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船文化的热心传播者

张春阳先生是活跃在长三角地区的航海文化传播者。他特别对上海沙船文化一往情深,致力于“上海沙船文化节”的申报,还向政府有关部门上报了把崇明建设成为“沙船文化休闲体验岛”的提案,渴望获得行业的认可和支持。正在筹备“沙船文化展”项目的上海市航海学会桑史良秘书长一行慕名探访。在嘉兴船模工作室里,围绕航海史研究的共同兴趣,他们谈得海阔天高,兴味盎然。张春阳先生认为,中华古代造船与航海史上开拓性的创造与发明,是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中辉煌的篇章。人类海洋文化形成的“基因”,特别是沙船的问世与航运史,更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这是他十年为之而学研、为之而力行的深深体会。
桑秘书长特别关注张春阳先生这个生长于黑山白水之间的汉子,为何痴迷于古船与航海。
张春阳先生娓娓道来:“少年时一段尘封的记忆可能是诱因吧!1970年,我随父进‘五七干校,被遣送到渤海渔村。出海的三年中,经历了一次险情。我结识了海洋,体会了舟船,感知了航运。2004年,我回到上海,学习了解了从一艘古船到形成一个产业,进而催生一个大型港口城市的上海沙船文化。尘封了30多年的 ‘人船与海洋的情结得以释放,激励我研习上海沙船文化的独特魅力,痴迷至今。”
桑秘书长从自己研究的角度出发,和张春阳先生探讨上海沙船文化与中国古代的其他类型船舶文化的共性和区别。
张春阳先生说:“您的问题正是沙船文化现在虽古如今、栩栩如生的要素所在。原因有三:一是在人类进步史中,因一艘船旺业兴城的文化现象,除了“上海与沙船”史话之外,没有先例。二是上海沙船的建造技术,集中体现了众多中华古代造船与航运技术的发明创造,实为‘科技之舟。三是单一船种担纲了数百年间的北洋漕运,以及船只数量、运量均成为人类海运史上‘史无前例。”
桑秘书长还谈到了古代的沙船文化对今天现代化的上海的影响力。
张春阳先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习古思今”的思想,是告诉我们中华文明宝库永远是中华民族图强向上的思想库。沙船文化史中展现给人们的中华领先创新、开拓奋进精神,对于今天的中西文化汇集,实现“中国梦”的先行城市——大上海来说,更是思想层面、文化层面的“中流砥柱”。
环顾四周陈列的精致船模,桑秘书长询问:“上海环航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只是古船模型的制作吗?”
张春阳先生答道:“古船模型的制作只是公司出品的文化商品中的一个种类。我们公司追求的目标,一是社会效益,尽其所能传播中华祖先的造船、航海文化,提升国民海洋、海运、海权意识,为今天中国实现海洋强国复兴梦输送励志奋进的文化动力;二是经济效益,坚持不懈地研发设计船模型新品,研发设计古代海洋文化主题的观展新模式,研发设计青少年、学生习作的学材包、资源包,以及教学用的实型教具、教材,策划设计承办有关名人、名史、名船之类的海洋文化活动项目。很希望在梳理、策划、建设沙船文化体系的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中有参与的机会。我们不遗余力地申报‘上海沙船文化节,还上报了把崇明建设成为‘沙船文化休闲体验岛的提案,渴望获得行业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桑秘书关心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发展历程中有特殊意义的事。张春阳先生以“十年苦撑,无辙行路”聊以自慰。他说:“紧跟政府层面的国家行动,竭尽财力开拓市场认知。针对一个待开发市场做需求培育是需要持续投入的。这对像我们这样一个小微企业是很难做到的,需要政府、政策、资金、行业的多方支持与协作。 十年中,我们制作国礼郑和宝船赠送联合国海事组织;为两届‘中国航海日庆祝大会筹办古船文化主题展示;参与太仓郑和纪念馆的设计,并制作郑和船队模型;参加蓬莱古船、跨湖桥独木舟、‘南海一号古船等高峰论坛;参与上海首届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策划,并承办沙船文化主题展……”
桑秘书长意味深长地问他:“如果有条件,你现在最想做哪件事?你现在走的路不顺或走不下去,你会做何选择?”
张春阳先生想了想说:“想做固定式的‘沙船与上海主题展场,其中包括观赏、演示、体验、习作、讲座等。与学校、造船系统、航运系统、海事、海洋等政府系统,以及旅游系统建立互动的供需协约,使之成为企业运营模式的‘上海城市文化体验基地。不会再做选择。那一天如果来临,就争取到学校做义工,以‘中华与大洋为主题,为孩子们专题讲解‘中华与海洋的古代史话、现今实况、未来蓝图。”
桑秘书长和张春阳先生的共识是:“上海是沙船的成长平台,沙船是上海发展的动力源。也就是说‘上海是沙船之乡,沙船是上海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