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心理健康教育观:背景、内涵和实现路径

    何妍 俞国良

    

    【编者按】“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是俞国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一直在提倡和呼吁建立的一种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2021年第1期俞教授在本栏目的访谈中提及“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大家普遍认为这一理念站位高、视角广,符合我国社会现实和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并希望学习与了解该理念相关的更多内容。本期何妍主编将与俞国良教授深入探讨有关“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背景、内涵和实现路径,以飨读者。

    〔关键词〕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模式

    俞国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在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研究成果丰硕、著述宏富,其中发表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论文160多篇,出版《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转型:心理健康教育报告》《心育研究书系(五卷本)》等专著10多部。受教育部委托,2002年开始负责或主持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编制和修订工作,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标准(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

    背景与思路何妍:俞教授好!请您首先谈谈“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提出的背景和思路。

    俞国良: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经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快速转变。在初步解决了13亿国人的温饱问题后,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概念的历史演变、新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概念的新意义,以及与心理健康概念相关的教育实践,都折射出社会历史变迁对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观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

    “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实质是从整体性和发展性的思路出发,充分考虑中国社会环境和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富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观。具体来讲,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要考虑整体性,即考虑到在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時代发展的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是指,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因此,必须充分考虑两者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所起的作用。时代发展背景是指,既要考虑到国际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研究理念与趋势,如朋辈辅导、社区教育、体验式学习;又要考虑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普遍影响(如互联网)和我国教育实践中突显出来的实际问题(如大、中、小、幼不同学龄阶段的衔接)。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考虑到发展性,即将消极应对的观念转变为积极发展的观念。一是要转变人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转变大众固有的,对心理行为问题的刻板印象或污名化。二是强调学生自身心理和成长需要,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三是具体教育问题也需要考虑发展性,只有着眼于人的发展,即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才是对心理健康积极方面的促进。

    理念及内涵

    何妍:“大心理健康教育观”从内涵来讲,包含哪些内容?

    俞国良:“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就内涵而言,其方向是坚持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提高全体师生以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理念是全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转变,方法是大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式。

    何妍:为什么说必须“坚定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方向”?这一政治方向具体指什么?

    俞国良:“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政治方向必须明确。我们认为这个明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内在契合性,是互相需要、互为补充的关系。其次,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思想政治工作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育资源。再次,就具体问题而言,思想政治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支持和帮助。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学生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么,很多心理极端事件完全可以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为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何妍:“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专注于有心理问题的人群,而是要在整体上提高所有人的心理健康意识。这项工作具体应如何开展?

    俞国良:这项工作可以从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层面同时展开。首先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去污名化的校园氛围。其次是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全员教育的强大合力。再就是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形成家校合作的紧密联系,通过加强家校合作,使心理健康知识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普及到家长群体,可以防止出现“家庭环境抵消学校教育”的情况。

    何妍:“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理念是全面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向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变、实现由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转变,如何真正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这种转变?

    俞国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教育模式向服务模式转变,需要明确几个方面的内容:(1)加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制度建设是核心,心理辅导制度建设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转变能起到制度保障、规范运行的作用。(2)编制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具是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模式要求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充分考虑他们自身的心理状况与需求。(3)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并建立服务体系是途径,这不仅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需要,也顺应了心理辅导的国际化趋势。(4)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服务是关键,应切实地从学生自身需求出发,以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毕生发展为目标实施教育与干预。

    实现由问题导向向积极心理品质促进的转轨,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1)加强课程教学建设,保障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要从关注不良问题的矫正过渡到积极心理品质,如自信、理性、友善等品格的培養。心理健康课程内容要注重时效性,形式要多样化,并且要保证一定的课时量,按照课程规划,定时、定量开展。(2)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从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过渡到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预防和疏导。(3)加强转介机制建设,完善对个别学生的干预,转介机制建设至少应包含层次划分、衔接合作、转介标准制定等。(4)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模式,使教师在上岗后能够接受定时定点的培训。

    何妍:“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强调应重视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典理论内容,但在方式方法上可以与时俱进、紧随时代潮流。近年,我们欣喜地发现很多老师将心理咨询和辅导技术创造性地加以改造,并灵活地运用于学校心理辅导中。互联网和线上教学的蓬勃发展,更是为大胆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新方法提供了各种机会和可能。

    俞国良:是的,在方法上最关键的是要与时俱进,既应追随国际研究前沿,又要充分考虑中国实际国情,打开新视野,闯出新路径。例如,不断完善朋辈辅导制度,使具有相同背景的人在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等方面,通过分享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目标;广泛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范围,学校和社区相互配合,促进双方工作绩效的共赢。

    特别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探索在新媒介上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首先,应该消除教师和家长对“移动上网终端”的污名化。其次,还应该考虑利用互联网的新方式。除了发布信息、采集信息的功能,结合机器学习和临床专业知识构建预测未来心理健康问题的指标,也是一种新路径。最后,应尽快建立互联网不同平台和不同内容的分级制度,让儿童和青少年远离网络暴力和网络侵害。

    此外,强调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分类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方式,实现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无缝对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差异,我们认为应该落实大、中、小、幼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按照心理学规律区分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现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差异性和递进性。

    不同层面的实现路径

    何妍:“大心理健康教育观”如何实现,有哪些具体可行的实现路径?

    俞国良:“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实现路径,是在社会心理服务框架下,通过心理健康服务的中介作用,逐步走向社会心态培育。具体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面,即在个体层面,强调健康与幸福;在人际层面,强调心理健康服务;在群体层面,强调社会心理服务;在社会层面,强调社会心态培育。

    何妍:在个体层面,强调健康与幸福,也就是说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个体层面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健康与幸福的重要性,并教会学生保持健康、实现幸福的技能和技巧。

    俞国良:是的,首先要强调的是,健康与幸福的学习目标应是技能、技巧,而不是纯粹的知识。脱离实际生活技能的知识往往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和试卷上的题目,无法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受益。同时,这种技能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为每个学龄阶段的学生对健康、幸福的概念理解不同,适合学习和运用这些技能的生活场景、家庭环境、人际关系背景也不相同。我们认为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健康与幸福为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到实处,要让学生逐渐学会并掌握保持健康和获得幸福的实用技能,将其付诸实践并受益终身。

    何妍:从人际层面,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提供心理健康服务,而提供这一服务的载体则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具体到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其工作重点应是什么?

    俞国良:人际层面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重点是普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实现危机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帮扶援助、家庭关系调解,以及重大生活事件和心理医疗救助、心理疾病应急救援等心理健康服务。无论是科学认识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意识,还是帮助学生促进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更好地进行生涯规划和发挥潜能,解决生活、学习、就业、亲子、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的心理困扰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都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为和谐社会建设固本强基。

    何妍:从群体层面强调社会心理服务包括哪些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层面可以有何作为?

    俞国良:群体层面的社会心理服务包括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和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积极的社会行为服务是对他人甚至整个社会有益的亲社会行为,这是维持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立公正、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不仅对整个社会是有益的,对施助者本身也是有益的,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强调向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性,强调社会规范与社会分配在社会稳定、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健康服务中,更要体现教育的均衡性,应尽快出台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教程和师资要求,这是推进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

    何妍:如何理解社会心态培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在积极的社会心态培育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俞国良:社会心态培育,可以理解为社会心态的养成、教育和引导,即将不良的社会心态转变为良好的社会心态的过程。社会心态具有弥散性,社会心态培育具有宏观性。消极的社会心态,如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犬儒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不仅会对整个社会有腐蚀作用,对学生健康成长更会起到不良影响。

    从历史上看,无论任何时候,学校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可以说,学校既是社会发展的“上风口”,也是社会现实的“风向标”,更是时代精神气质概貌的“浏览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扭转消极社会心态,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阵地。大、中、小学生,在他们步出校园、踏足社会之前,所接受到的影响大部分来自校园,较少有机会接触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此时加强正面社会心态的引导和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良好社会心态;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对家庭、社区的辐射,以及三者的互动,也有利于学校及整个社会逐渐培育出并长期保持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也是“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终极目标。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