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架构及创新运用探索

    苏莹 杨春晰 罗志辉

    摘要: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加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互联网+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所以其体系架构及创新运用探索成了推进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互联网+职业教育”满足了创新迅速发展的社会新常态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这种模式的大环境,并尝试构建了“互联网十职业教育”的体系架构,并对“互联网十职业教育”的创新运用进行了设计,希望能对“互联网十职业教育”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架构;创新运用

    自2012年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这一概念被各大行业和不同的领域广泛认同,并在2015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级战略。“互联网+”的概念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和创新。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急迫,职业教育的“供给侧”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是一种创新模式的职业教育,也弥补了以往职业教育的缺陷,是这个时代发展的产物。所以对“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体系架构和创新运用的探索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

    1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

    1.1 “互联网+”的定义

    “互联网+”是由一场“信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互联网社会中的独立信息源,信息的传播模式向着点对点的方向迅速发展,与‘互联网+”相关联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整个社会。因此,通过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的高度结合,引导传统产业进行变革和转型升级。

    1.2 “互联网+”对职业教育的挑战

    人类史上的第四次教育变革已经来临,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成了这次变革的核心意义。在实际的教育领域,还有许多不协调和不统一的地方,所以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尤为突出。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工业与信息加速结合,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迅速转变,生产模式也由标准化生产向个性化生产转变。传统产业的流水线上重复的人力成本将被各种智能系统取代,对传统行业的现有岗位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未来从业者的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何将新技术融入职业教育的规划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育管理和评价方式,是现在职业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3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定义

    将互联网和职业教育深入融合,以每个学生的自身发展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驱动要素,这个过程就是“互联网+职业教育”。这种新模式是为了帮助学校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形成创新人才模式培养和信息时代化的学校文化。“互联网+职业教育”是以“用户中心”为特征,引领职业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理念变革,形成招生、培养与就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校企深入合作,使得培养的才人更加符合社会实践的需要,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的育人机制。

    2“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体系架构

    “互联网+职业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依托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职业教育的招生培养中。

    2.1 一个平台

    构建一个“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体系应用平台,利用互联网的云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来建立一个技术架构,方便学校、行业、部门和企业等相关部门的相互沟通交流。这个平台为所有的职业教育者提供统一的身份认证,有效结合参与者的各方面信息。通过对学院信息的整合分析,为学员在考试信息、培养方向,就业和创业方面提供最适合的培养方案。

    2.2 两个数据库

    通过“云”、“网,”、“端”的技术构架,实现学校、企业等各方面的有效结合,促进人才信息、社会信息等各方面的双向循环。用人企业可以在数据库上进行搜索和下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分散的招生、培养和就业创业的数据能够融合互通。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评估可以及时更新,实时掌握动态,形成大数据综合评价体系。用人企业也可以建立联盟组织,根据自身的要求来设计课程,使得学员的培养模式和方向根据实际的用人需求来定制,方便用人单位的职业规划。

    2.3 三项支撑技术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基本技术支撑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将计算资源、存贮资源等信息整合为资源池,使用者可以突破环境和地域的限制,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资源中心,将“处处可学、时时可学、人人能学”变为现实。通过手机、电脑等信息技术设备的传播,实现4A学习环境。

    2.4 四类参与主体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四类参与主体是用人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和政府部门。职业院校通过信息平台,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和行业协会的职业信息,建立招生和培养方案的及时调整。校企合作,建立资源库,共享有效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学员的发展发现,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参与学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职业教育的中长期职业规划,完善职业教育的机制。

    3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创新运用分析

    3.1 在线职业教育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各大网校不断涌现,创造了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在线职业教育改变了传统职业教育的地域限制,学院可以通过远程访问和实时学习,下载资料,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进行离线学习。随着手机等智能设备的普及,在线教育被越来越推崇,使得在线教育这样的新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3.2 微课堂

    互联网的普及也让传统课堂向新型课堂转變,微课堂就是以手机、平板为依托,让每位学员通过客户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模式下,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教学上传于网络,直接采用微视频学习,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很感兴趣,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处境。

    3.3 学业成就数字管理与数字评价

    建立学生的学业成就数字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提出学习反馈和学习调整。对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为创业项目进行定期跟踪,为其提供终身的创业服务和融资需求,进而为学生提供“全真的职业生涯支持和服务体系”。

    4 结语

    职业教育和互联网的结合,开启了“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时代。目前的“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晰地明白,为实现职业教育的长久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任务很艰巨。在这种模式下,研究“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架构系统和创新运用更加重要。将互联网和职业教育更好地融合,也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淑焕,王崇博,丁晓燕浅谈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实现途径[J]商业经济,2015,(11):72-73

    [2]郭丽朋,王洁琼,侯林峰,朱强互联网+:职业教育新形式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1):11-13

    [3]闫广芬,张栋科“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架构与创新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6,(08):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