否信赖马克思主义科学犹豫不决。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系在新兴事物、外来思潮不断的冲击之下,面临种种挑战,也使得大学生对国家主流信仰即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不确定的心态,这种模糊的心态在周围大环境的影响下,对于大学生选择自己的信仰是十分不利的影响因素。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生命力,则在于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同步而发展。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积极回应时代的呼唤,用发展的理论不断回答解决发展变化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吸引力、说服力、感召力。”[2](P.1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责任,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在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着巨大改变的当今社会,学生们接受知识的渠道也需要积极转型。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偏重于纯理论的灌输和传授,理论脱离实际,僵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使得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很难取得成果。同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很多教师仅仅是将教材上的内容简单的归纳整理,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也没有认真仔细的研究过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的灵活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学生们不能很好的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意,从而无法真正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信仰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为前提,大学生没能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就无法在心理上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情感认同,这也是导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重要原因。大学生道德观的培育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等多方面共同的努力,其中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环境,需要高校和教师积极调整教育模式,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细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倾听大学生的心声,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再教育,让大学生从心理上接纳并认可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而培养学生们自觉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积极性、自主性。

    四、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局限影响科学信仰观的确立

    导致当代大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除了严峻的外部环境,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局限性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由于我国初高中以应试教育为主,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也往往用成绩说话,又相对溺爱。长此以往,学生们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思想上比较稚嫩,心理也不够成熟。步入大学的殿堂后,乍然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看管,学习压力又相对较轻,使得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松懈下来,自控力的减弱,让很大一部分学生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不再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这让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均处于萌芽阶段的大学生,形成不思进取、自暴自弃的心理。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一旦放松了對理论知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会使得大学生无法真正领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精神家园的缺失,信仰危机的出现也就在所难免。同时,大学生属于当前社会的前沿群体,但由于处于思维高度敏感和不稳定的阶段,虽然大学生群体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高于普通人,但张扬、独立的个性以及不愿被束缚、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也是很多大学生普遍具有的。这也使得大学生在确认信仰的道路上徘徊不定,充满疑惑,很难坚守稳定的信仰状态。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其普遍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抗挫折能力差,心理脆弱等等,也是大学生难以树立崇高的个人信仰的原因。近些年,经常会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低、消费无度等道德品质问题出现,大学生违法犯罪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产生虽与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但从根源上来说大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信仰作为人生的终极追求,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如何树立、把握,确是每一个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我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功走上社会主义的科学道路,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民族的希望,更应树立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只有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与个人抱负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充分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优秀大学生,才能确保我们始终沿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奋发向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徐黄生.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与时俱进[J].思想 教育研究,2006,(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