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疫情复课“亚正常”状态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谷惠珍

    摘 ?要: 随着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转好,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分批有序开学。如何有效应对疫情复课后的体育教学是当前每所学校和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提出复课后的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体育教学落实“三三一”、课堂组织执行“四忌四要”。

    关键词:疫情复课;亚正常;体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 ? 文獻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5-00-02

    中小学复学复课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从“停课不停学”线上非正常教学中,转到线下“亚正常”状态的学习上。对于学校的管理、各学科的教学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面对这种“亚正常”教学条件,体育教师如何做到既能让学生恢复体能、习得技能、学得快乐,又能保护师生、规避病毒传染、健康成长,是一件非常值得探究的新问题。为此,本文以疫情复课下的小学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在“亚正常”教学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开展体育教学。

    在“亚正常”状态下的体育教学时期,如何防控、如何科学锻炼十分重要。体育课堂上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教学内容、运动负荷等都发生了改变,我们需要做好开学前的体育教学准备工作。

    一、体育教学落实“三三一”

    (一)课前准备“三个一”

    课前准备是落实防控防疫要求、科学合理地开展体育教学的第一步。为此,体育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要求,认真落实每日每课“检、备、查”的“三个一”,具体要求为:每日一检:每天检查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及对使用的器材进行消毒、收纳。每日一备:提前制定好授课班级教学内容,做好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每日一查:特殊时期,做好常规工作,及时记录、观察学生身心健康状况。

    (二)课堂教学“三个一”

    疫情后“亚正常”状态下的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的几个阶段,在时间和内容要求上做出针对性的调整,适当缩短基本部分的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设计热身准备和放松活动。

    对于基本部分的教学,在练习形式、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上要体现出“三个一”。

    一是练习形式个人化:学生体育练习的方式,尽可能设计为单人练习形式。在练习的场地和器材分配上,有独立的个人练习空间和器材,规避学生过度集中。教师少采用集中指导方式,如果有必要的集中,一定要做到保持同学间的合理“尺度”。

    举例:“个人任务卡”的设计。对于中高段学生,我们可以制作学习任务卡,不仅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学生水平差异,可设置一般任务卡、特殊任务卡(在一般任务卡的基础上,延伸新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目标)。

    二是学习内容多样化:当前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以田径(跑、跳、投)、球类(篮球、足球)为主。针对疫情下的“亚正常”体育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学校特色,努力去探索新内容,利于当前环境的教学。

    举例:传统武术是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选择简单、易学、易教、易练的动作进行编排,形成校本武术操,在课堂中穿插教学,不仅有利于疫情背景下的安全距离教学,增强学生体质,更是学生爱国主义(民族传统文化)和武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是教学方法趣味化:疫情复课的“亚正常”条件下,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和教学内容选择的限制,如果体育教师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简单枯燥,那么,体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大大降低,所带来的是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下降,消极怠学的现象随之产生。因此,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必须体现新颖、趣味,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星级挑战”的方式来教学。星级目标与全人、全面、全纳的理念不谋而合,面向所有学生,所有孩子都参与到学习中。能力弱的、能力强的,都有针对他们的多元化挑战等级,每个孩子乐在其中。

    举例:以个人练习一分钟加速平板支撑为例。教师讲清楚动作要领、示范后进行星级等级设定:坚持一分钟为先锋达人,一分钟内能成功完成20个为名将达人,一分钟坚持完成40个是王者达人。学生自我练习,尝试,再突破。

    (三)课后延伸“三个一”

    体育课后的良好健康行为也是确保疫情、做好防控的重要环节。课后的健康行为内容主要包括卫生清洗、着装整理、及时补水,有必要时还需要消毒防备等。为此,体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课后健康行为的教育和管理,制订必要的督查程序,形成课后学生必做事项,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如:每课一促:督促学生课后有序洗手消毒,避免感染。每课一提:提醒学生运动后及时补水、少量多饮、清理着装。每课一查:检查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体育学习行为是否符合防疫防控要求。

    二、课堂组织执行“四忌四要”

    (一)教学场地,组织管理:忌“拥挤”,要“隔离”

    1.需错峰锻炼:复课后的体育课要控制好同一时间内上课的班级数量,不宜过多,场地小的学校不宜超过3个班级。场地相对较大的学校也应尽量减少同时上课班级数,避免班与班之间学生太近或人员交叉。

    2.排队有秩序:对于低段年级孩子,体育教师应在课前几分钟提前进入班级,组织并带领学生有序排队上下体育课,避免人群拥挤。对于高段年级学生,提前告知上课场地,让学生有序进场。

    3.集队有间隔:特殊时期在集体性组织方式上需要做适时调整,比如集队采用分散型,化集中为分散,前后左右间隔建议各一臂(可先提前摆好标志桶,熟悉场地位置),确保安全活动距离。

    4.练习有间隔:练习时可采用个体单一练习或小组分区域练习,体育教师可用标志桶划分小组区域,减少各组交叉接触的机会(分组学习尽量在小学高段,自主能力较强)。例如跑步时可间隔1~2个跑道,保持前后同学的安全间隔。

    5.指导有技巧:教师在课堂指导讲解时忌近距离、面对面进行,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指导,对学生对教师都是一种保护。

    (二)运动负荷:忌“过度负荷”,要“循序渐进”

    虽然学生居家锻炼内容丰富,但是练习效果一般。考虑到学生的假期体质变化,疫情后的体育课更要把握好课堂强度的控制,避免一上来就高强度、大负荷,特别是低段学生,容易心率过高,兴奋过度。

    适当延长、加强准备部分的动态热身和结束部分的静态拉伸时间。学生在放假期间,正规有序的体育活动明显减少,关节、肌肉活动能力普遍下降,肌腱、韧带伸展性和弹性水平普遍下降,身体的柔韧、灵敏素质较速度、力量等素质下降更为明显。延长准备活动时间可以提高肌肉兴奋程度,提高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发生运动损伤,促进身体健康。

    (三)教学内容:忌“传统”,要“变革”

    1.室内课与室外课相补充。体育室内课的教学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理论知识型和实践活动型两大类。

    理论知识型课堂:这次疫情的特殊性让我们更加重视身体保健知识和生命教育。疫情后的教学中通过体育教育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灌输学生生命安全意识、普及防疫锻炼方法,从而承载起为学生甚至国民生命安全护航的使命。

    比如体育常识理论(科学锻炼、体能知识等)、运动安全基本常识(运动损伤的预防及救护、疾病预防)、心理健康教育。这次疫情让我们更加关注健康教育,多渠道传播健康理念。

    实践活动型课堂:由于疫情后的特殊教学环境,复学后,我们仍然可以继续深入利用“平米锻炼”概念,尝试开展室内操、室内小空间原地练习的教学活动。

    例如柔韧素质:利用课桌进行各种姿势的压腿、下腰、站位体前屈等。力量素质:利用桌子双手支撑俯卧撑、支撑悬垂等。自制、利用道具:利用小书包、书本发展上肢力量,自编乒乓球操(保护视力),利用饮料瓶、廢旧报纸等制作体育相关的辅助器材。不管室内课还是室外课,在练习过程中均需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做好保护与帮助和疫情防控措施。

    2.以原地练习和个人运动项目为主,避免直接对抗。由于疫情传播的特殊性,开学后的体育课需要体育教师把握课的教学内容,把握运动强度,尽量避免直接对抗性体育运动,尽量安排学生能独立完成的练习形式,确保安全。比如开学初的体育课, 可以安排一些广播操、韵律操、武术和简单的球性练习等,恢复体能训练,为日后学习新技术做好准备。小学高段年级可适当采用两人隔网项目,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等,减少相互接触的运动项目。

    3.一器材多发展。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体育教师可以通过道具、器材的使用来提高乐趣和实效性。比如一根跳绳的多种用法,一人一根绳,一人一安全距离。利用匀速持久跳绳或计时分钟跳绳可发展耐力机能水平,通过交叉摇绳跳、前后摇变换跳等花样跳绳可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忌“单一、枯燥”,要“多样有趣”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要求遵守“健康第一”原则,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习惯。疫情期间宅家,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在发生变化,单一重复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运动兴趣。

    1.创设教学情境,挖掘教学的趣味性。低段教学中可以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编成故事,故事内容环环相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学习。如把垒球、沙包等投准练习比喻成打倒新型冠状病毒,把障碍跑比喻成抗疫之旅。

    2.合理利用信息化。线上云教学再次掀起了信息化技术时代,复课后的教师仍然可以借助新媒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技术动作视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避免因教学中指导的不便导致学生受伤。

    (浙江省杭州市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