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朗读“走心”策略

    江园园

    摘 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表中反复提到。会读书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什么样的朗读是“走心”朗读?笔者认为首先要让孩子自己心里清楚,有可量化的目标。本文就从如何指导低年级孩子朗读为切入点,谈谈我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读通课文; 读出感情; 读有所得

    中图分类号:G623.2?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12-051-001

    笔者今年接手一年级,刚入学的一部分小朋友就能哇啦哇啦把语文书从头读到尾,但是当问孩子你都读懂了什么?孩子就说不出来了。由此看出,大部分小朋友朗读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朗读作为语文关键能力,能够帮助孩子积累语言,感悟文本,培养语感等等,因此如果朗读只停留在口头,那所有的培养目标都将是一句空话。朗读要“走心”,才能读有收获。如何走心?笔者认为可量化的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用心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第二层次是用心读懂课文,记住所读内容;第三层次用心读出情感。每一个层次我们一线老师都知道,但是具体怎么教,方法不尽相同,本文就从如何指导低年级孩子朗读为切入点,谈谈我的一些“走心”策略。

    第一层次,用心读通顺、读流利

    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是朗读的保底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是内化书面语言的基本条件。我们经常提醒孩子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但是,低年级识字阶段如果不重视读词、读句训练,直接進入文本阅读的学生,“读通”课文并不容易。普遍会出现以下现象:教师要求学生“读通”课文,但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就停下来,等待教师发布下一个指令。过后,教师一检查,发现学生并没有“读通”;学生因不能连词成句朗读或因课文中生字太多,朗读时显得情绪紧张,呼吸不自然,读起来断断续续,或一词一顿,或出现破句;虽然很认真,但仍然有加字、漏字、读错字等现象。

    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有:学生不知道“读通”这个概念的含义,把“读过”当作“读通”;学生只有读字读词的经验,没有读句的经验,要求他从认字、读词直接进入读文,中间跳跃太大;有的学生养成指读习惯,限制了视力域的拓展,影响句和段的阅读。此外,学生感觉器官发育不完全,也会出现词语颠倒错位现象。

    针对学生实际,教师要进行“读通课文”指导:让学生明白“读通”的具体含义和基本要求:通顺朗读课文,不加字漏字,不错读,不读破句。指导中可以请几位朗读基础不同的学生做示范,直观地让大家明白“读通”的标准。然后学习用标准检查自己的朗读,努力达到标准。让学生明白“读通”的基本条件:一要认真,二要反复多遍练习。为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扫除朗读难点。指导长句、难句的朗读,给学生充裕的练读时间。(如果课文过长,可以重点练习其中几段)教会同桌互相检查。给“读通”的同桌打“☆”,表示鼓励、表扬。在个人练习基础上,教师检查、再指导。

    第二层次,用心读懂课文,记住所读内容

    低年级的课文,课后习题经常会有讲讲课文中的故事。读完课文后,学生讲不出所读的内容,这是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读书要记住内容”的意识。读书时,只知道“读”,不关注内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种现象在相当多的中、高年级学生身上也有存在。例如,有的学生默读课文时不记内容,等教师要求讲述内容时才复读课文。更多学生不能记住全部、或主要内容,只能讲些次要、零星内容。一年级学生读完课文后记不住内容的另个原因是注意力分配还不完善,专心于“读”,就顾不上“记”。我们不能要求一年级学生读完课文后讲出全部内容或主要内容,因为他们还不具备这种能力,但是“读书要记住内容”的意识必须从小培养,有了这种意识, 加上经常有“讲讲”的实践,学生边读边记的习惯会逐渐养成,讲述内容的能力就会提高。教学中,教师一要明确地提出“读书要记住内容”的要求。明确的学习目标能调动学生内趋力,提高学习效率。二要指导学生记住内容的基本方法,如指导学生从童话故事中寻找故事的主人翁,寻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故事的经过和结果,然后连起来说一说。如先分段讲述,后整个故事连起来讲述。三要读完课文后,与同桌交流。各人根据自己能力讲述,记得多少讲多少,不苛求内容完整,不苛求语言完美。相互补充,尽力而为。培养边读边记的意识和能力。当然,学贵有疑,当学生从读书中发现问题,学会质疑,也是读有所得。

    第三层次,用心读出感情

    朗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读出语言蕴藏的情感,这建立在孩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懂的基础上。学生感情朗读课文容易出现三种现象:一是过于夸张。特别是朗读关键词时,语气特别重,整个朗读中似乎夹杂着一个个冲击波,形成特有的朗读腔调。二是速度快。尤其齐读,速度会越读越快。三是声音响。似乎声音越响越能表达感情。这说明,学生还不会用“心”、用“情”朗读,只重外在形式的表现。这些现象的产生,有时是和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分不开的。所以,要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先要提高老师的指导水平,要指导学生在体悟的前提下自然地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我们要摒弃矫揉造作拿腔拿调地读,要教会学生用心去自然读。朗读是形成语感不可或缺的手段。首先,让学生出声朗读,把文本读通、读顺。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开展想象,领会文本内容。用个人读、齐读、扮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把情感读出来。通过声音在口耳间传递,将书面的语言文字转变为生动的感受,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体会人物心理,体会景色之美,从而产生激趣、动情、励志的效果。

    第一层次是用心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第二层次是用心读懂课文,记住所读内容;第三层次用心读出情感。层层递进,漏了任何一个环节,学生读书就会停留在表面。当学生在课内学会了读书,那么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学生读书能力提高,那么课外阅读能力也会相对提升,课内课外相统一,学生真正会读书,正是我们一线语文老师的期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15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