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海事仲裁“蓝皮书”在沪首发

旭莲
已在全球海事领域崭露头角的中国海事仲裁,从2015年起将对外定期发布海事仲裁年度报告。2015年12月24日,第一部《中国海事仲裁年度报告(2014)》在沪首次发布,这是中国海事仲裁界56年来第一次编制并发布的蓝皮书,标志着海事仲裁的“中国声音”开始向国内外传播。
由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负责编制并发布的首部海事仲裁“蓝皮书”,共四个篇章,分别为“2014年度中国海事仲裁概览”、“中国海事仲裁制度的新发展”、“2014年度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取得的新突破”和“中国海事仲裁典型案例评述”。“蓝皮书”全面梳理中国海事仲裁发展特别是《仲裁法》实施二十年来,海事仲裁取得的长足进步,重点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收集、分析2014年度中国海事仲裁案件数据,跟踪中国海事仲裁的法制发展,观察中国海事仲裁机构在推进国际海事仲裁规则与实践方面所作的努力,探讨中国仲裁领域的司法协助与监督情况,从而对中国海事仲裁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地总结与报告。
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3年,中国海仲委共受理案件491件,争议金额达66.9亿元人民币,审结案件343件。2014年,受理案件的争议金额由2013年的15.95亿元人民币升至18.06亿元人民币,审结案件数量也增至115件,其中无一起案件被法院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显示出海事仲裁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据介绍,首部海事仲裁“蓝皮书”突出和体现了三个亮点,一是对我国海事仲裁发展宏观环境进行深入分析、解读海事仲裁在“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改革、航运中心建设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对中国海事仲裁实践做细致入微的样本分析,包括案件管理数据、仲裁规则及制度创新、典型案例;三是对中国海事仲裁司法协助与监督进行梳理,其中不少数据系首次公开,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所选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意义,评论视角也可反映我国司法的主流意见,使“蓝皮书”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意义。
“我国海事仲裁始于1959年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设立的海事仲裁委员会,迄今已走过了近一个甲子的春秋。”中国海事仲仲裁院副院长陈波表示,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新一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海仲委面临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的机遇和挑战,其确定的战略思路和目标是: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狠抓办案质量,提高仲裁公信力,为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作贡献。
业内专家认为,首部海事仲裁“蓝皮书”的发布,将推动中国海事仲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国内外仲裁界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我国海事仲裁制度的完善和仲裁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拓展作为高端服务业典型代表的海事仲裁在全球航运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