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颈曼盲蝽的风险性分析

周志雄 徐明珠?├畲?仁++夏明洋 +鲁军成 赵元明 陈芳 周冰


摘要:香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的常见綠化树种,樟颈曼盲蝽的成虫和若虫刺吸香樟嫩叶,受害叶片正反面出现不规则褐色角状斑,从而严重减少树冠的光合作用面积并导致树体营养衰弱,树叶提前脱落而影响城市园林景观。为探索樟颈曼盲蝽在全国及本地的风险情况,本研究依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樟颈曼盲蝽的危害风险分析。当各项赋值以全国分布区为依据时,风险等级值即R值为162,表明樟颈曼盲蝽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然而,而当赋值以香樟种植普遍且樟颈曼盲蝽危害十分普遍的湖北分布区为依据时,R值为199,基本达到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等级,这一结果将为樟颈曼盲蝽的防治提供有力科学依据。
关键词:樟颈曼盲蝽;香樟;风险分析;有害生物
中图分类号:S71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6-0045-03
Risk Analysis of Mansoniella cinnamomi
Zhou Zhixiong(1)Xu Mingzhu(1)Li Chuanren(1)Xia Mingyang(2)Lu Juncheng(2)ZhaoYuanming(2) Chen Fang(2) Zhou Bing(2)
(1. Institute of Insect Research,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434023;2.Forestry Bureau of JingzhouJingZhou434020)
Abstract: Mansoniella cinnamomi is a deciduous pest due to feeding on the leaves of Cinnamomum camphora,which is one of the main afforestation tree speci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egion, by its adult and nymph. Owning to the brownish keratoid spots caused by the pests piercing and sucking, the effective leaf area for photosynthesis decreases,and at last the plant vigor is weaken and the landscape is damaged.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status of this pest, multi-index method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M. cinnamomi based on the forest pest risk analysis index system of China. When the values were assigned accoding to the nationwide distribution area,the risk result (R value) was 1.62 and M. cinnamomi was a moderate risk forest pest. However, when only Hubei province was consided, the R value was 1.99, which was very close to high risk level. In a word, this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d practical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Mansoniella cinnamomi.
Key words:Mansoniella cinnamomi;Cinnamomum camphora;risk analysis;pest
1引言
樟颈曼盲蝽Mansoniella cinnamomi隶属于半翅目盲蝽科Hemiptera: Miridae,是湖南林业昆虫普查时发现的新物种[1, 2],在最初采到该种的1987年至2008年,樟颈曼盲蝽仅是香樟树的次要害虫,但到2009年后,该害虫在我国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恩施)、贵州等地突然演替为主要害虫[2-12]。在上海东郊宾馆,香樟株危害率高达100%,香樟叶危害率高达50%,11%香樟树出现早期落叶[4];据王凤(2012)调查,上海18个区县均有发生,大部分地区株害率均为100%,多数地区的虫情指数大于80%,并以居民区绿地中发生最为严重。
樟颈曼盲蝽的危害性较大,以成虫和若虫刺吸香樟嫩叶,受害叶片正反面出现不规则褐色角状斑,既严重减少树冠的光合作用面积并导致树体营养衰弱,又造成树叶提前脱落而影响城市园林景观[210]。同时,在樟颈曼盲蝽危害形成的过敏性坏死斑上重复分离出同种致病性真菌,并怀疑该病原物可能由樟颈曼盲蝽携播。虽然这一假设目前缺乏实证依据,但樟颈曼盲蝽的间接危害性显著提高。
现有研究表明,樟颈曼盲蝽以卵在秋梢叶柄和叶片主脉上越冬,外观难以发现,增加了异地调运苗木的检验检疫难度[2,5,8,10]。
香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的常见绿化树种,也是当地村庄和路边绿化带的常规绿化树种。在湖北省推行的“绿满荆楚”活动中,香樟正大量用于取代公路边的杨树,因此,香樟树在我省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鉴于此,开展了樟颈曼盲蝽的风险分析。
2研究方法与评价指标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樟颈曼盲蝽的危害风险分析,在收集历史文献和野外标准地调查基础上,从传入可能性、定殖与扩散可能性、风险管理难度、经济影响评估等方面,依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鄂林造(2014)79号文件,附件5)对樟颈曼盲蝽危险性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判(表1)。
3各指标的赋值依据
国内分布狀况P1: 香樟目前是樟颈曼盲蝽的唯一寄主,主要种植在我国华东、华中、西南等地,从现有分布来看,该虫的分布区域已超过其寄主分布区域的20%,其赋值P1=17。
有害生物被截获的可能性P21:以卵在秋梢叶柄或叶脉内越冬,难以检出或截获,故P21=22。
运输过程中有害生物的存活率P22:以卵越冬,尚未发现卵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在春季随植物调运中损失较小,即存活率高于40%,故P22=27。
有害生物的适生性P23:该项指标尚无研究,但在连续2年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过程中发现,初春至深秋均可发现其成虫和若虫,且危害状十分普遍,预示其种群数量大,因此推测其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抗逆性,故P23=1.2。
自然扩散能力P24:因卵位于叶柄和叶脉中,可随随香樟苗木扩散,故被动扩散能力很强,但其主动扩散的能力难以判断,一是未见其远距离飞行行为,二是成虫在上午和傍晚均栖息于叶片背面,只是在温度较高时才敏捷飞行,为此,P24=2.1。
国内适生范围P25:现有研究未见适生范围报道,因香樟树在国内的分布区域小于国土面积25%,故P25=0.8。
潜在经济危害性P31:在野外调查时发现,多数调查点内香樟树危害率达100%,香樟叶片危害率超过50%,且上海学者调查其引起的香樟死亡率高达11%,故其经济危险性P31=1.8。
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危害性P32:该害虫危害的对象——香樟主要种植在城镇及村庄的园林绿地,害虫的危害既会影响园林植物的多重生态功能,而且引发小区业主的群体抗议,故P32=2.0。
官方重视程度P33:尚未列入国家、省和市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P33=0。
受害寄主植物种类P41:目前仅记录危害香樟,但相关调查较少且缺乏寄主鉴定,暂时赋值为02。
受害寄主的分布面积或产量P42:香樟在我国的分布面积约25%,面积较大,P42=1.6。
受害寄主的特殊经济价值P43:香樟是我国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最为常见的绿化树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发展,其树苗和大树的年度销售额高达数十亿元,故P43=2.0。
检疫识别的难度P51:成虫的形态特征明显且叶片受害状可辨,但卵和产于叶柄和叶脉中的卵很难发现和识别,因此,P51=1.2。
除害处理的难度P52:从文献来看,樟颈曼盲蝽的防治难度不高,常规化学杀虫剂就能控制该害虫的危害,故P52=0.7。
根除的难度P53:鉴于该害虫的分布范围广大,且危害十分普遍,故根除难度很大,因此P53=21。
4樟颈曼盲蝽的危险性评判
P1=1.70
P2=(P21×P22×P23×P24×P25)1/5=(2.2×2.7×1.2×2.1×0.8)1/5=1.64
P3=0.4P31+0.4P32+0.2P33=0.4×1.8+ 0.4×2.0+0.2×0=1.52
P4=Max(P41,P42,P43)=2.00
P5=(P51+P52+P53)/3=1.33
R=(P1×P2×P3×P4×P5)1/5=1.62
根据计算结果,查阅表2后发现,樟颈曼盲蝽的危险性指数(1.62)表明其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
5结论与讨论
经过定量分析,樟颈曼盲蝽被初步确定为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但对湖北省林业的危险性而言,我们认为应上升为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其一,在国家林业局提供的“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中,有害生物的分布情况是按有害生物分布面积在全国范围内占寄主面积的百分比来赋值的,而在香樟种植普遍且樟颈曼盲蝽危害十分普遍的湖北地区,这一赋值可能高达2.8(原赋值为17);其二,国内适生范围P25在本项研究中的赋值0.8,但如果用省内适生范围,则可赋值25以上;其三,樟颈曼盲蝽的潜在危害性P3在本项研究中的赋值过低,而湖北地区的香樟种植量大,并常作为园林植物种植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城镇和村庄,P32可赋值22以上,P33可赋值08,这样,P3就会提高到1.76;其四,P42的赋值因香樟在湖北的分布面积而可提高到23左右。如果以4项变动而重新计算,则R=199,基本达到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等级。
樟颈曼盲蝽不是外来入侵生物,以现有指标体系评价其危险性有失偏颇。如果后期研究证实樟颈曼盲蝽能携带病原真菌,导致香樟严重失叶,则现有研究结论需要重新评价,以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胡奇,郑乐怡.New species of genus Mansoniella Poppius from China (Hemiptera: Miridae: Bryocorinae)[J].动物分类学报, 1999(02):159170.
[2]包春泉,张敏,余雪棋,等.樟树新害虫—樟颈曼盲蝽[J].浙江林业科技,2009(03):9498.
[3]施晓红. 香樟樟颈曼盲蝽的发生与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 2010(15):153+182.
[4]石慧芬. 樟颈曼盲蝽发生情况初步调查[J].植物保护,2010( 05):186188.
[5]王凤.樟颈曼盲蝽越冬卵在香樟上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取样技术[J].浙江农业科学,2011( 05): 11161119.
[6]孙海娜,崔瀚文,胡春林.南京危害樟树的2种新害虫[J].江苏农业科学,2011( 05):156157.
[7]王凤.樟曼盲蝽的形态特征及在上海的发生情况[J].植物保护,2012(05):134138.
[8]朱志建,潘国良,朱炜,等.樟颈曼盲蝽生物学特性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12(05):4245.
[9]潘国良,朱志建,刘剑,等.樟颈曼盲蝽防治试验初报[J].林业实用技术,2012(12):5960.
[10]杨振,张万娜,丁英娜,等.樟颈曼盲蝽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及若虫的形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01):112115.
[11]彭琼,卢宗荣,何传统,等.恩施市城区樟树主要病虫害的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 2014(02): 3537.
[12]周丹丹,王光林, 刘红霞,等. 凯里学院校园园林植物蝽类益害昆虫调查[J]. 凯里学院学报, 2015(06):6466.
(责任编辑:夏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