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探究

    刘程程

    摘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元素的运用并不少见,但如何使其能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开创美术教育新局面,是当今从事美育工作的老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创意是在对传统艺术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时下风潮提炼后渗入到学习和运用中的,更富时代特色。本文就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初中美术教学进行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传统元素?流行元素?初中美术教学

    引言

    当今美术教师应把富有内涵的中国传统元素与时下一些流行元素相结合,贯穿于美术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又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创造美。本文将从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出发,对两者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策略做出分析。

    一、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为我们的美育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源泉。在美术中,我们所说的传统元素指的是由中国传统思想、中华文明信仰等多方面所构成的文化知识,如书法、水墨画、篆刻、脸谱、皮影、剪纸、刺绣、汉字、年画等,而流行元素指的是近现代比较贴近大众审美的一些元素。在美术教学中,把两者有机结合,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精神盛宴,是所有美术教师都需要去研究的一个课题。以下是在进行两者结合过程中我认为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

    初中生已经有自己的世界观和心理认知,教师在进行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的结合教学时,要先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尊重学生青春期的个性特征,尽量做到将这些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同时,每个初中生的个性特征也不相同,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特点予以不同的指导。

    (二)以文化内涵提升为目标

    无论传统元素还是流行元素,美术教学本身对学生自身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要求。美育,可以更好地塑造心灵。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蔡元培也曾说:“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們遗失了的情感。”初中美术教学,要求学生有充足的文化储备和全面的文化内涵。因此,如果想要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教学能够成功进行,对学生进行文化内涵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是让他们能够跟进学习的重要前提。

    (三)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延伸

    生活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众所周知,美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我们在进行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教学的时候,应将其与生活紧密关联,引导学生的作品取材生活并加以处理和创新,产生出新的艺术作品。这种美术教学的延伸,一方面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和吸收,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融入美术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新

    教材中穿插的一些经典作品,其创作背景和手法、所蕴含的中心思想,都值得我们一品再品。也正因如此,许多美术教师在鉴赏名作时,往往习惯按常规思维进行解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无生机。怎样为学生拓展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呢?比如在《戏曲与美术》关于脸谱一课的学习中,我们都知道脸谱是京剧国粹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项精美的造型艺术,但如果我们教师只是带领学生停留在美术技法层面,难免呆板。可以通过展示图例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当学生看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啤酒罐”的包装上出现了脸谱时,会喜出望外,这时老师提问:“我们还可以尝试把脸谱的设计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能否跟你喜爱的物品相结合?”以兴趣入手,从经典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开始切入,把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学习脸谱的形态、构图布局、色彩搭配、线条描绘等,引导学生一步步思考,赋予传统艺术新的活力。

    (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就我国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很多学生对于美术的了解仍局限于“画画”。如果想让学生充分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及其艺术价值,就要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另外,如果老师在授课时只单纯对作者、作品年代、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却忽略对作品全面的分析与探讨,那么学生便无法更深层次地体会其艺术价值。应使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及更深入的感悟,不仅能看到美, 还要通过美的表象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产生共鸣,理解创作意图,汲取创作技巧,从而达到内化吸收。还应启发他们将流行元素与传统元素相结合, 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的开展。

    (三)帮助学生掌握色彩搭配规律和技巧

    色彩是美术表现的重要语言之一。有些教师常运用色相环或一些色卡进行教学,但这样容易限于色彩理论,学生感到枯燥,不利于他们对色彩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便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在传统的美术作品中经常会见到对比色乃至180°互补色的运用,如代表喜庆吉祥的年画里通常会使用大红和绿色搭配,孩子们爱玩的风筝上常会看到蓝色和橙色、紫色和黄色的搭配等,这些都具有视觉冲击并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如果美术教学可以更多地把这些带有浓郁传统色彩的搭配与当下流行的色彩元素相结合,势必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这节课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出示一些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如我国盛唐时期的宫廷服,玄幻片中神仙们衣带飘飘的服装,还有一些具有很高审美价值又有趣味性的民族服饰等。在教学前,教师不是带着学生一起研究色彩知识,而是让学生先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敬畏之心,对中国的传统服饰感兴趣,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假设:能否更有新意地把我们熟悉的校服、演出服、运动服等设计上融入民族元素和色彩呢?当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后,老师再引导学生了解并运用色彩知识。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把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妥善结合,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接受传统元素的意愿,也可让学生主动地掌握和运用色彩知识。

    (四)组织学生进行创造

    初中美术教学的课堂上同样也要注重美术创作。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新奇有趣的创意、敏感细腻的心理等都是青春期孩子们明显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些性格特征进行引导,以产生好的创意设计。

    在进行《招贴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把学生爱吃的奥利奥饼干带到教室,然后布置任务:能否为西式的奥利奥饼干设计一款中式风格的宣传招贴?先让学生自由发挥,当孩子们出现疑难时,可以把一幅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是关于某一食品的宣传招贴。图片里有一个清朝皇后的点翠嵌珠朝冠,因是女性佩戴,所以根据标题中的“蜜”方,不难猜出这款食品是香甜口味的,右下角的文字也给了提示——红豆,我国有句寄托相思的著名古诗“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这里作为饼干的夹心,呼应标题中提到的“本宫”,赢得女性的喜爱。图文搭配统一,风趣幽默,关键是运用了新颖的表现形式,即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天衣无缝地与现代生活中人们爱吃的食品进行了完美结合,自然让人印象深刻,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以此为例作为讲解,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促进想象力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针对某种传统文化进行命题,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这样也能够大大加强学生对于美术文化的认知,了解到传统元素与流行元素之间的异同以及如何结合的问题,提高美术学习的效率。

    总之,初中美术课堂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平台,是提升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载体。过去的美育教學中,我们不重视向学生播撒传统元素的种子,忽视了美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其实在美术课堂上,我们完全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出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无论传统元素还是流行元素,他们在美术教学中都是不可替代的。我们新时期的美术教师需要寻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让这两者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完善美术教学,让美术课堂拥有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钱恒.浅论在初中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多层指导教学——探索新课程改革与传统优秀教法的有效融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206.

    [2]陆一黎.关于初中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的思考——以两节评比课为例[J].中国美术教育,2015(3):17.

    [3]肖弋.关于美术课堂教学目标及其实现的思考——读何英老师《角色游戏面具》教学案例有感[J].中国美术教育,201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