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电商人才深度产教融合培养

    冯军?蔡正焱

    深度产教融合是进一步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必由路径,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利器。电子商务的发展又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腾飞,成为产业转型的制胜法宝。但行业内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突出反映了产业与教育的脱钩,因此,大力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基于就业导向培养高职电商人才,成为破题的关键。

    在当今新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电子商务人才的核心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容、校企协同育人,才能够让校企双方精准对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育人质量。2015年,海澜集团与我院合作,成功申报立项了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019年1月海澜集团有限公司又被评选为江苏省首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作为海澜集团的重点合作专业,这对我院电商专业的高职人才培养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电子商务行业日新月异,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新冠疫情成为电商行业发展机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电子商务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障了数亿人在隔离状态下的生活。年初以来,淘宝每天有3万商家入驻,京东、苏宁易购等平台同样暴增,淘宝直播间的开播数增长近200%,抖音、快手等平台带货直播热火朝天。与此同时,实体门店和中小企业却经营得异常困难。行业发展如日中天,给电子商务专业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

    电子商务是一个竞争激烈、热点频出、前景无限的行业,但许多电商企业规模小,业务种类多,传统企业转战电商又摸不到门路,很难入手。这对电商人才培养提出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电商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机动灵活,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对培养内容做出调整和改变;二是电商人才技能要全面,要培养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能为各类企业快速开展电商业务。

    (二)电商行业的新模式层出不穷,对技能培养提出了挑战

    《2019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企业认为高校电商人才培养需要做以下改进:加强实操性教学环节的占73%,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占61%,企业与高校合作协同育人的占38%,更新教学体系与产业同步的占38%。由此可见,电商人才培养要从两个方面来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能够学以致用;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升职业化水平。

    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逐年在变化。数据显示企业急需人才前三位,2017年是电商运营人才、推广销售人才、美工等技术人才;2018年是新媒体、社群方向人才,淘宝天猫等传统运营人才,复合型高级人才;2019年是新媒体、内容创作、社群方向人才,淘宝天猫等传统运营人才,主播(助理)、网红达人方向人才。由此可见,书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的变化,也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电商要深度融合企业,实战培养,才能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二、深度产教融合下电商人才培养实施的难点与突破

    (一)深度融合企业的选择——有责任担当的本地大企业

    有调研显示,大多数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都持肯定态度,参与的意愿也越来越强,但真正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却不多。大部分校企合作项目都处于一纸合约的層面,没有实质性推进。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企业性质对参与职业教育的态度也不一样。从当前社会状况来看,大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大多是出于责任担当,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中小型企业尤其是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则是为了获取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因此,深度融合企业的选择优先考虑大企业,特别是本地知名大企业,这对后期培养过程的顺利实施更有利。

    海澜集团是江阴第一家千亿级企业,也是知名上市公司,管理规范,社会责任感强。五年来,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实习岗位、企业导师、学徒住宿、安全管理、薪资保障等方面,海澜集团都能根据高校的要求开展,为我院电商专业顺利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了保障。

    (二)学徒职业精神的培养——校企双主体强化班组长精神

    现代班组长是顺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具有现代技术技能和现代管理能力的企业最基层的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既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要具有核心能力。现代班组长的职业精神单纯依靠职业道德课程的说教是无法形成的,必须与行业、企业一线的实践相结合。我院电商专业通过校企双主体强化班组长精神的培养。

    学校方面,依托工作室,结合专业社团和第二课堂推进职业精神的教育。如新媒体直播工作室,教师以身为范,每天开展短视频拍摄,定期进行直播,不仅提升学生技能,也在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专业社团不断与企业对接,组织学生参加电商大会,创新创业论坛等第二课堂活动,聆听行业大咖的创业分享,树立职业意识。

    企业方面,企业文化和职业精神融入培养全过程。大一入校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开展企业文化讲座;大二聘请企业导师来校,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组织双十一企业实训,了解电商岗位;大三开展直通就业的顶岗实习,与企业导师结成师徒关系,实践中培养职业精神。

    (三)现代班组长型人才能力的提升——海澜电商轮岗制的实施

    我院电商专业与海澜电商深度融合,反复探索,根据校企共担、能力递进的原则,设计了“四段递进”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分别为企业文化培训、企业短期实践、学徒跟岗培养、准员工顶岗实习四个阶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在早期实践中,岗位单一,以客服为主,工作内容简单,学生兴趣不高。因此,从15级电商开始,双方探讨并实施了轮岗制。

    首先,组织大二学生到海澜电商参加双十一短期实习,实习售前客服岗,初步了解企业电商业务的运作。其次,大三学生到企业开展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在售后客服、店铺美工、运营助理等岗位中进行轮换。再次,大三实习中安排竞岗面试,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强化某一岗位的实践,并在双十一期间担任大二学生的组长,负责团队的管理。通过上述举措,不仅锻炼学生多个岗位的实操能力,也培养了专精结合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

    (四)紧扣行业的与时俱进思想——校企共同培养直播人才

    近两年,新媒体电商井喷发展,行业内对新媒体运营、视频美工、直播运营等岗位的人才缺口较大,这些岗位不仅是新时代的产物,并且岗位要求在实时变化。但教育往往滞后于行业现状,作为教学单位的高校,很难快速形成一套应对新变化的教学体系,只能依靠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海澜电商商业嗅觉敏锐,短短一年内成立了新媒体运营部门,建设了20间直播间,这为我院电商学生提供了的宝贵机会和条件。在现代学徒制试点机制下,我院17级有15名学徒学生参与了直播和直播运营,有2位已经成为专业主播,就业于海澜,极大的提升了电商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教师下企业实践,与企业共同开发了课程和自编讲义,快速完成了新媒体方向的课程建设。因此,校企深度融合对于电商专业建设也是极具价值的。

    三、电商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存在的矛盾与思考

    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矛盾双方往往是企业和学生。很多学徒制失败的案例表现为学校中间热,企业和学生两头冷,因此如何构建学生、学校、企业三者共赢的机制是实践学徒制的核心问题。校企生三方在现代学徒制项目虽各有收益,但各自风险也是不小,因此找到一个合适利益平衡点是非常困难的。

    (一)企业方面

    企业参加职业教育并付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可获得的收益很少,而且基本上是无形的且难以掌握。企业看重长期利益,但培养的人才流失风险高,也无相关政策的补贴。许多公司仅仅因为短期利益来参与职业教育,只是利用学生的廉价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这种模式不利于长期合作。

    (二)学校方面

    学校发展学徒制,可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代学徒制做得好,学校招生和就业均繁荣,发展基础良好。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办学资源增加,综合影响力增强。要承担的风险可能包括:在现代学徒教育的决策中做不好,合作期间存在学生人身安全风险、物质损失风险等。

    (三)学生方面

    学生是现代学徒培训的主要受益者,包括培训,实习期间的补贴和实习工资;职业能力得到提高;与专业人员由人员建立的人际关系;实习后就业前景好。但是,学生也要承担某些风险,包括因违反法规或其他不合理的协议,而导致的人身和财产风险,时间浪费以及法律风险。

    在实践中,特别是近两年的学生,对自我的利益看的过重,又不愿承担一定的风险,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项目兴致不高。而且电商行业的火爆,进入门槛不高,直播带货又能带来较高的收入,学生往往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一有不顺就离职跳槽,给现代学徒制项目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企业在这种形势下,积极性也降低了,校企深度融合也遇到困境。因此,在新业态下,如何打造三方利益共同体是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关键点。

    四、结语

    总之,电子商务专业基于就业导向开展现代学徒制项目,创新教学模式,能有效实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解决电子商务人才的供需矛盾。依托产教深度融合,“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产教融合、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既是优秀职业人也是基层管理者的现代班组长型人才,这是我们探索出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我們要勇于尝试、不断创新,既依托区域服务当地,又要密切关注行业的新发展、新动态,还要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人才培养做出快速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作者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哲社课题:云管理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20SJB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