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承: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探析

    陈雷雷

    【摘 要】九一八事变起,面对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东北军民进行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救亡斗争,孕育了伟大的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本文试图探析东北十四年抗战在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焕发的独特精神内涵,并阐明其时代价值,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动力源泉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薪火传承;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7-0027-02

    20世纪30年代初期,日本侵略者悍然对中国东北发动军事武装侵略,东北军民面对侵略进行了英勇的反侵略斗争,成为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目前学术界对于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研究大多集中于东北抗联精神,且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唯有将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作为一整体加以研究,方能明晰其独特内涵、从整体上把握东北军民十四年抗战之于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一、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的独特内涵

    日本侵略者通过对中国东北早期的非法勘探、调查,获取了侵略东北之钥。日本关东军炮轰东北军北大营,中华民族处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下”[1](P.91),东北军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摆脱被殖民奴役的命运,自发或有组织性地结成一股股抗日力量。以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为典型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于白山黑水间与敌寇的英勇抗争,彰显了伟大的精神风貌和革命品质,催生了独特的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英勇无畏、正义凛然的爱国情怀;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革命品质;军民互助、鱼水相依的情感纽带;和衷共济、休戚与共的国际精神。

    (一)英勇无畏、正义凛然的爱国情怀

    东北军民十四年的抗日斗争,是中国抗日战争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写着东北军民十四年抗击侵略者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彰显了东北军民英勇无畏、正义凛然的爱国情怀。国难当头,东北军民始于民族大义,发出“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伪奴同立于黄海之岸”[2](P.26)的呼声。面对日伪当局的殖民统治与压迫,东北各阶层民众奋起反抗。通过举行罢课、罢工,捣毁日伪电话线和铁路线,袭击日伪统治机构等方式,给日寇以沉重打击。面对敌军装备精良、枪林弹雨的进攻,东北军民义愤填膺、竭尽赤诚,曾以“敌氛未尽,誓不生存”[3](P.108)来表达他们誓死抗敌的决心和信心。即便以卵击石,依旧与日寇进行着英勇悲壮的抗争,挫败敌军士气、延缓侵略进程。面对敌军残酷狱刑的折磨与拷问,抗日斗士们正义凛然、不屈不挠,即便女子也毫不逊色,赵一曼堪当典范,彰显了根植于每个中华儿女内心深处顽强的抵抗力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给予侵略者无形的震慑。正是这种英勇无畏、正义凛然的爱国情怀,支撑着东北军民不惜毁家纾难、舍死忘生、浴血奋战,活跃在与日斗争的各个战场。十四年抗战精神永不熄,国史明标第一功。

    (二)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革命品质

    东北军民十四年抗日斗争发生在东北这片独特的土地上,也终因这片土地而凝聚了獨特的抗战精神。东北地处中国北疆,冬季异常寒冷漫长,室外温度约达零下40多摄氏度,“朔风怒号,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3](P.718)即便如此,东北军民仍在粮衣极缺的情况下爬冰卧雪,与敌人作战,能顶住恶劣环境考验、拥有钢铁般意志,不愧为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十四年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东北民众为给国联调查团呈献日军侵略东北之罪证,不顾日寇残酷打击,冒着生命危险搜集和整理罪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了理想信念对于人及其行为的重要性。东北军民能够在超越极限的环境下与敌军进行英勇的斗争,正是心怀革命理想信念的缘故。紧急关头,马占山不顾敌方枪林弹雨,始终坚守“以尽我保卫地方之责”的誓言;黄显声立阻日军西进,始终向着“灌溉中华民族自由之火花”[3](P.108)的目标永不言弃;弹尽援绝,杨靖宇始终坚信“只要我们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4](P.1)正因东北军民心怀革命理想信念,才得以在极端天气、弹尽援绝、饥饿交加、衣不遮体等多重恶劣条件下,集聚了百折不挠、艰苦与共的钢铁般意志和精神。

    (三)军民互助、鱼水相依的情感纽带

    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东北军民能与日本侵略者历经十四年艰苦抗争,更重要的是军民互助、鱼水相依的情感纽带的支撑。抗日武装源于广大人民群众,而东北人民也成为了东北抗日志士们最坚实的“黑土地”。面对侵略与奴役,东北人民一方面以歌谣的形式传达其对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敬爱与支持;另一方面,东北人民在敌军紧密封锁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为东北抗日队伍传送信件、粮食供给等重要物资。在抗日队伍里,抗日将领将抗日歌曲视为一把“无形的利刃”,遂而紧密结合东北风土民俗和战士阶层的复杂成分,将人们喜闻乐见的歌曲曲调进行填词,在队伍内部广为传唱,振奋了战士们抗日杀敌的英雄气概。东北军民间牢固的情感纽带,为持续抗战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谱写了抗击日军的“华丽乐章”。

    (四)和衷共济、休戚与共的国际精神

    日本侵略者的非正义性战争,使被侵略者跨越种族和国家的界限,精诚团结,凝聚成一股股强劲的抗日力量。出生朝鲜的李红光,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英勇斗争,战绩与杨靖宇等并驾齐驱[5](P.143);为抵制朝鲜亲日势力制造矛盾、扰乱东北民族团结,朝鲜族党员朱德海在两度遭遇伪满军捕获后,依旧不改初心,为维护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不懈努力;1939年5月,金日成带领第二方面军主力挺进朝鲜茂山,在得知第七团击败敌军且取得战利品归来,金日成料想日军不会就此罢休,于是决定与日军展开一场伏击战。果不其然,日军在挫败后紧急派兵追赶,金日成指挥部队发动对日军的攻击,给日寇以沉重打击,同时也给朝鲜人民带来精神上的震撼,重新燃起他们抗击日军的革命热情。在东北军民十四年的抗日斗争中,与各族人民、不同国家间的协同配合,体现着和衷共济、休戚与共的国际精神。

    二、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的现实价值

    (一)凝炼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不仅要研究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 8 年的历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变后 14 年抗战的历史,14年要贯通下来统一研究。”[6](P.1)这正是要求我们重视东北抗战史的研究工作,将东北军民长达十四年血与泪的抗日斗争作为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强调,凝聚其中的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提取核心要义。这不仅有利于加深全体中华儿女对东北十四年抗战及其精神的认知,也为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汲取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

    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蕴含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精神中,既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精神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样地,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中国老工業基地的一部分,也显示出它独特的发展现状和振兴之路。经济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呈现下行压力、产业逐渐衰退、社会保障和民生压力呈递增式发展、地方保护观念盛行、思想相对落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人民筮需汲取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勇于直面发展带给我们的巨大挑战,不断加强行业合作、增强产业发展的联动性与协调性、将视野放远放宽,全力打造一个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和创新平台,海纳百川,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一轮振兴注入活力,从而不断增强我们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心和信心,发挥其作为一种文化因子的潜在能量,为“新东北”的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与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弘扬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简短而深刻的语句,阐述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肯定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做出的艰辛努力。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因素的凝结体,不论是在抵抗日本侵略者入侵东北、压迫东北军民的斗争中,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不仅有利于凝聚力量,而且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家国意识和民族情怀,鼓舞人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为实现现阶段新的“中国梦”点火助力。

    三、结语

    回首过去,我们汲取历史给予我们的民族自豪感;纵观现在,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肩负着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赋予我们的巨大挑战;展望未来,在过去与当前时空的双重交互中,东北十四年抗战凝聚了独特的抗战精神,犹如星星之火。我们对东北十四年抗战精神加以凝炼、传承和弘扬,对于明晰东北抗战历史、护航东北新一轮振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而深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 文献选编(1921-1949)(11)[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 社,2011.

    [2]张华.东北抗日义勇军[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 局,2016.

    [3]东北抗日联军编写组.东北抗日联军史[M].北京:中 共党史出版社,2015.

    [4]刘春海.东北抗联品格探析[N].吉林日报, 2015-10-31.

    [5]金钟哲,郭延祺.对东北地区朝鲜民族抗日者的研 究[J].兰台世界,2015,(28).

    [6]习近平.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深入开展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研究[N].人民日报,2015-08-01.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