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角下推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科技战略研究

    马逸伦++彭付芝

    [摘要]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因素中,科技战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的科技战略有:科学技术兴国立国强国战略,优先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战略,积极主动的科技赶超战略,坚持科技自主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战略,科学技术人才强国战略。

    [关键词]新中国;科技发展;科技战略

    科技战略是关于科学技术领域全局性、长远性发展的指导原则,是制定科技政策的指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住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趋势,在分析我国科学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将科学技术发展与创新确定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战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进步。

    一、科学技术立国兴国强国战略

    把科学发展与创新作为立国兴国强国的先决条件,重视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

    沉痛的历史教训不能忘记,现实的落后局面决不能延续,只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才能在未来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毛泽东的看法很明确:我们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63年,毛泽东在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同世界上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原因时指出:“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内,争取彻底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况,挨打是不可能避免的”。[1]刘少奇也指出,“科学文化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1956年1月,周恩来在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科学在涉及中国经济、文化以及国防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比此前任何时代的发展都需要进行重视科学技术。充分掌握了前沿科学技术,才能“不论在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竞赛中或者是敌人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战胜帝国主义”。[3]同时,毛泽东主张新中国开展科技革命的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时并举,[4]把科技创新与制度改造并列为新中国前进的两大车轮。[5]总之,科技与党的中心任务紧紧联系在一起,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之后的科技规划、对科技知识分子的认识、颁布科学“宪法”等,都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提出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对科技发展与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的认识。他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6]

    科教兴国,科技立国是世人的共识,为此,江泽民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7年,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再次提出把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创新放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同时强调要到2020年时,中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多次强调要发展科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此,他深刻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这是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

    可见,将科学技术置于国家、社会的高度优先发展,既是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是国家、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既是世界科技发展的压力,也是立国、兴国、强国的先决条件和必然保证。

    二、优先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战略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对历史上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力突飞猛进的深刻总结。毛泽东对此有继承,认为科学技术对于促进生产力具有动力作用,能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在制定“十年科学技术规划”时,毛泽东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8]由此可见,进入计划经济后我国重视和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不但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要发挥重要作用,还要造福普通民众。说明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上的认识是比较清醒的。

    所以,党中央一直主张将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现代化的尖端科技和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如《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又叫《十二年科学规划》)提出了国家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科技研究任务共57项,其中12项重点项目就包含有当时世界前沿科技课题、关系我国重工业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等。新中国科技发展这个最早宏伟蓝图就是这一科技战略思想的体现。“形成了我国科技规划模式的基本特色。之后,又制定了《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78—1985年全国科技发展规划》、《1986—2000年科技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制定的思路仍沿袭了第一个规划的模式。”[9]科学发展规划对中国此后的科技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邓小平也强调必须把高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在他亲自批准下,1986年3月,“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开始实施,以最优的科技队伍跟踪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火炬计划”和“973计划”也是这样思路的延续。1999年8月,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确立为中国科技跨世纪的战略目标。正是由于实施了高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从而缔造了载人航天、天河系列高性能计算机、超级水稻、深海机器人等一系列科技神话。

    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任务,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10]他特别强调要实现科技成果与国家需要相结合,要围绕国家目标进行科技创新,把能够带动整体产业竞争力的科研项目,尤其是新能源、信息网络、大飞机等作为重大专项重点发展,争取早日实现突破,并填补国家战略空白。

    三、积极主动的科技赶超战略

    怎样快速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需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发展道路。世界高新科技突飞猛进,大多数国家在二战后都在奋起直追,如果我国科技发展不打破常规,走别人的老路,就永远处于落后和被动挨打的地步。再加上,新中国刚刚建立,财力物力有限,科技人才不多,要发展科技就必须像战争年代一样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11]

    于是,实施采取积极主动的、计划式的科技赶超战略;赶超战略,“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道路,在实践中就逐渐被认同。所谓的“跳跃发展”,就是打破常规;所谓的“重点突破”,就是迎头赶上代表世界科技尖端水平的新学科、新技术。

    关于赶超的问题,习近平论述得更为清楚,“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12]

    总之,在“跳跃发展,重点突破”的科技发展战略思想指导之下,我国的科技事业在短时间内取得惊人的成就。我国不但在核技术、原子能技术和空间技术方面站在了世界前列,而且带动了我国基础学科的同步发展,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坚持科技自主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战略

    在科技发展的立足点问题上坚持自主发展、在科技发展的动力问题上坚持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

    195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落后,要摆脱贫穷落后面貌,达到革命目的,就必须要发展科学技术,就必须要建立起规模宏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以及高度现代化的国防。[13]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科技对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愈加明显。国家由此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将科技与现代化联系了起来。1963年l月29日,周恩来强调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关键: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4]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周恩来在196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重大决策,即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世界强国。科技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标的定位,也是国家科技发展的伟大目标。

    邓小平多次强调发展科学技术要坚持自力更生,他在阐述自力更生与向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的辩证关系时指出:“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当然必须依靠我们自己努力,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15]

    江泽民强调要把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必须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坚持着力提高我国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提高我国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主要靠创新。“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16]

    胡锦涛强调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上要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来抓,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习近平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中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他指出:“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17]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乃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有理由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科技创新思想战略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定会取得更大的进展,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必定会早日实现。

    五、科学技术人才强国战略

    科技发展的支撑力量是人才,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在科技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毛泽东倡导培养和造就大批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在1956年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毛泽东强调,搞技术革命,没有科技人员不行,不能光靠我们这些老大粗。这一点要认识清楚,要向全体党员进行深入的教育。但遗憾的是他晚年在指导思想上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没有坚持知识分子政策,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受到了一定的损失。

    邓小平吸取教训,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彻底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使科技人才得到了重点培养。他认为各级领导都要为青年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做扎扎实实的工作。他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再不重视培养提拔年轻人就晚了,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就不行了。”[18]邓小平清楚地意识到:除了自己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外,还要有大批青年学子走出国门,因此在国家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改革开放之初,一批留学生走出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同时,他又殷切希望所有留学生都能像老一代科学家那样归国,为加快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做贡献。

    江泽民明确了知识分子、科技人员在发展和解放科技生产力中的主力军地位和作用,并从制度上确保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后继有人。为此,他十分重视和关心年轻一代科技人才的成长,主张将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推向第一线,鼓励和支持他们开拓创新。

    习近平强调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他强调“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19]“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20]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集聚人才、发展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他高度重视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主张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21]同时,他希望“广大青年科技人才要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超越。”[22]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准确的科技战略定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综合国家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新时期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了重要借鉴。

    [注释]

    [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1.

    [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8.

    [3]刘武生.周恩来在建设年代:1949-196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3.

    [4]葛莉.建国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发展脉络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2(3):394.

    [5]李明,刘松涛.从立国到兴国——试论毛泽东的科技创新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4):50.

    [6][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7][10][12][17][19][20][21][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4.

    [8]龚育之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03-104.

    [9]李运祥.建国以来党的料技政策的沿革及伟大实践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3(7):37.

    [11]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76.

    [14]冯文彬,高狄,王茂林.中国共产党建设全书:1921-1991第八卷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M].太原:山西出版社,1991:1000.

    [1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92.

    [18]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91.