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及风险防范研究

    董秋萌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Shadow Banking on Monetary Policy and Risk Prevention

    DONG Qiu-me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摘? 要】近年来,影子银行凭借其高杠杆率所带来的高收益而广受中小企业和个人的青睐,从而影响了传统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对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传导渠道带来较大的冲击。同时,其缺乏相应的监管导致其具有较大的风险。我国应在调整和完善相关货币政策工具和目标的同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从而更好地防范影子银行带来的风险,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hadow banking has been widely favored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with its high returns brought by its high leverage ratio, which has affected the deposit and loan business of traditional banks and brought a great impact on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termediary targets and transmission channels. At the same time, its lack of corresponding supervision also leads to its greater risk.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shadow banking while adjusting and improving the relevant monetary policy tools and objectives, so as to better prevent the risks brought by shadow banking and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financial market.

    【关键词】影子银行;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Keywords】shadow banking;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termediary targets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中图分类号】F832.3;F822.0?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5-0100-02

    1 影子银行的产生

    在研究影子银行是如何对货币政策产生冲击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影子银行以及影子银行在我国产生的原因。

    1.1 影子银行的含义、特征

    “影子银行”最早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国家,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它一般是指那些有着部分银行功能,即那些可以提供信贷却不受监管或少受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影子银行拥有以下三种基本特征:第一,其经常进行非透明的场外交易,产品结构较为复杂,鲜有公开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制度并不完善;第二,因其区别于传统的银行,其負债并不是存款,因此不受针对存款机构的严格监管;第三,影子银行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导致其风险较大,拥有高杠杆率。

    1.2 中国式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

    首先,不同于欧美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完善的金融市场,我国的金融市场并不成熟,金融环境的长期滞后与过于严格的金融管制难以满足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影子银行的发展实际上是金融市场自发创新的举动。其次,在金融管制、资金垄断下,大型国企能以低廉利率从银行获得大笔贷款,众多中小企业却难以向传统银行获得资金支持实现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只能将目光投向影子银行。这是我国影子银行产生的必要性。

    2 货币政策的介绍

    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三大政策法宝。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渠道、信贷传导渠道以及资产价格传导渠道。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事实上,货币当局本身并不能直接控制并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所以在货币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又插入了一些过渡性指标,即利率、银行准备金、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汇率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使得货币当局能借助于货币政策工具,并通过对中介目标的调节和影响实现最终目标。

    3 影子银行在哪些方面对货币政策造成冲击

    3.1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冲击

    3.1.1 影子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冲击

    货币当局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从而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而影子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部分:首先,我国的影子银行(如信托公司、养老基金、证券公司)通过办理大量的理财业务来吸收资金,这部分资金是不用缴纳一定比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银行的存款额,又因为影子银行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信用创造能力,导致这部分资金在影子银行系统内不断地流转,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形成货币的扩张,因此,削弱了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调节整个社会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其次,近些年民间借贷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使得一些因规模信誉不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得以满足。由于国家对这些影子银行的监管制度并不完善,他们可以通过远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将资金贷给中小企业,并不需要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这意味着在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时丧失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所带来的保障。因此,普遍具有高杠杆率的同时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银行的信贷调控能力。

    3.1.2 影子银行对再贴现制度的冲击

    货币当局调整再贴现率主要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发生作用,当货币当局降低再贴现率使其低于市场利率时,商业银行通过再贴现获得资金的成本下降,促使其增加向中央银行的贴现,导致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相应地扩大了对社会大众的贷款,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市场利率的降低,刺激有效需求的扩大,达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目的。商业银行在市场上获得资金融入的难易性决定了商业银行对央行再贴现业务的依赖性。当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难以获得资金时,商业银行就会转向中央银行贴现贷款。市场利率越高,商业银行在市场上获得资金难度越大,其向中央银行贴现贷款的倾向就越大,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效果就越明显。然而近年来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渠道得到拓宽,商业银行可通过办理理财业务获得资金,实际上是把表内业务转移到表外,而且不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也不受相关部门的监管。

    3.2 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冲击

    3.2.1 货币政策主要渠道介绍

    ①凯恩斯学派的利率传导渠道。货币当局通过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给的增加,利率i下降,利率的下降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以乘数方式递增,进而使得社会总支出与社会总收入的增加。

    M↑—r↓—I↑—E↑—总产出Y↑

    ②资产价格渠道中的财富效应渠道。通过莫迪利亚尼1971年的生命周期理論,提出的货币政策的财富效应渠道,是指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了股票的价格,使得公民的个人财富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进而影响了国民收入的传导效应。

    M↑—Pe↑—W↑—C↑—Y↑

    ③银行信贷渠道。货币当局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使得银行存款D增加,进而增加银行发放贷款的数量,从而使企业向银行融资成本下降,促进了投资的增加,最终使得总产出的增加。

    M↑—D↑—L↑—I↑—Y↑

    3.2.2? 影子银行对主要渠道的冲击

    一方面,在利率传导渠道中,凯恩斯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在我国,存贷款利率直接由货币当局决定,只允许商业银行在给定的区间内小范围的上下浮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时代还未能到来。而影子银行的金融理财产品,金融衍生品却在不用遵循我国的利率管制的同时,也对货币当局所制定的基准利率产生很大的影响。货币当局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调节利率,从而对产出造成影响的利率传导渠道的作用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在银行信贷渠道中是通过存贷款业务的增加进而影响总产出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影子银行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拓宽了资金融通的渠道,导致银行的存贷款业务缩水,对银行信贷渠道产生了冲击。

    4 面对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冲击应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面对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冲击,不能只注重货币政策的创新与完善,更应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4.1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渐发展,以三大法宝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已并不能满足我国不断变化的经济现状和结构变革。我国应在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信用配额、窗口指导中进行有选择的使用,并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相结合,从而不断适应金融市场发展需求,更好地面对影子银行所带来的冲击。

    4.2 完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在我国,通常以货币供应量(M2)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但随着我国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影子银行发展迅速。仅仅以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中介目标已然不合时宜。货币当局提出了一个新的中介目标——社会融资规模,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取的资金总额。它在包含了货币供应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影子银行的信贷规模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融入。因此,我国应将M2与社会融资规模相结合,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集合,从而在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向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迈进。

    5 结语

    因为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目标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影子银行本身因缺乏监管所具有的巨大风险,使得人们经常谈之色变。事实上,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是为抵御严格的金融管制而导致的市场自发性的发展。影子银行的数量近年来的急剧增加体现了我国金融工具的创新的同时,也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对影子银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通过对影子银行的分析正视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加强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金融管制与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从而不断适应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先玲.货币金融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高世英.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6.

    【4】吴珊.“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5】王瑒.影子银行发展成因、影响及监管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