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基于课程思政的线上教学实践探究

    张煜梅

    摘要:2020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各职业院校纷纷开始线上教学。国内外各种思潮引发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区别,教师群体对于线上教学的不熟悉,一些职业院校教师重实践实训课不重理论课,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均为线上教学造成了一定困难,也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效果。文章旨在探究线上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困境以及基于课程思政的线上教学实践经验,为职业院校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提供思路。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2-0090-02

    0 引言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重要举措。2020年初,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线下教学模式无法正常开展,各职业院校纷纷按照教育部、当地教育部门与党委政府的要求,开始“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探究线上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困境与经验,对于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1 线上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首先,它是职业院校办好教育的必然要求。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1]。”在线教育是职业院校课程教育的方式之一,也要严格按照线下常规教育的要求,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次,它也是开展“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在职业院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占有重要地位。职业院校很容易重实践、实训课而轻理论课,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在线教育的背景下,一些教师为了吸引学生关注,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点名签到、视频观看、内容讲授、答題互动、在线测试等多个环节,故而在非思政课上,往往顾及不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所以,在线教学要比普通的线下教学更注重课程思政,把思政教育既交给思政老师,也交给公共课老师和专业课老师,在所有在线课程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工匠精神教育等。

    2 课程思政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困境

    由于上文提及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许多职业院校在课程思政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境。

    2.1 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

    职业院校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时积极性不高,大多是为了完成学分。同时,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或是其他课程,许多教师均采取录播、直播或者发布任务等方式强制学生学习。这些都是停留于表象的“任务型学习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督促学生进行学习,但是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而是让学生有一种“被迫”感。而且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源多无差别面对所有学生,没有顾虑到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不高。

    2.2 机械式与割裂式实施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理论要接地气,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办法变成管用办法,将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2]。”然而实际上,职业院校一些教师更多关注技能教育,甚至有些教师来自企业,思政意识与思政能力欠缺,往往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思政教育。他们在线上授课的时间,机械式地在课程最后“拔高”理论性,或者干脆照本宣科面对学生念一段自认为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毫不顾忌学生能否理解和接受,这其实是将“课程”与“思政”完全割裂了开来,一边是延续旧的授课习惯教授学生知识,一边是专门增加一个环节向学生输出思政知识,二者并没有互相融合,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2.3 实施课程思政显性化大于隐性化

    首先,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思政教育效果易受忽略。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依赖专门的在线思政课或者思政相关内容视频资源对学生进行直接、直观的教育,认为这种教育效果最好最快。实际上,专业课与公共课中的许多内容都富含隐性的思政元素,如爱国主义、科学素养、职业道德、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决学科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价值辨析等环节来实现。其次,职业院校线上教学过于注重表面性的结果评价。职业院校的学生本身学习自主性偏弱,学习目的性不强,而教师也为此在教学评价上让步,给学生布置定量的学习任务,只要学生获得在线学习积分、完成最终考试便能通过课程。所以线上教学容易出现学生在期末集中“刷课”、临时背题的现象。而像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等相对隐性的评价方式虽然教育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学生线上学习的“应付”心理与惰性较强,不容易进行实时测评,因此未被采用。

    3 基于课程思政的线上教学实践经验

    在总结职业院校2020年以来线上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基于课程思政的线上教学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3.1 增加在线教学的路径与渠道

    在线教育不能仅关注课堂一、两小时的教育,而是要全面制定教学计划,并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在线教学要从课堂环节延伸至课前与课后。在课前资源的设置中,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准备不同难度的课程资源,即针对一般学生的基础资源与针对学习欲望更高的学生的课外补充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课前预习。在线课堂实现翻转教学,除了常规的直播课之外,借助案例分析、问题抢答、投票、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活动积分点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教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即使是观看视频,也要提前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研判的思维参与学习。在课程结束后要督促学生通过课后作业、课后讨论等方式对课程内容进行巩固。

    3.2 善于挖掘现实资源、地方资源中的思政元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3]。”线上课堂资源一定要结合当下,随时扩充、更新,并且善于挖掘现实资源、地方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如开展“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可以通过微课堂让学生更深一步认识新型冠状病毒,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可以让学生通过抢答、讨论、“给抗疫英雄的一封信”在线作业等方式表达对逆行者的敬意;各专业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抗疫行动中所体现的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同时也能够发挥本专业优势为现实服务,如计算机专业可以制作励志宣传图,音乐专业可以编排爱心手语歌等。

    职业院校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是培养能够服务于地方的技术技能人才,将地方资源如地方历史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红色文化、特色产业文化以及其他文博资源融入在线教学内容中,可以令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共鸣与兴趣,增加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热爱城市、热爱祖国的情感。

    3.3 将课程思政从线上延伸到线下

    在线教学并非将知识原封不动地从线下课堂搬到线上课堂,课程思政也并非仅仅在课上给学生灌输一些思想理论。要想真正达到课程思政的效果,不能只依赖线上课堂,而是要将线上教学内容延伸至线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第二课堂中巩固学习效果,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线上课堂上讲授过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等内容,可以在线下紧接着开展义务劳动、农村支教、义务献血、社区服务、环保宣传、文明主题教育等各项公益活动,让学生“从学中做、从做中学”,真正在现实生活里体验、感知学过的相关思政元素。

    3.4 注重线上课程的建设交流与资源共享

    教师是实施线上课程思政的关键力量,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与思政能力。线上教学环境下,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开展线上优质课观摩、课堂经验交流等活动,集中研讨和集中备课,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教师能够更自如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类课程中去。线上教学的特点方便了教学资源共享,这在一方面提高了备课效率,另一方面也在时间、空间上方便了教师对课程的精雕细琢。多位同科目教师可以用模块教学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门在线课程,每个模块都依靠最擅长此块教学内容的教师来讲授,让教师的教学经验直接带动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结语

    总之,对基于课程思政的线上教学进行探究,不是简单为了更新线上教学的路径与方法,而是为了通过教学革新,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从根本上明白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与内涵,让思政教育真正体现在学校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

    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N].中国教育报.2019-3-21(01).

    (责编: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